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豬一起漂流到下游的還有什麼?
熱詞解讀
黃浦江死豬事件
#黃浦江死豬事件#
    連日來,黃浦江上游水域漂浮死豬事件引起廣泛關注。上海市政府新聞辦11日發佈最新消息説,經相關核查,初步確定這些死豬來自浙江省嘉興地區。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0日晚,上海松江、金山區水域已打撈起死豬2800余頭。目前,檢疫未發現人畜共患病原,黃浦江上游原水水質較為穩定,出廠水符合國家標準。
相關評論
更多>>兩會觀察
中國夢 今已在,雲帆直挂破海天
中國夢 今已在,雲帆直挂破海天
大國總理風采,註釋民族復興新步伐
大國總理風采,註釋民族復興新步伐
扣緊“制度籠子”,馴化出規範的權力
扣緊“制度籠子”,馴化出規範的權力
國企改革,市場化是照亮深水區的曙光
國企改革,市場化是照亮深水區的曙光
隨波的“豬”流,從哪來?
    這些死豬都是養豬戶扔的,而且是散戶,不成規模的小戶。往年,養的豬死了,有專人來收;今年,養的豬死了,沒人來了。何也?往年管得松,死豬可以再加工進入餐桌被吃掉,今年不行了,政府法辦了一批違法加工死豬的犯罪分子,沒人再敢犯法,於是死豬無處去。國家也有政策,對於規模養豬戶拋掉的死豬有財政補貼,意在不讓他們亂扔造成新的污染。但是對於小戶、散戶,這項政策失靈了,於是豬死了,吃又不能吃,只好扔掉。扔到哪去呢?扔到江裏去,又快又省,幾乎是零成本。[詳細]
死豬漂流,尚能食否?
    江面源源漂浮的死豬在不斷地發酵,也可能造成兩種結果。一種結果是,豬肉會步乳製品後塵,全面失守,中國人可能沉痛地告別祖傳的豬肉這一美味。另一種則是,通過嚴格監管和科學處理,讓公眾能吃上安全的豬肉,同時變死豬為寶或充分利用死豬的價值。

    河面漂浮死豬首先直指的是公共衛生和環境安全問題,現在,公眾除了擔心死豬漂流水域供水的安全性外,還指向了食品安全的核心——現在和未來,作為中國人主要副食和主要美味之一的豬肉是否還能放心食用?[詳細]
“死豬漂浮”在上層,亟需地區聯動、政策打撈
    在環境突發事件面前,除了生産和管理能力的落後與粗疏外,相關法律法規落實執行不力,區域間溝通不夠、缺乏聯動機制,也是事件暴露出來的重要薄弱環節。別的不説,單説死豬也並非一無是處,完全可以工業化處理,扒皮煉油並無不可。但是,就是沒人去做,或者説政策也的確有疏漏之處。[詳細]

    上海與江浙地區,經濟發展水準相對較高,也一直在做著長三角一體化的努力,滬蘇浙環保部門3年前還曾簽署過《長江三角洲地區環境保護工作合作協議》。然而,從死豬漂浮事件暴露的問題來看,建立暢通而有效的區域聯動機制,依然任重道遠。[詳細]
暗流的底層,中國散戶養殖“疾在腠理,不治恐深”
    許多業內人士和專家相信,此次死豬漂浮事件正是從側面反映了目前散戶養殖模式所蘊含的巨大風險,現在正是呼籲規模化養殖推進的重要時期。規模化公司養殖與民間散戶養殖在存活率方面差異巨大,前者的話如果做得好,存活率可以高達90%以上,而散戶的存活率一般只有50%-60%,發生嚴重疫情的甚至連10%的存活率都不到。規模化養殖都會去接種各類疫苗,豬捨得建設防寒措施都有經過專業設計。

    河南肉類行業協會副會長劉承信表示,散戶養豬和公司規模化養豬,在防疫層面有巨大差距,由於散戶資金條件的限制,不論是豬捨得設置,還是整體環境的保護以及防疫措施的採取,和公司化養殖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要合理的發展畜牧業規模化養殖,不能盲目的以為規模大即是現代化畜牧業。生産規模越大,需要的其他的配套措施,如科學管理水準、疾病預防控制能力和養殖場污染治理等的要求也就越高。發展我國畜牧業規模化養殖,要跳出規模越大就越好的誤區,發展適度規模的畜牧業養殖,以達到成本最低化和利益最大化。
回顧這些社會問題,我們從來不缺榜樣和反例
    在養殖業的發展過程中,國外規模化養殖、現代化的生産管理、重視農民的教育和培訓、關注優良畜禽品種的培育、農民合作組織的發展等等優良制度都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在環境保護上,我們更是不缺反例警醒。

    霧霾鎖京的那幾天,我們翻出了陳年的倫敦大霧污染事件。1952年,大霧籠罩倫敦城,煤煙粉塵在無風狀態下蓄積,煙和濕氣積聚在大氣層中,致使城市上空連續四五天煙霧瀰漫,許多人都感到呼吸困難,眼睛刺痛,流淚不止。僅僅4天時間,死亡人數達4000多人。2個月後,又有8000多人陸續喪生。

    黃浦江事件讓我們又想起了五十年前的萊茵河的“止毒”。1963年萊茵河的水污染事件曾經讓整個歐洲頭疼,一條孕育了歐洲文明的母親河被粗放式的工業發展改造成了“歐洲的下水道”。為了治理萊茵河水污染,包括德國在內的萊茵河流域各國與歐共體代表,在保護萊茵河國際委員會範圍內簽訂了合作公約,制定了相應法規,聯合行動,對排入河中的工業廢水強行進行無害化處理。[詳細]
與豬一起漂流的,是整個社會的憂患意識
    黃浦江事件的持續發酵,正是因為地方政府的長期缺位、不法企業的胡作非為和整個社會的意識淡漠,終於把問題的雪球滾大了。

    這次黃浦江的污染事件,雖然官方聲明並不會造成河流污染,但還是不禁讓人擔憂。從六十年前的倫敦治霧到五十年前的萊茵河止污,我們不缺案例去分析,也不缺反例去警醒,缺少的是人人心中的那根見“異”勇為的神經,公共領域的一點點異常都應該被關注、被糾正,不要等大江大海變成了殘山剩水再追悔莫及。

    不僅是黃浦江裏漂流的豬,隨手扔個垃圾,我們覺得沒什麼,一點點而已;隨意闖個紅燈,依舊覺得沒什麼,大家都這麼走;多開一次車,這更沒什麼,污染不在這十幾公里。可是當垃圾成山、事故頻發、霧霾壓城、隨波“豬”流的時候,所有人都在驚愕地問,我們的社會怎麼了。

    如果説見義勇為者是為了保護幫助他人,那整個社會的見“異”勇為就是在為中國自己的未來負責。[詳細]
結束語
    沒人願意呼吸一口氣的時候提心吊膽,喝一口水的瞬間殫精竭慮。每個人在一切不合常識的事情發生時都應該有所作為,不論是政府的管理者、企業的操作人員還是在週邊觀的百姓們,警惕現在你我身邊的異亂,警惕了就不再漠視,警惕了就會有態度,從此杜絕、拒絕一個個的小惡發生,就是給中國每一個人未來的安居生活鋪路。請別讓整個社會的警覺和死豬一起漂進茫茫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