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 觀點中國


掀開一紙收費令

看到一場“公私合謀”

鳳凰古城收費 觀察 觀點中國
 

聚焦

  • 原本免費開放是鳳凰古城能夠吸引大量遊客,併為當地帶來巨大經濟利益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當地政府的一紙收費令,就徹底打破了這樣的格局,打破了鳳凰古城的平靜,打破了鳳凰古城的利益平衡。不僅遊客減少了,商家的效益也大大下降了,以至於多數商家都選擇了撤退,導致鳳凰古城陷入了嚴重的情緒恐慌、心理恐慌、輿論恐慌之中。

     

  • 誰説了不在乎?愚弄百姓!

     

    遊客的錢不是大風刮來的,退一步説就算是大風刮來的,他也需要彎腰去撿,那也是需要付出勞動的。鳳凰縣政府會算賬,遊客也不是傻子,也會算賬。説遊客不在乎這個門票多少不僅是自欺欺人,更是在愚弄百姓!

     

    儘管現在是旅遊旺季,又是週末,由於鳳凰古城收取148元的門票,使鳳凰古城不少旅店的住宿率為0。在以前的黃金周,這些旅店基本都是爆滿。

     

    鳳凰縣政府為何不顧洶湧的民意堅持收取148元的門票?是因為在實施“一票制”方案前,鳳凰縣政府就以土地入股佔49%股權的形式組建公司參與景區經營管理。每賣出一張148元的門票,政府就可以從中獲得60元的收入。政府豈能不高調實行鳳凰古城收費!不得不説的是雖然遊客減少,但是票價的大幅上漲使鳳凰古城的收入依然會有所增加,但是當地百姓的收入卻會驟減,成為鳳凰古城收費的犧牲品。[詳細]

     

  • 怎麼能無需聽證?裝傻充愣!

     

    一邊是滿世界的怨聲載道,一邊是當地政府的一意孤行;一邊是滿世界的集體唱衰,一邊是當地政府的言之鑿鑿。旅客會不會在乎門票多少?究竟誰能作出正確的預言?鳳凰古城將被當地政府引向何方,是要一飛沖天,還是真的淪為“收費鳳凰不如雞”?這或許在短期內很難預見。可是,有一個最基本的道理當地政府應該明白,任何公權力都必須公正、公開行使,只要可能對利害關係人作出不利決定,都必須聽取他們的意見。因此,無論當地政府要怎麼樣引導鳳凰,在作出重大決定之前,都要尊重公眾意見,尤其是當地百姓的民意。

     

    當地政府卻以“鳳凰古城門票由於是新定價格,而非漲價”為由,認為新定門票不需要聽證。

     

    對此不敢茍同。我國已在價格決策方面引入了行政聽證程式。鳳凰古城位置的獨特性、資源特點的唯一性、景區資産的不可分割性、遊客觀光體驗的差異性,決定了該景區具備自然壟斷性。這種自然壟斷性意味著對景區收費必須實施聽證,否則,景區經營者可能濫用其壟斷地位,為獲取壟斷利潤而制定不科學的價格,從而損害公眾利益。[詳細]

     

  • 148度的“落鳳坡”,小夥子爬著也費勁

     

    鳳凰人沈從文筆下的邊城,之所以讓人神往,是因為那裏比湖光山色更唯美更動人的,是與世無爭,古道人心。鳳凰古城,雖未必是邊城原型,但在遊客心中,它們多少會交織感染。而進城收費,雁過拔毛,過度逐利的“收買路錢”般旅遊形象,顯然與此相悖。是反文化的市儈嘴臉,這從長遠上講,是傷害鳳凰人文形象定位的短視之舉。

     

    為了這個突兀的“進城費”,最近鬧得不可開交。不少商戶抗議突如其來的收費導致人流量下降,影響生意。儘管現在是旅遊旺季,又是週末,但不少旅店的住宿率為0。在以前的黃金周,這些旅店基本都是爆滿,但現在,不少旅店無人問津,還有一些旅店開出去的房間也只有兩三間。

     

    鳳凰收費甚至是反人道的——網上流傳”為何好女不嫁鳳凰男 因為每次到府都要錢”的段子,源於鳳凰男青年小黃帶女朋友回家,竟遭遇收費——女朋友是外地人,不在直系親屬免票政策之內。即便有一丁點人文情懷,稍懂一點人性化的決策者,都不會制訂如此註定討罵的所謂政策。

