第21期
2020-09-07

歐洲國家應堅持戰略自主性,為中美關係緩和發揮建設性作用

王毅對歐洲五國進行正式訪問向歐洲國家釋放出積極的合作信號,並且展現了中國推動中歐雙方夥伴關係持續加深的誠意。中美關係緩和符合歐洲利益。

文丨中國網記者 時暢 申罡


8月25日至9月1日,中國外長王毅受邀對義大利、荷蘭、挪威、法國、德國等五國進行正式訪問。王毅在訪問期間談及中美關係時指出,中美之間的分歧或矛盾是堅持多邊主義還是單邊主義,倡導合作共贏還是零和博弈。


這一針對當前中美關係的判斷切中了問題的實質。自特朗普政府上臺以來,其所推行的單邊主義外交政策,是導致當前中美關係遭遇建交以來最嚴峻形勢的根本原因。而美國的單邊主義行徑同時也危害歐洲國家,即中歐雙方與美國存在共同矛盾。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主任崔洪建在接受《見智》採訪時表示,特朗普政府對歐洲國家採取的單邊主義行徑,幾乎覆蓋了歐美關係的各個領域。


在安全方面,特朗普政府單方面挑起“北約軍費”問題,一定程度上讓歐洲國家的不安全感上升。在歐洲國家看來北約是盟友之間的安全合作,但在特朗普政府看來,北約只是滿足美國自身利益的工具;在經貿領域方面,特朗普政府的單邊主義表現得更加充分,加徵鋼鋁關稅、威脅對歐洲開徵汽車稅,這些做法都極大地影響了整個歐洲的經濟利益;在外交層面,美國單方面退出歐洲國家極力推崇的伊核協議,此舉惡化了歐洲安全形勢。特朗普政府還單方面退出了歐洲國家極力推動的巴黎氣候變化協定,最近美國要對德國和俄羅斯之間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實施制裁。崔洪建指出,無論是從雙邊合作還是多邊合作,特朗普政府對歐洲的單邊主義行徑都直接損害到歐洲的利益。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學者董一凡在接受《見智》採訪時認為,特朗普政府對歐洲國家的單邊主義行動完全是為了自身利益服務。對歐洲國家而言,美國已經變得越來越不可靠,歐洲國家對美失望感上升。這種情況下,更加凸顯中歐在多邊主義、經貿、國際重大事務等方面的夥伴性合作關係。


董一凡同時指出,美國大選的結果很大程度上會決定美國的歐洲政策。目前,拜登團隊的智囊已經對歐盟釋放信號,要重塑盟友關係、重新關注氣候變化、重新領導多邊國際合作。但即使拜登勝選,美歐多年來的結構性矛盾也很難徹底扭轉。


王毅對歐洲五國進行正式訪問向歐洲國家釋放出積極的合作信號,並且展現了中國推動中歐雙方夥伴關係持續加深的誠意。在訪問期間,王毅表示,中國不願也不希望同美國進行“新冷戰”,而是以更加自信開放包容的心態面對整個世界,為世界和平發展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並給全球提供復蘇和發展的機遇。中歐雙方就此夯實了合作基礎,到訪各國均高度強調中歐合作的重要意義、繼續推進經貿等各方面合作的積極意願,以及中歐關係只有更加緊密才符合雙方利益。


崔洪建表示,王毅訪歐的意義重大。一旦中歐關係能夠穩定下來,而且有進一步的發展,對於美國的單邊主義挑釁可以形成比較有效的抵制。這樣多邊主義對單邊主義,團結合作的力量對脫鉤分裂的力量,可以形成力量制衡。


董一凡認為,王毅訪問歐洲,説明在中美關係遇冷的背景下,中國外交並沒有被某些美國政客和種種打壓政策而牽制,而是以開放心態與包括歐洲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深化合作夥伴關係,把握住了中國與國際社會的合作方向與積極面。


訪歐期間,王毅呼籲歐洲國家堅持戰略自主性為中美關係緩和發揮建設性作用。崔洪建認為,中美關係緩和符合歐洲利益。他表示,中美關係緩和會使歐洲在國際事務中更“自由”,歐洲的軟實力突出,更依賴於一個相對穩定的大國關係格局。


崔洪建指出,如果中美關係交惡,歐洲也會受到不利影響。因為按照美國的邏輯,一旦美國不能和中國合作,那麼歐洲國家也不能和中國合作。這意味著歐洲國家與中國合作所取得的巨大利益將會喪失。同時,歐洲作為一隻外交力量的作用也會下降。到最後歐洲可能不得不選邊站,而一旦選邊站,那就意味著歐洲的經貿利益將遭受損失,歐洲的外交空間將縮小,歐洲能夠影響國際事務的能力隨之也會下降。


責編:蔣新宇

審核:蔡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