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政富後的輿論自進化
    政富事件是近期網路監督中的一個典型案例,雖然之前相似案例頻發,但輿論對此事的跟蹤並沒有減弱,而是對整個社會現象和監督制度作了更密切的關注和更深入的思考。積累的經驗帶來了理性的思考,輿論在此次事件中有了更全面的表現。從一步步跟進事實,到一個個剖析現象,再到一層層的制度分析,在雷政富事件後,輿論完成了一次良好的自我進化。
雷政富

事件概述

2012年11月20日,網上曝出重慶市北碚區區委書記雷政富的不雅視頻,雷政富21日回應連稱“是假的”,隨後爆料記者紀許光對媒體宣稱“還有更完整視頻”。11月24日,紀許光在網上繼續爆料稱雷政富利用其職務之便為其弟公司謀得福利,不雅視頻中的女主角係另外公司安插,視頻也是為陷害雷政富拍攝。而後,微網志又有人爆料雷政富不雅視頻中的女主角生活照片,後被證實是虛假爆料。

25日重慶市紀委調查組深入開展工作,稱調查結果將及時公佈,對於領導幹部的違紀違法問題,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決不姑息。

雷政富流程圖

媒體輿論走勢

雷政富媒體關注度

雷政富事件在21日中的新聞量為172條,在隨後的三天逐漸增多,在24日重慶市宣佈立案調查時,達到最高值1080條。在百度新聞熱搜詞中,重慶官員不雅視頻在22日成為榜單第2位,隨後的24至26日分別位於新聞熱搜詞的14、16、17位。

在眾多新聞中,22日的《重慶北碚區委書記不雅照爆料記者稱願提供證據》達到了145條轉發量,23日的《爆料記者表示曾接到對雷政富一事的“求情電話”》達到了120條的轉發量。由此可以看出,輿論的持續關注與爆料記者不斷地以新資訊轟炸密不可分。24日人民網轉載新聞《重慶北碚區委書記雷政富被免職,網路監督再發揮作用》為此次網路監督行為定了基調。

新浪微網志開展了“雷政富被免職”的微話題討論,一週之內的參與度達到了88萬餘條,全部討論數量為248萬餘條。其中,爆料人之一的紀許光21日發佈的微網志“本博敬告雷政富和有關方面,不要欲蓋彌彰。我們願意提供一切原始證據!”被網友轉發8千余次。23日重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發佈微網志,“重慶市委研究決定,免去雷政富同志北碚區區委書記職務,並對其立案調查。”此條微網志被網友轉發3萬3千余次。

從媒體報道、新聞數量、微網志關注的走勢看來,重慶市政府處理案件的三天,也正是輿論從發現熱點到最高峰的三天時間,隨後處理資訊的發佈也讓輿論逐漸平息。

與以往的反腐案件相比,此次事件從微網志發起,微網志傳播,最後也可以説是以微網志的輿論力量成功扳倒了貪官,與傳統媒體相比,這次的輿論戰場集中在了自媒體身上。

重慶市63小時給説法,輿論為速度和決心叫好

從11月20日網上爆料被轉發後迅速成為微網志熱點話題,到重慶市紀委調查核實身份,隨即免去職務並對其立案調查,媒體普遍稱“微反應”63小時。

雷政富處理過程

重慶市紀委在網路爆料的第一時間就對媒體發聲,快速跟進了事件發展。在事件初期,就讓輿論了解到政府對此事的高度重視,提出“絕不姑息”的明確態度,給熱炒的輿論快速打了一針鎮定劑。

不同於以往地方政府對於腐敗案件欲蓋彌彰的“護犢子”行為,重慶市紀委沒有被輿論牽著鼻子走,在接下來的每一步調查中都及時與公眾通告,態度誠懇、資訊明確。不到三天的時間內,免去了雷政富職務,給了公眾切實交代。在此基礎上,重慶市紀委還表示,因為有相應調查的規章制度,能公佈的資訊都已公佈。輿論並未就此表示不滿,也同樣在另一方面表示了輿論對事件處理的滿意態度。

從一個明確的態度開始,到一個明確的行為結束,重慶市政府在雷政富事件上的回應速度和回應態度,贏得了輿論的普遍讚揚。媒體評價地方政府部門此次順應潮流和民意,積極看待網路反腐,依法調查,快速回應。中國青年網發文稱《雷政富免職 重慶打響十八大後反腐第一槍》、《西安晚報》發表文章《紀委邀記者協查不雅視頻是一種進步》、《新京報》刊發文章《快速查處雷政富與網路反腐合拍》稱,一個明智的政府部門,沒有理由不重視網路反腐,也不會坐等某一網路反腐事件持續發酵。

