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以來,中東部長時間、大範圍霧霾天氣過程引發公眾關注。在1月中旬,霧霾天氣橫掃我國中東部地區,環保部監測的120個重點城市中仍然有67個處於污染水準,濟南、石家莊、邯鄲、鄭州等地空氣污染指數仍然超過300的達標線。1月28日,中央氣象局首次發佈霾預警,這條污染帶貫穿我國中東部,污染面積已超過100萬平方公里。灰霾的過程比1月10日到15日灰霾的面積分佈範圍還要更廣一些。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何立富表示,1月31日到2月2日前後,有一次中等偏強的冷空氣活動,從31日開始,這次大範圍的灰霾天氣會隨之減弱和消散。
面對這樣突然起來而又無處可躲的霧霾天氣,我們難道只能等待“大風吹”嗎?如果以後這樣的霧霾天如果經常出現怎麼辦?政府相關部門在這個時候該幹點什麼?媒體又在這個關鍵點做些什麼報導?
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時預警,公開透明
在遇到突發事件時,公眾有權利知道真相。政府要做好社會管理者的工作,第一步就是要發佈及時預警,公開資訊,疏通與媒體和公眾交流的渠道,從而爭取主動,避免謠言的産生。
1月28日上午,中央氣象臺曆史上首次針對霾發佈藍色預警後,29日繼續發佈霾預警並升級為黃色。
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針對霧霾天氣表示,政府要直面霧霾天氣,公開透明、及時並如實向公眾公開PM2.5的數據。他曾對當時那些憂心忡忡的官員質問道:“公開了又能怎麼樣呢?在一個資訊共用的網路化時代,你不公開公眾照樣有渠道獲知,為什麼要自欺欺人呢?”
自從PM2.5事件爆發,政府在環保數據上不透明不權威飽受輿論詬病。如此大規模的空氣污染是人人都可以感受的到的,如果數據不公開,資訊不透明,無疑是一葉障目自欺欺人。環保和氣象部門能夠吸取PM2.5事件的教訓,用公開透明的方式及時預警,從而贏得了輿論的好感。
找出具體原因,細化責任承擔
針對事故原因發佈的資訊有兩項要求,一是真實性,二是權威性。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等環保專家紛紛通過媒體向公眾普及霧霾形成的原因以及防護措施。可以看出霧氣和污染相遇形成霧霾,霧氣是天氣現象,污染是人為原因。而污染物的主要成分正是大名鼎鼎的PM2.5。
恰逢此時,北京環保局宣佈自2013年2月1日起,北京市對新增輕型汽油車實施北京地方標準(京五排放標準)。自2013年3月1日起,停止在京銷售和註冊登記不符合京五排放標準的輕型汽油車。國五標準“不合時宜”地推出,更加強化了市民“油品品質是霧霾罪魁禍首”的認識,中石油、中石化兩大煉油企業被再次逼入輿論場。
針對“中石化成品油硫含量為歐洲的15倍,是導致霧霾罪魁禍首”的質疑,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在承認煉油企業是霧霾天氣直接責任者之一的同時,也進行了辯解:只有北京推行含硫量在百萬分之十以下的歐V標準,但全國普遍為歐III標準,“標準不提高,設備改造就上不去”。油企將責任推給了國家標準,國家標準不夠高成為最終責任根源。
是突發事故就一定涉及到責任,找出霧霾天氣的原因不僅保護了公眾的知情權,同時也避免了公眾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把官方政府當成輿論靶子。突發事件發生後,政府部門只有及時發佈真實客觀的權威資訊,才能起到擠壓謠言、疏導輿情的作用。這次各地環保部門的數據公開,跟媒體溝通頻繁,值得肯定。然而,沒有通過新聞發佈會或媒體通氣會的方式來發佈資訊,而是與媒體隨機對接則顯得輿論應對不夠成熟,考慮不夠週全,倉促應急無條理。
治理要有長遠和應急兩套方案
