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今已在,雲帆直挂破海天
熱詞解讀
標題圖片
#2013年兩會閉幕#
    3月17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勝利閉幕。會議期間,代表們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飽滿的政治熱情,認真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積極參加大會各項活動,暢所欲言、熱烈討論,建言獻策、共商國是,順利完成了大會的各項任務。
人大評論
更多>>兩會觀察
扣緊“制度籠子”,馴化出規範的權力
扣緊“制度籠子”,馴化出規範的權力
國企改革,市場化是照亮深水區的曙光
國企改革,市場化是照亮深水區的曙光
政協“好聲音”,接力唱響新篇章
政協“好聲音”,接力唱響新篇章
新領導,新希望
新領導,新希望
選賢任能,治國之要
    中國國家領導人完成了又一次歷史性的新老交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當選國家主席、國家軍委主席。根據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提名,會議決定李克強任國務院總理。

    一個國家的政治能否凝聚人心,能否有決斷力和執行力,重要一點就在於這種體制能否把真正優秀的人選到重要崗位。經過這次換屆,一批“50後”、“60後”領導幹部登上了中國政治的重要舞臺。習近平、李克強同志都有過農村“村官”的經歷,許多領導同志也都曾在基層摸爬滾打,一步步從基層走上來。他們經過基層鍛鍊,了解中國國情,體察民生疾苦,年富力強、閱歷豐富,真抓實幹、務實創新。我們有理由相信,新領導集體是一個強有力的執政團隊,必將率領13億中國人民為實現國家振興、民族復興的千年夢想揚帆起航。[詳細]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情,有自己對民主的認識,也有選擇適合本國制度的權利。中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起到了代表中國最廣大民意的作用,黨代會、人代會、政協會議共同發揮作用,充分反映了執政黨、基層民眾、各民主黨派和社會團體的意見。在此基礎上,在中國共産黨的正確領導下,中國將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並終將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詳細]
機構改革,經絡之變
    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批准了《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這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第七輪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改革的核心是“職能轉變”,旨在繼續簡政放權、完善制度機制、提高行政效能等。

    在世界經濟整體放緩的大形勢下,以改革迸發出新活力是下個10年持續發展的發動機,同時也是解決正凸顯的社會矛盾之綱。與此同時,低效投資正成為經濟發展的“阿喀琉斯之踵”,而伴隨著經濟危機出現的社會矛盾也有激化的趨勢。

    以病根來看,《方案》尚未真正觸及“靈魂深處”。政府的政績考核體系因沒有改革方案,“人本位”和“民本位”無法在“物本位”和“官本位”前昂起頭來。在財稅體制上,也沒有期待之中的深入化。而最根本的痼疾,權力的來源問題也未觸及,權力是“人民賦予”。政府改革的最大動力是官員從追求“上級賞識最大化”轉向追求區內“公民擁護最大化”。

    李克強總理此次在談到改革時説,“現在觸動利益比觸及靈魂還難。”但是,政府必需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政府職能轉變必然要打破既得利益集團掣肘,很多時候,我們缺的不是方法,考驗的更多是勇氣。

    幾乎是有點巧合,幾乎在李克強總理闡述本屆政府關於政府改革的同時,被稱之為計劃經濟最後一個堡壘的鐵道部在晨曦中低調摘牌,換上了“中國鐵路總公司”的新牌子。這或許算是一個美好的開始。[詳細]
美麗中國,民生之詩
    霧霾、水污染、垃圾圍城……伴隨經濟高速發展,一系列環境問題困擾13億中國人。一些地方“為了金山銀山,毀了綠水青山”的情況屢見不鮮,著手解決問題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十八大報告中首次提出“美麗中國”這個頗有詩意的概念。提出詩意的美麗中國,是感懷;但只有夢圓美麗中國才是釋懷。遙望中國夢,如何讓美麗中國,觸手可及,卻要靠千千萬萬人的行動。[詳細]

    在自然、生態、環境中,“生産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美麗中國”還必然體現著中國人民的生活美,生活本身是人類的生存、鬥爭、實踐、創造,人類的一切活動無不按照美的規律來建造,生活創造著美,勞動創造著美,人們在追求美好生活中,嚮往真善美,鞭撻假惡醜;“美麗中國”也必然體現著當代中國的藝術美,文化是民族的血脈。