     

    即便真如當地某官員説,外地遊客不在乎那幾十塊票錢,那麼咱們就從鳳凰本地男女青年最關心的角度發起呼籲,這種畸形的只知收費罔顧人倫人情的行政指令,也該做出改變。[詳細]

     

  • 相比之下,應該借鑒一下橫店影視城

     

    在這一點上,鳳凰縣的做法,遠不如橫店影視城大氣。或許有人説橫店影視城收門票,但筆者要説的不是門票,而是橫店影視城的場租免費。

     

    橫店影視城作為亞洲規模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廣州街、香港街、清明上河圖等場景都不收費。不僅不收場租,你缺什麼還給你建什麼。宏大的基地規模,豐富的拍攝場景,再加上如此貼心服務,吸引了海內外影視導演們紛紛率劇組前去拍戲。蓬勃發展的影視拍攝,帶動了為其提供各類配套服務的行業,既能提供專業制景、設備車輛租賃、道具服裝化裝等方面的服務,又有龐大的群眾演員隊伍。而且推動了橫店休閒旅遊業的發展。

     

    鳳凰古城雖然和橫店不一樣,但憑藉獨有的歷史文化魅力,完全可以經營品牌,而非收個“進城費”、撿個“芝麻”。對於這個有悠久歷史的傳統旅遊景點來説,過多的與金錢掛鉤,無形中會降低這個地方的文化品位。[詳細]

     

  • 鳳凰古城裏,躺著數錢的都有誰?

     

    據報道,鳳凰新組建的景區管理服務公司,是由商人葉文智經營的鳳凰古城公司、南華山公司、鄉村遊公司與政府組合,組建鳳凰古城景區管理服務公司,由新公司統一對景區景點實施門票銷售及行銷、服務等。其中,政府以土地入股49%,葉文智佔股51%。

     

    面對外界質疑,鳳凰官方聲稱,古城收費程式合法,經過了批准。但是,憑什麼,地方政府和私企成立一家公司,就能將一座古城圈佔起來,為己所用?不管當地經過了怎樣的程式,鳳凰古城收費都説不過去。即便其走了所謂的程式,也難説體現了程式正義,更遑論實質正義。

     

    明明是公共資源,為什麼地方政府要和私企合作?這裡邊或許存在其他私人景點整合的問題,但是,大家都知道,最有市場價值的是鳳凰古城,而不是其他景區。這相當於讓其他景點一起來吃古城收費的“大鍋飯”,從而將利益變相輸送給私企老闆。[詳細]

     

  • “身兼數職”的政府,別把自己當利益博弈者

     

    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的基本職能之一,就是通過規則的制定與執行,秩序的建立與維護,確保市場運作暢通,保證公平競爭和公平交易。也就是説,是當裁判員,而不是運動員,也不是教練員。亦即在履行公共職能時,必須將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社會秩序作為最基本的工作目標之一。

     

    但是,在實際運作和操作過程中,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卻並不多。很大程度上,很多環節中,相當一部分場合下,政府都扮演了裁判員兼運動員、教練員的多重身份,甚至比運動員和教練員參加比賽、指揮比賽的熱情還高、力量還大、時間還長。不僅沒有創造良好的比賽環境、建立良好的比賽秩序,反而成為了環境和秩序的破壞者,成為直接的利益博弈者與爭奪者,甚至是掠奪者。

     

    這些年,為什麼實體經濟的發展陷入了瓶頸,為什麼實體企業的日子越來越難過,為什麼企業和群眾的創業熱情和創業慾望都大大降低。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政府裁判的角色越來越淡、運動員和教練員的角色卻越來越濃,成為了利益的直接博弈者和搶奪者,甚至是掠奪者。其中,大搞“土地財政”,大奪民眾之財,是最主要的方面。[詳細]

     

結束語

現在公眾看到的,只是真相的一角。鳳凰古城收費的背後,強調政府職責顯得無力又蒼白,實際存在怎樣的利益勾連和內幕,仍然迷霧重重。這需要上級部門調查,給當地民眾和公眾一個説法。

調查

 

往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