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其人

丁大建

    中國就業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勞動力市場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勞動力市場教研室主任,中國統計學會勞動統計分會常務理事,北京市勞動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 [進入人物庫]

精彩瞬間

  • 標題圖片
  • 標題圖片
  • 標題圖片

輿論坐標

以論對策

今年就業形勢穩定,並非最難就業季

    目前中國宏觀就業市場基本穩定。從供給上看,計劃生育政策正在發揮作用,總人口的供給增長速度放慢。從另一方面來看,中國經濟還在發展中。勞動力市場的供給和需求的平衡,決定了中國勞動力市場的平穩。 [詳細]

大學生就業難都是擴招惹的禍

    1999年中國高校實行擴招政策,大學生供給快速增大。勞動力市場供給結構發生大的變化,高學歷勞動力所佔比重加大,但是經濟結構轉型又沒有跟上勞動力供給結構的變化速度,勞動力供給結構和經濟結構不匹配,導致大學生供給一直是高位運作。 [詳細]

提倡就業職業化實現職場良性發展

    任何工作都有職業性要求,職業規範表現在各行各業上都缺失。職業是互相服務的一個體系,我們缺乏職業化教育,職業化是培養我們勞動力市場職業體系,每個職業有他的職業規範,這樣大家才能夠提供好的服務。 [詳細]

政府需在勞動力市場中調控就業結構

    大學生供給一直是高位運作,政府要承擔解決問題的責任。政府要控制勞動力市場總量,同時還需要調整勞動力市場的結構。為了更好地服務勞動力市場,政府應該發佈勞動力市場宏觀資訊,最後也需要進行教育體制的改革,但是需要慢慢來。 [詳細]

文字直播

    中國網:今年有699萬高校畢業生,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今年真的是史上最難就業季嗎?中國整個勞動力市場情況如何?

 

    丁大建:從宏觀上看,目前我國勞動力市場總的就業形勢沒有什麼問題。2010年和2011年經濟發展增速比較高,到2012年經濟發展速度開始減緩,但基本穩定。2010年、2011年、2012年大學生就業一直是高位緊運作,但基本上是從2008年爆發國際金融危機後的2009年就業低谷有著向好的恢復,就業率是逐步上升,趨於平穩的,社會也就沒有像今年這樣特別關注大學生就業。

 

    其實,自2003年以來“大學生就業難”現象就一直存在。十年多時間裏,不同年份形勢略有變化,但大學生就業求職一直是緊運作。我看,在未來若干年裏,這種大學生緊就業趨勢還將持續(原因,我們後面分析)。但我們也看到,目前全國勞動力市場總體的就業壓力並不是很大,總體就業形勢是穩定的。2000年以來的十幾年裏,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國總體就業壓力持續緩解,在大學生就業難的同時,其他勞動力就業求職壓力是不斷下降的,農民工的用工短缺和招工難現象還時有出現,已有著普遍化的趨勢。目前而言,全國2億多外出農民工的就業形勢基本穩定,城鎮失業率水準基本穩定,這些決定了全國就業的大局是穩定的。所以,以全局觀點看,我國的大學生就業難應屬結構性的問題。

 

    今年經濟還可能進一步減速,會不會帶來就業的壓力?那麼經濟減速和就業市場到底是什麼關係?這個問題可以從勞動力市場的總量和結構兩個方面去看。總量的問題就是勞動力市場的總供給和總需求。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人口眾多,但經濟還不發達,城鎮和農村都有大量富餘勞動力,那時候我們一説到勞動力供給都稱為“無限供給”。那個時候大家最擔心的是勞動力市場就業壓力太大,會出問題。時至今日,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實行30多年,以人口為基礎的勞動力供給已受到了強力抑制開始“有限”和“收縮”了(2012年勞動年齡人口首次下降——國家統計局)。需求方面,改革以來經濟的快速發展,“世界加工廠”的形成,産生了巨大的勞動吸納力,從90年代到2000年前後的民工潮,到2003年以後逐步普遍化的用工荒,正是以上述供求兩種力量的相向變化為背景而發生的。所以從總的就業形勢來講,經濟發展快,人口供給又受到制約,勞動力吸收完了,甚至出現了供給相對不足,這在80、90年代是不可想像的,這是中國經濟奇跡的一個方面。