從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接受媒體專訪,首度回應霧霾與空氣污染相關問題中可以看出,PM2.5污染是我國當前環境形勢呈結構型、複合型、壓縮型特徵的最具代表性的問題。轉變生産生活方式才是治理根本。
另一方面,在應對突發天災時的應急方案也逐漸成熟。相比第一次霧霾天氣中的缺位,此次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的減污行動。1月29日上午,北京市政府召開空氣重污染日應急工作電視電話緊急會議,兩位副市長和相關部門參加。此次應急包括削減機動車污染排放等四項內容,暫定實施到31日24時,之後是否延續實施,將依據空氣品質預報情況而定。新一輪應急行動對於停駛30%的公務車作出了更明確的要求。雖然根據應急方案,AQI(空氣品質指數)超過500時才停駛30%的公務車,29日的AQI並未達到500,但已啟動該方案。
在觀念上的轉變是治理污染的根源所在。此次應對中,政府從態度和行動上都積極主動,走在了輿論前面,在批評和質疑聲音四起之前就以實際行動向輿論宣告誠意,是一次成功的危機公關。
政府意識決定行為,頂層態度改變未來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中南海主持召開三次座談會,聽取各界人士對《政府工作報告(徵求意見稿)》的意見和建議。溫家寶表示,最近的霧霾天氣對人們生産生活和身體健康都造成影響,我們應該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快推進産業結構和佈局調整,推進節能減排,建設生態文明,用行動讓人民看到希望。
領導人態度的表達是一種頂層設計概念的傳達。在溫家寶總理強調生態文明建設的同時,提出了要用行動讓人民看到希望。意識能夠決定行為,溫總理的講話與各相關部門的實際措施互補,從理論和實際上都讓人欣慰。
由此政府應該學會,在危機應對時,不僅要切實可行的措施嚴密推進,更要有主動的發言來進行態度表達。如果僅僅是低頭苦幹,很難讓輿論滿意。輿論看到的政府行動有限,在這個自媒體時代更重要的是觀點和態度的傳播。在與輿論賽跑的競爭中,政府一步落後便會步步被動。當然,與以往一些失敗的危機公關案例中的“無為”、“搪塞”甚至“謊言”相比,這一次政府的應對已經成熟多了。
媒體在公共事務上不缺席,應有自知的常識
針對此次霧霾帶來的影響,從領導人的講話到對社會立法的呼籲,各大媒體也頻頻發聲。觀點中國發表文章《誰也不能把霧霾視為家常便飯》、《中國青年報》發表文章《以公開透明讓霧霾中的民眾看到希望》、《環球時報》也刊文《直面霧霾帶給中國發展的尖銳詰問》、《新京報》發表《在霧霾中下決心推動空氣立法》等。
媒體在此次新聞事件中集體爆發,對霧霾進行了多角度的分析闡述。
媒體獵奇捕捉新聞是天職,同時也要具有敏感的新聞神經,不能因為危機事件的屢見而不鮮。這就要求媒體從業者應有豐富的常識和明確的自知。在第二次霧霾來襲時,媒體沒有沉默,更強烈的討論和更專業的發聲讓輿論關注霧霾、政府重視霧霾。作為公眾監督政府的媒介,各大媒體此次的行動可圈可點,為社會輿論輸出了最大正能量。
認清污染源頭,重塑發展意識
專家組織在輿論中呼籲各種治理方式,而最重要的污染源頭則是由於我國粗放式發展模式。通過媒體輿論,政府不僅可以了解到客觀的科學資訊,更應該從中讀出智慧。在觀念的樹立上,不要淪為時代的追隨者,而是要成為引領者。在污染産生後的亡羊補牢,縱然值得肯定,但發生危機根源性錯誤依然需要正確認識和改正。如果能從根源上梳理清楚,何必再苦苦追趕呢?
政府在這次污染危機後的應對補救各方面均比較到位,值得肯定。我們更希望政府可以在“補牢”之後,能冷靜看待造成“亡羊”的原因,多聽輿論中那些智慧的聲音,讓飛奔在GDP這條高速路上的中國大巴稍微減減速。
2月1日一場大風吹散了籠罩北京多日的霧霾,如果給政府此次的應對打打分,60分打給透明公開的數據和預警,10分打給積極應對的態度和措施。剩餘的30分不妨先暫存在公眾手中,等看到我國“唯GDP狂奔”的發展概念糾正了以後再補上也不遲。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