    “美麗中國”之美是全中國之美,是全民共用共創的美,是立體呈現的美,是有形景觀與無形內秀相結合相統一之美,是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相生相諧的大美,是大雅大俗之美,是中國形象之美也是中國精神之美。[詳細]
約法三章,公正之劍
    中國最高法院的報告顯示,該機構5年審結貪污賄賂、瀆職犯罪案件13.8萬件,判處罪犯14.3萬人,承諾2013年將依法嚴懲貪污、賄賂、瀆職犯罪,推動反腐敗鬥爭深入開展。按照中國最高檢察院的報告,5年來,檢察機關共立案偵查各類職務犯罪案件165787件,涉案人數超過21萬。[詳細]

    “既然擔任了公職,為公眾服務,就要斷掉發財的念想”。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17日上午閉幕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自己的首場“總理記者會”上表露了新一屆政府在反腐倡廉上的決心,並給新一屆政府“約法三章”。

    反腐的關鍵還在落實。造成腐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權力過於集中,而又得不到有效的制約和監督。為政清廉應該先從自己做起,己正,才能正人,這是古訓,也是真理。自古有所謂“為官發財,應當兩道”。既然擔任了公職,為公眾服務,就要斷掉發財的念想。[詳細]

    這“約法三章”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是要讓人民和各社會團體、機構組織監督的,沒有底氣,沒有決心是不敢下這樣的保證。而且中央政府一旦帶頭,下面的各級政府都得跟上,不然老百姓肯定不依。政府一帶頭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社會方方面面都會受到影響,那麼,勤政為民、厲行節約的結果,人民過上好日子就有指望了。[詳細]
八項規定,簡樸之風
    去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出臺“八項規定”,對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作出了嚴格要求。在中央領導率先垂范的帶動下,各級黨政幹部也紛紛行動起來,這股求真務實、厲行節約之風也吹進了2013年全國兩會現場。
“阿拉伯新聞網”近日撰文指出,本年度的中國兩會明顯呈現一些新的特色,最主要的表現就是會議更加注重務實,不講“虛的”和“空的”。文章認為,這一特色與中共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所倡導的執政風格息息相關。[詳細]

    兩會期間,會風樸實成為百姓眼中的看點之一。會場沒有鮮花、沒有紅地毯、沒有歡迎橫幅……全國政協會議大幅減少會議簡報、大會發言報告等紙質印刷品,主要通過委員辦公系統平臺及官方網站發佈。

    控制會議預算,簡樸辦會,也符合現代政治運作的趨勢。從更深的層面看,公眾的注意力其實還在於會議本身的實效上面。從更深的層面看,公眾的注意力其實還在於會議本身的實效上面。我們需要破除的是那些不必要的、過分的形式和排場,以及由此造成的對民主自由、生動活潑會風的壓抑。確實如此,轉變會風不能僅僅只是形式上的一些變化,還應該體現在代表委員參政議政的實效上,以及相關部門對民眾呼聲的積極響應上,如此,才能讓民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詳細]
偉大復興,中國之夢
    新中國成立以來正反兩方面經驗,我們黨、國家和人民得出一條重要結論: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制,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詳細]

    現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今年兩會期間,“中國夢”成為代表委員頻繁提及的熱詞。在代表委員看來,“中國夢”是教育、醫療、養老等社會事業不斷改善的“民生夢”,是強國富民、改善環境的“小康夢”,更是追求和平發展、睦鄰友好的大國和平崛起之夢。

    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強化了社會的這一希望,新領導層做事的大刀闊斧和雷厲風行留給公眾極深印象,他們的堅定、敢於擔當、豁達以及親民的真誠不斷帶來驚喜和振奮,他們的決策能力和建立社會最大公約數的能力對應了社會的迫切需求。中國雖然問題很多,但如今恰是雄心勃勃的時候。

    十年是實現“中國夢”的關鍵時期,中國的巨大輪子一刻不能空轉,反腐敗、社會公平正義都須有貨真價實的進展,從而創造更多的社會團結。這也是支撐中國對外複雜博弈的關鍵。[詳細]
結束語
    今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數千名人民代表和政協委員擔當歷史使命、肩負人民重托,認真審議和討論各項報告和文件,在關涉大政方針和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上建言立論、獻計獻策,兩會縱論國計民生、前瞻改革大局,其本身也是觀察中國民主政治發展的重要窗口。

    潮平岸闊,風正帆懸。兩會是規劃、是佈局,也是動員和號角,讓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奮力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勝利,邁步新征程、共築“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