 

    我國勞動力市場發展變化的總趨勢就是就業壓力的緩解,今天這個趨勢變了沒有?我看沒有變。儘管2012年以來我們的經濟增速開始減緩,今年有繼續減緩的趨勢,其對今年的勞動力市場的需求肯定是會有影響的。但經濟增速減緩並非下降,7.5%或7%,我們還是世界增長最快經濟體。所以,其對就業需求的影響是在增量的縮小,而不在存量上。再看勞動力供給的變化,由人口決定,存量減少的趨勢已是不可逆轉。兩相匹配,我們可以看到,總體上今年勞動力市場就業形勢不會有大的問題,除非經濟發生大的問題,出現大的滑坡。現在我們完全看不到這種可能。

 

    中國網:總體就業形勢穩定,為什麼作為高學歷人才的大學生卻遭遇“史上最難就業季”呢?

 

    丁大建:上面説了大學生就業難已持續十年多了,但今年以來從一些校園招聘情況和教育部門的需求調查資訊反映的情況來看,確實出現了大學生就業難較前兩年有所加劇的情況,也引來了整個社會的關注,被一些人稱之為“史上最難就業季”。是不是“最難”,現在我還不敢説,要待進一步的數據説話。但以我在大學裏觀察的感覺,2003和2004年,還有2009年畢業的大學生就業絕不比今年的畢業生來得輕鬆,他們受到的求職心理和現實壓力應該是大於當下的。2003和2004屆畢業生恰逢擴招伊始,比照師哥師姐們那樣好的工作崗位,他們的供給突然多出來46%和35%,(市場需求是不可能有這樣速度的擴大的)求職的擁擠可想而知,心理的衝擊和被冷落感可想而知。2009屆畢業生則是被突然而至的2008世界範圍的金融危機給衝擊到了,原本經2005~2008年的市場調適,大學生就業難有所緩解和穩定和學生心理也逐步適應,不想,2008下半年突如其來的危機使2009年就業季的市場就業需求大減,又一次把大學生就業緊張心理拋到了谷底,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溫家寶總理面對大學生説出了“要把大學生就業擺在首位”和“大學生就業是重中之重”的話來鼓舞大學生的信心。回顧大學生就業難十年多來的歷程,雖然是高位緊運作,但也是有著幾起幾浮的上下波動。

 

    今年為什麼有較大波動,出現大學生就業難形勢的強化?現在來探討原因似乎還為時過早。試探來説,我以為,一個是經濟減速,一個是多年高位緊運作的累積性效應(既有現實未就業和低品質就業的積累,也有就業難心理因素的積累)。另一方面,如前所述,儘管經濟減速了,但是在預期之中的,並沒有大的滑坡,也未見其他明顯破壞市場運作的因素。所以,我的判斷是,儘管今年大學生就業難甚于前兩年,但不會出大的問題。

 

    為什麼今年大學生就業難受到社會如此的重視,也受到了新一屆中央領導的特別關注,我以為是和現在大學生的總體規模不無關聯,2003和2004年時每年畢業生是200多萬,今年已是近700萬,而現在每年新增加的勞動力也就1000萬左右吧,大學生已是新增勞動力的主體了,所以他們的就業難問題真是在牽動整個社會的神經。

 

    現在來談為什麼總體就業市場穩定,唯獨大學生就業求職這麼難?從就業市場總體來看,大學生就業難和農民工的用工荒同時出現,就是個就業匹配的結構性問題了。大學擴招是不是有些超前了,有些過快了?這是一個有待討論的問題。

 