多次發酵讓輿論在成長中成熟

在今年通過網路曝光資訊,媒體輿論破案的一系列聯動行為頻頻發生,在一次又一次的發酵過程中,輿論走勢也逐漸變得更加多元化,輿論關注的內容也更加豐富。

63小時微反應,輿論歡呼這一次反腐勝利

作為事件主線,63小時不到三天的事件落幕讓輿論對重慶市紀委的動作表示充分認可。

有網友表示,與網路的大膽與激動不同,相關部門的調查更審慎和細緻。這次在查處“雷冠希”問題上,重慶市效率很高,從網上曝光到做出處理決定只用了不到三天的時間,值得肯定。西南政法大學博士生胡夏楓説,是網路反腐與現實反腐有效互動形成強大監督網,讓腐敗分子無所遁形。部分專家還表示,對於促進官員清正、政府清廉來説,包括網路在內的媒體輿論監督,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快速曝光與資訊安全,輿論雙刃劍暴露隱患

在雷政富事件中,11月24日一名v字認證的微網志網友貼出圖片並稱下圖女子為雷政富“乾女兒”,立即成為了微網志熱門話題。隨後即被證實此為虛假資訊,照片為廈門某女大學生的藝術照,與雷政富並無關係。

在輿論熱議話題中,拋出噱頭吸引眼球成為了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速度成為輿論追求的第一目標,在快速反應下,資訊的真實性和資訊的安全性經常被公眾忽略。一些重要資訊還未經過驗證,就被擺在了輿論面前,而輿論本身又不具有判斷資訊真偽的能力。這導致了輿論破案的過程中常常透露出浮躁之氣,容易捕風捉影,對資訊安全的不負責會導致對當事人的嚴重傷害和不良後果。

相由心生,輿論從盲目否定走向客觀評價

這次輿論關注事件本身之外,還對雷政富的相貌與其語錄做了討論。

有網友將雷政富3個字解讀為“雷人長相、政府官員、富得流油”。一時間,有人形容雷政富的相貌“鬼斧神工,把歷史上的各種難看、猥瑣、醜陋熔于一爐”。這種聲音的出現立可以理解為,輿論對於違法官員的痛恨,意在全方位將其否定,一系列“相由心生”的説辭成為了這種言論的支援依據。

但隨後便有理性的聲音對此事進行解讀,《中國青年報》發文《對雷政富們的“長相”該作何評論》稱“官員在任上幹了什麼都可以器宇軒昂,只有落馬後才可以往死裏挖苦,這除了痛快痛快嘴吧,又有何益?”

逐漸這種理性看待相貌的聲音成為輿論主流。由此看出,在輿論發展的過程中,公眾情緒是輿論能否穩定的重要依據,唯有讓大多數人都冷靜、理性地看待事物發展,才能讓輿論的聲音避開浮躁,更加有力。

雷政富反腐語錄在輿論戲謔中走紅

除長相之外,雷政富的反腐語錄也在網上紅極一時。網友還專門匯總了2006年以來雷政富在不同崗位上的“反腐語錄”。頗耐人尋味的是,在這些“反腐語錄”中,雷政富曾多次提到加強道德修養、廉潔自律等,這些經記者查詢後均得到證實。

輿論此次對於雷政富反腐語錄的挖掘,是在以往網路反腐過程中從未有過的新現象。輿論關注此話題充滿了對貪腐行為的戲謔,也同時為一些道貌岸然的還未落馬的官員敲響了警鐘。讓不法分子知道,發達的網路和強大的搜索,讓每一位官員的一言一行都處於輿論的聚光燈的監督之下。“言必行,行必果”不能只作為一句名言,更重要的是一句警句。

不再盲從爆料資訊,輿論在自我進化中成熟

記者紀許光在網易部落格發表博文《高調反腐:曝光重慶不雅視頻事件背後》達到了69萬的點擊量,在文中他詳細描述了曝光雷政富的整個過程,得到了網友褒貶不一的評價。

在扳倒雷政富後,紀許光並沒有得到輿論的一致讚揚。有輿論認為他過於高調的反腐實則是在炒作自己,另一個資訊提供人徐瑞峰也有借此紅一把的嫌疑。而更深層的媒體人的角色定位問題,成為了輿論在事件平息後討論和關注的焦點。

《中國青年報》刊發文章《“秒殺”雷政富與媒體人的角色定位》稱“盡可能讓新聞回歸新聞,讓媒體人回歸記錄者而不是新聞當事人的角色,當是新聞從業者應有的職業素養和追求。”

當輿論對爆料者不再盲目輕信、不再將他們供奉在神壇上期待他們拯救社會,輿論本身也就逐漸走向了成熟穩重。在關於爆料者角色定位的思考中,輿論不再只是爆料資訊的跟隨者,更重要的是擔當起了資訊製造者的角色。

