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


祈福雅安

中國同心

祈福雅安,中國同心
 

聚焦

  • 四川,雅安,蘆山。

     

    4月20日8時02分,7.0級強震再次撕裂中國的傷口,再次牽動全國人民的心。我們沉痛哀悼地震中的遇難同胞,深切慰問堅強、勇敢的受災群眾。

     

  • 五年間,我們從汶川到蘆山

     

    這場地震,離汶川地震震中200余公里,距汶川地震5週年僅差二十來天。汶川地震瘡痍還在平復,新的打擊再次來臨。

     

    5年間,特大地震兩次擊中四川,同一片土地上,連續遭受苦難。那裏的同胞是如此不幸,而在有了微網志、微信,智慧手機也更加普及的時代,來自地震災區的任何消息,都可能在瞬間引爆公共輿論空間。也正如此,雅安地震烈度雖遜於汶川地震,但對公眾的心理衝擊,並不遜於五年前。

     

    5年前,汶川山河移位,生離死別,國人煥發出了強大的精神力量。它似乎超出許多人的想像,但是又似乎註定出現。近幾十年來,規模最大的非常營救中體現出來的團結、堅忍、樂觀、感恩、悲憫,在短時間內聚合成了抗震救災的巨大能量。2008年,被稱作中國“公民社會元年”。如今,我們看到,同樣的公民精神,正在蘆山延續。[詳細]

     

  • 看得見,國有難,操戈披甲,人有危,眾士爭先

     

    在北京望四川,快速的災難應對沒有變。習近平、李克強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抓緊了解災情,把搶救生命作為首要任務。中央各部門均在第一時間啟動應急機制,馳援災區。地震發生8小時後,李克強已抵達震中蘆山縣。

     

    從北京望四川,無論是否在現場,自發的動員沒有變。無論是自願降價出售食品的小店主,還是免費發礦泉水的老闆娘,以及雅安街頭自願獻血的人們,都闡釋著可貴的公民精神。

     

    汶川與蘆山,並不遙遠。震中蘆山,距汶川不過280公里。但兩地的民眾唇齒相依——汶川的數十位的哥,車裏裝滿水和方便食品趕赴蘆山災區。而在映秀,人們搶著報名去援助雅安。

     

    人的命運的集合,就是國的命運。每一次災難,都是對“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和公民社會的考驗。[詳細]

     

  • 要冷靜,災難當前,我們不要失去理智

     

    當雅安在全國的目光中度過第一個夜晚後,黎明的曙光依舊會帶著希望降臨。新聞中救災、傷亡的情況一步步更新,類似的資訊將不會如首日一樣,給人帶來太多更大的衝擊,當新聞不再能獲取絕對震撼之後,總會習慣性地轉向“以人為本”的情緒牌。從一個個雅安人身上我們的確可以看到更多品質,這裡面有堅強、有感動、有同心協力、更有不屈不撓,但是千萬別有擰著人的煽情。

     

    不要去問一個失去家庭的人傷不傷痛、失去家人的孩子有多思念之類的弱智問題,不要認為把受訪者折磨得聲淚俱下的新聞就是一次成功的報道,這種二次傷害既殘忍又低俗。文藝作品都早已經不拿刻意的煽情當法寶了,新聞更不應該把事實當小説來寫,去追著讀者説“你看看你看看,多感人!”請注意,這不是感人,是傷害,是對所有人的傷害。

     

    在大事面前,情緒很容易被暴躁裹挾,成為一種肆無忌憚的藉口,這種情緒來的輕易,卻很難拂去。當人在激動的時候很容易掉進這種狂躁陷阱,生氣簡單到不需要任何技巧、指責也可以不分任何對象。[詳細]

     

  • 重傳播,充分利用資訊資源,災難讓人們更像公民

     

    據不完全統計,百度搜索引擎上關於雅安地震的資訊有2,030,000條,微網志達558,739條,很多官方微網志在實時滾動地震的消息,政府微網志也在同步跟進相關資訊,災難面前,資訊的暢通發佈,是對充分救援的有力支撐。在關於#雅安7級地震#微話題中,有61,992,089條的討論,其中包括當地居民發佈的震後圖片,以及地震發生時人們逃離的視頻,所有的內容快速發佈,讓人們了解一手消息,得知事件真相。[詳細]

     

    這一次,網路表現出的自組織力、凝聚力和救災理性,尤其能讓在災難前感到無力的人們感受到力量。平日裏,我們無比厭煩新媒體和社交網路無處不在的娛樂化,但當災難來臨時,我們看到人們自覺地拋棄了不合時宜的娛樂,而去凝聚救災的正能量;平日裏,我們無比反感微網志中那種一點就燃的情緒,那種互換“公知”、“五毛”的站隊,那種喋喋不休的爭吵和無處不在的謾罵,但面對大災,人們迅速拋棄了分歧和偏見,主動團結到救災事務中,以“都是雅安人”的悲憫和共識關注蘆山災區;平日裏,微網志的熱點此起彼伏讓人眼花繚亂,但這一天微網志裏刷屏的只有一個話題,蘆山地震。

     

    一個網友的話代表著中國人在災難前的成熟:現在我們最需要的不是淚水、慘烈和哀傷,而是感動、堅強和力量,網路讓我們感受著這種力量。[詳細]

     

  • 同祈福,雅安平安,中國加油!

     

    地震發生後,習近平、李克強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抓緊了解災情,把搶救生命作為首要任務,千方百計救援受災群眾,科學施救,最大限度減少傷亡。下至老百姓,上至最高層,雅安,沒有人會將你忘卻!

     

    雅安,你絕不會是“一個人”在戰鬥!你身後還有13億同胞匯成的愛心海洋,你背後還有強大的祖國與你同呼吸共命運!有了祖國和人民的強大後盾,雅安,定能最有效、最科學、最完美的化解這場危機![詳細]

     

結束語

“我不哭,我很堅強”,雅安地震中受傷小女孩的一組照片,感動萬千網友。那血跡中純真堅強的微笑,正是今天中國面對災難的表情。“每一次歷史的災難都是以歷史進步為補償的”,恩格斯的名言此刻再次回蕩耳畔。救援仍在繼續,雅安仍是億萬國人情之所繫,讓我們共同努力,為雅安祈福,讓中國同心。

調查

 

往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