    1999年開始,為了緩解當時的就業壓力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中國高校採取了超常的擴招政策。高校連續多年快速擴招,十年裏大學擴招的平均增速約16%以上。2002年畢業生規模145萬人,今年將近700萬,平均每年新增50萬的畢業生,最多的年份一年新增80多萬。這樣連續快速的增長,自然形成大學生就業的巨大壓力。

 

    另據人口普查的數據,2010年勞動年齡人口與2000年的相比,十年新增加了1億零500萬人;同期同口徑的勞動年齡人口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數增加了7000多萬。這意味著每新增100個勞動力人口,就有70人具有大學學歷。2000年時,勞動力人口中有大學學歷的人比例約為4%,到了2010年,這一比例變為12%多。高學歷的人大大增加了,低學歷勞動力人口的比例相對下降。這或許部分解釋了為什麼農民工招工難而大學生就業難並存。

 

    這十幾年裏,我們經濟結構和對勞動力的需求沒有發生這麼大的變化。我們是經濟快速增長,但是經濟快速增長是作為世界加工廠的快速增長,我們吸收了大量的國際定單,吸收的是大量低層次的勞動力——農民工。雖然我們一直在強調經濟要轉型升級,但是一直並沒有真正實現這一點。

 

    産業結構升級不是一兩句話能夠做到的,是受到許多因素制約的。所以我們大量吸收了低層次的勞動力供給。可是真正能提供給高層次勞動力的崗位需求並沒有那麼快增長。所以,這即是擴招超前造成的問題,也是一個産業轉型滯後帶來的問題。

 

    目前我國高校招生還是計劃管理,招生人數和規模嚴格由教育部審批,這是我常説的我們高校是“進口的計劃管理,出口的市場調節”,這一體制性矛盾,在計劃擴招的大形勢下,必然會帶來大學生就業難的現實結果。

 

    從90年代末開始,大學生就業已經開始轉向市場化操作,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以前是大學生人數少,畢業季都是用人單位到學校來搶大學生,但到2003年以後,大學生供給一下突然增加將近一半了。從那時起,用人單位就不再來搶大學生了,用人單位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職場上,哪些崗位是給大學生做的,哪些崗位大學生不做是留給其他層次勞動力做的,職場上是有它一定的定勢的。大學生找工作也是以師哥師姐們的就業狀況為參考對象,供給的突然增加,勞動力市場當然不適應,供求雙方都不適應。2003年和2004年的時候喊“大學生就業難”,畢業生應該比現在還難受,那時候大學生心理上不適應,現在已經喊了這麼多年,大學生心理都適應了。

 

    在2005年和2006年時大學新生一進校,從一年級起就操心畢業。這些年已經好多了,已經平穩了,所以説今年是“最難就業季”我以為不一定,但是從心理上説我覺得那幾年更緊張的多。其實近十年來大學生一直是就業難,只是社會有時候關注,有時候不關注而已。所以我認為,市場經濟是信心經濟,就業難過度的新聞炒作,或許會起到推波助瀾的加重就業難的作用。

 

    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肯定是供給和需求之間的平衡關係出了問題。還是那句話“擴招惹的禍”。我一直堅持這個觀點,即高校擴招是好事,不應該這麼快的。歷史告訴我們,“大躍進”總是帶來許多負面效果的。

 

    實行高校擴招時,又正好是大學生就業的市場化改革時期。大學生畢業生後要自己去市場找工作,本來市場就有磨擦性矛盾,這是市場的必然。政府應是幫助減少市場摩擦性矛盾的力量。政府不是就業需求的主體,不可能説想招聘多少人就招。招生,我想擴大就擴大了,一下批了這麼多學生上大學。畢業,就得靠市場了。

 

    就業觀念早就轉變了,就業是自己的事,是勞動者個人和用人單位在勞動力市場上互相選擇的事。政府要做的就是就業促進,政府是潤滑劑。當市場有磨擦性的矛盾的時候,比如説這個地區資訊不流通,那個地方資訊不對稱,以及專業不對口這種磨擦性矛盾發生時候,政府就去調解,減少這種磨擦性。目前大學生供給總量由政府定的,那勞動力需求怎麼辦,已經實行市場經濟了,政府定不了,所以就出問題了。這些年高校擴招一直是“大躍進”式的,焦點就在這兒,這其實是根本原因。