輿論註腳大制度,對新興監督機制的根本思考

網路反腐成為今年輿論力量發展最大的收穫,作為一種新興反腐監督機制,無論是對反腐當事人的資訊安全保護,還是對網路反腐這一制度的認知,輿論都進行了討論和思考。

齊魯網發表文章《應該予以“網路反腐”充分的保護》,同樣提及了保護安全的內容。在觀點中國的新一期《觀察》專題中,提出了“三個劣根性,註定了自媒體的偵探遊戲只是輿論贈品”,觀點中國同時發表文章《網路反腐,只能救急不能救窮》稱,“反腐最終還是要依靠合理、合法、合情的透明制度。網路反腐有著不可小覷的影響力和副作用,我們不能過度依賴它。”

通過集中爆發的類似事件,輿論關注網路監督不再簡單停留在事件的跟蹤上,而是逐漸深入到了對制度本身的思考。雖然輿論對此類話題的熱議只是在大制度下的一種註腳,但對外卻有著明顯的監督作用。對內而言,這是輿論的自我進化過程,輿論思考討論出的結果是社會更加穩定發展的必要條件。

輿情分析

對於網路反腐這一現象而言,輿論成功地揪出了這個貪官,但是這種手段依然不能視為正統,相互陷害挖陷阱、亦或爭名逐利地爆料炒作,即使針對的是貪腐分子也依然不值得提倡和叫好。以輿論為主力的網路反腐不能成為替代制度反腐的力量,網路反腐自身有著諸多缺陷,只能作為制度反腐的一種輔助。

雷政富事件中,重慶市紀委為地方政府應對輿論危機樹立了一個榜樣,在對事件的時間把握、處理方式上都能夠讓輿論滿意,達到了一個“63小時”的新標準。

雷政富事件是近期網路監督中的一個典型案例,雖然之前相似案例頻發,但輿論對此事的跟蹤並沒有減弱,而是對整個社會現象和監督制度作了更密切的關注和更深入的思考。積累的經驗帶來了理性的思考,輿論在此次事件中有了更全面的表現。從一步步跟進事實,到一個個剖析現象,再到一層層的制度分析,在雷政富事件後,輿論完成了一次良好的自我進化。

雷政富
雷政富不雅視頻
觀點中國:網路反腐,只能救急不能救窮
新京報:官員不雅視頻調查結果拖不得
人民網:艷照門中也有需要保護的受害者
中國青年報:對雷政富們的長相該作何評論
環球時報:把網際網路舉報納入反腐系統
雷政富語錄: 人的快樂是多方面的,但是,最大的快樂莫過於身體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健康。常思貪慾之禍,常懷律己之心,常修為政之德。認真踐行八榮八恥,加強道德修養,保持清正廉潔,恪守廉政承諾,帶頭廉潔自律。對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的工作圈和生活圈進行監督,形成一個全天候的黨風廉政監督網。
重慶不雅視頻事件曝光記者: 鄭重答謝一下廣大網友。自披露重慶廳官雷政富涉嫌不雅視頻一事以來,感受到巨大壓力,也感激于大家的無限支援和關切。甚慰!老紀不懼打擊報復,但卻十分厭惡同室操戈!無所謂了,沒有什麼比貼進真相更能讓我興奮的事了!請大家繼續圍觀,稍後,會有更多關於此事的資訊陸續發佈。祝大家好。我還活著!
人民網記者廖洪輝: 一週來,在網路上鬧得沸沸颺颺的雷政富不雅視頻事件,重慶官方的反應頗為迅速,66個小時內,回應、核實、免職、立案調查,一系列動作乾脆利落,創造網路反腐的“重慶速度”,讓人看到反腐的新氣象。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副教授黎津平: 經重慶紀委證實,雖然不雅視頻主角極力否認,但其確為重慶市某區委書記雷政富,現其已被免職並立案調查。這是網路反腐又一重大勝利。我建議:以後網友每成功揪出一名貪官,相關紀委應在網上公開發貼,感謝網友,並對有重要功績的網友,授予榮譽稱號,予以物質獎勵。
作家亦忱: 網路是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的反腐利器。如今重慶紀委第一時間核實微網志曝料貪官涉嫌腐敗視頻,首開快速作出拿下涉嫌腐敗的貪官個案。不論此案是否因利益衝突設局要挾貪官,才導致雷政富被算計垮臺,畢竟蒼蠅不叮無縫的好蛋。但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若網路反腐走設局做套模式,註定會兩敗俱傷。
如何看待雷政富案中案?
第四十四期
浙江溫嶺虐童案
浙江溫嶺虐童案
第四十三期
十八大
十八大輿情
第四十二期
北京暴雪
北京暴雪應對
第四十一期
紅會去行政化
紅十字會去行政化
中國網觀點中國出品 | 責任編輯:張林 |電話:010-88828215 | 電子郵件:zhangl@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