 

    中國網:那現在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已經出現,我們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丁大建:為了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首先應該控制的是大學生的供給。大學生就業難在短期內是解決不了的,根本性的改變是不會出現的,大學生就業難的趨勢上還會從緊延續。所以我的對策是趨勢性的對策,就是我們要控制供給,結構調整和總量控制這是第一。現在很多三本四本院校招那麼多學生,找工作情況又極差,很多大學生就業還不如民工。因此我建議這些三本四本招生人數不要再增加了。這個新增勞動力中間全都是大學生不可能,市場需求不是都要大學生的,總是有一些普通的崗位需要人幹的。所以,大學生的總量絕對應該控制,而且早點控制更好一點。

 

    第二,政府還要保證經濟穩定增長,這是前提。再一個就是要促進經濟結構調整,這樣大學生才有用武之地。還要控制勞動力市場的結構。我們提出來把一些三本四本院校辦成職業學校。很多三本四本院校招生的品質很低了,學生也少了,不如辦個職高甚至職校,你就培養高技能的工人,我們經濟轉型也是缺少這一塊的支援。

 

    再有短期效率這就是政府責任了,任何一個國家政府都有促進就業的責任,促進就業可以出臺一些短期措施,比如擴大一些政府可以控制的崗位開放給大學生。其實根本來講,為了促進市場就業,國家應該給中小企業一些發展空間,因為中小企業是我們國家就業的大頭,它吸收了就業市場的百分之七八十,中小企業發展了才能帶來更多的崗位需求。

 

    對於大學生求職來説,最好的應對當然就是調整預期。因為就業是個人決策行為,市場經濟就是個人決策。在這裡,我想強調的是我們在就業服務方面,資訊服務非常重要,資訊服務影響到信心的問題。我説的資訊不僅僅是哪兒有招聘和求職資訊。我説的是一種宏觀的資訊。

 

    市場經濟是分散經濟,不再是計劃經濟下的統一管理。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要做的很大一件事情就是蒐集和發佈市場資訊。美國政府收集資訊系統非常龐大,人也非常多,聯邦政府一個勞工統計局就好幾千人,這還只是國家層面,各個州還有自己獨立的統計機構。美國就業率每個月到點就發佈,股票市場家炒股都等著就業率發佈。

 

    而我們在這一塊的宏觀資訊是缺乏的。我們整個如果勞動部門和教育部門都來發佈宏觀的就業資訊,這些資訊就引導了學生。就業是不是比往年緊張,或者比哪一年緊張,是不是最難就業季,這些都是要有依據的。

 

    我們應該有一些獨立的社會機構來收集這些數據做一些調查,這樣的數據才真正能夠引導就業市場。無論企業還是求職的學生,他們都會接受到宏觀的勞動力市場資訊,這種資訊是對稱的。當勞動力市場緊張的時候,勞動者會自我調整降低預期,當形勢較好好的時候他們會提高預期。這些調整都是在匹配過程中間分散地實現的,我們提供的資訊就有作用。沒有反映市場的宏觀資訊,市場的磨擦性就會加大。

 

    市場經濟它本身會有一個波動,市場經濟本身資訊的後滯其實是很強的,資訊當然來源於實際的變化,但是資訊本身又反過來影響到現實下一步的變化。這就需要宏觀資訊對市場的引導作用,這是政府該做的,這也是屬於社會服務業,需要更好的社會服務業來做這個事。

 

    大學生的“進口”方面,招多少學生這些都由教育部決定。但是大學生“出口”,社會需要多少高校畢業生,這是市場行為。中間的摩擦和矛盾的解決要慢慢來。體制改革很難,教育部放權很難,學校也不適應,這個總是要慢慢解決的。

 

    以後不能這麼搞“大躍進”似的動用這個權力,計劃體制是要改,但是完全改之前,別把這個權力用到極致。1999年高校擴招本意是好的,讓更多的人有機會上大學是好事。但是好事做過頭,就會帶來很多問題,並不是完全否定,把人家一竿子打死,但是確實帶來了這樣一個後果,這是客觀事實。

 

    中國網:社會的人才評價觀念好像也有一些問題。

 

    丁大建:嗯,是的,所以我提倡一種觀點叫“就業的職業化”。什麼是職業化呢,一個工作有這個工作的職業特性、職業要求,任何工作都有職業要求。工作的職業性要求包括職業道德、職業規範、職業能力、職業産出、職業報酬、職業保障等等。任何職業有職業的規範,幼兒園老師就不能扇小孩嘴巴,不能把孩子吊起來,這是基本的職業要求。我們這個職業規範表現在各行各業上都缺失。

 

    每一個職業都有高有低,但是作為職業特點,只要有一個職業存在,存在就有合理性,合理性就是社會需要他。每個職業有職業的要求,強調職業要求我們才能找到最合適的人去做這個職業,這樣才有職業規範。如果某個職業供求短缺了,沒有人來做了,就會提高收入,所以他收入並不很低,也很體面,這個就是一個合理的社會和職場的架構。

 

    可是我們國家社會評價價值理念上是錯位的。在人才評價上,要按照職業特性來定位,要由職業供求來定位,這是市場經濟,這才是對的。如果將來真的沒有保姆,保姆就得價格飛漲,保姆也得職業化。像菲傭做得好,但是菲傭要價高,他們形成一種職業的習慣和職業規範,這就是他們的職業聲譽。我們必須培養這樣的職業聲譽我們的職場才能夠好,我們的産品品質才能高,我們的服務品質才能高。

 

    職業是什麼?職業是互相服務的一個體系。社會分工了,形成了哪個職業需要多少,它是一個互相服務的體系,它不是自我服務。市場經濟就是一個互相服務體系。一個完整的職業框架是現代社會良性運轉的必須條件。我們缺乏職業化教育,職業化不只是專業化,職業化是培養我們勞動力市場職業體系,每個職業有他的職業規範,這樣大家才能夠提供好的服務。你提供了好饅頭,養豬的吃,他提供好豬肉,你生産饅頭吃了,這不是大家互相服務才有一個良性的體系嗎?整個社會是在一個職業體系中間的,現在社會不可能回到原始社會自我服務,所謂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的經濟是不可能出現了,那麼職業化就是必然。

 

    我強調就業的職業化,實際要達到的目的就要提高就業品質。十八大報告裏提到就業品質的概念,很多就業方面的專家學者都把就業品質理解為體面勞動,即勞動者通過就業能獲得:好的報酬、好的待遇、好的工作環境、穩定的工作和充分的保障等。所有這些只強調一個側面,也就是説員工通過就業能獲得更多更充分。這麼理解似乎並不錯,對勞動者有利,給員工更多。

 

    但是,如果把就業品質僅僅理解為這個其實是片面了。我認為還要包括勞動者的付出的一面,勞動者的付出是企業的所得、僱主的所得,也是社會的所得。我給你高工資,最後你不好好幹活,你生産低品質的産品,達不到職業規範的要求,這能好嗎?沒有高的生産率。你的報酬從哪兒來呢?站在僱主的角度想,你不給我創造價值,我哪有錢給你呢?

 

    就業是勞動力供給需求雙向匹配的結果,所以真正的就業品質提高是雙向的。勞動者是應該得到好的報酬,獲得更多;但也必須按照職業規範提供好的産出,好的勞動效率,而且要達到職業的要求,符合職業的規範。勞動者拿的報酬是和其貢獻是對等的,這個才是良性運轉的過程。我説的就業品質提高既要包括體面勞動,也要包括我剛才所説的職業産出、職業規範和職業要求的實現。所以我説提高就業品質應該包括兩方面,我們把這樣的就業品質提高上去了,整個職業市場才是良性市場,就業也就是職業化的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