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11期,總第32期 / 6月1日
掌握事實,掌握話語權
微網志去中心化的扁平式網狀結構,對傳統輿論環境下的各種話語權帶來了強烈的衝擊,帶著權力,資本,文化,國別,民族……等烙印的各色人等,都置身於同一個輿論場中進行交流,各種不確定信源的消息,小圈子的喃喃自語,無數人的自娛自樂,都促成了這個資訊時代的狂歡,但也稀釋了資訊的價值。無論多麼個性化的言論,多麼刺激眼球的聲音,多麼權威的觀點,在洶湧的意見表達裏,都是滄海一粟。
在這種PK中,究竟誰能笑到最後?
權力PK科學。擁有權力者自然擁有話語權,但如果權力者的言論偏離了事實,違背了常識,逾越了邊界,即使遮罩一切批評聲,權力者的公信力也會消磨殆盡,終有一天,它再也沒有機會濫用這種後天被賦予的權力。
資本PK尊嚴。資本的力量是可怕的,它能挑起爭議,也能彌合分歧。沒人願意與之為敵,甚至如果有機會,任何人都會甘心被其同化,成為其代言人甚至幫兇。在它面前,個體都會産生無力感,自覺地站到弱勢者的位置上,更別説當你處在一個“求”職者的位置上。
民意PK真相。民意通常被認為天生正義,但其實它也往往來自於社會情緒和偏見,基於現實中的貧富差距,充斥著仇富仇權等負面因素。而媒體往往充當著民意代言人的角色,匯集個體的話語權,與其他強勢群體的話語權對抗。但正如多數人暴力並非民主一樣,民意也並非絕對正義,人們已經習慣了民意的被鉗制與民聲的被忽視,所以它有變為“永遠的反對派”的趨勢。
全文
-
知名人士李開復:“節目頻頻鄙視求職者,傳遞負面職場文化。數月網民留言百萬,節目仍不認錯道歉。建議大家抵制。請認真投票,説不看就不看。” -
梅子笑:“在激烈競爭中《非你莫屬》顯然最大限度地妥協于市場原則,一再強調‘職場就是這樣’、‘幫年輕人成長’,這種辯解顯然是無力的。”
-
金庸先生的好友:“這有違金庸捐贈的初衷,金先生心裏應該不會高興。” -
王傳濤:“金庸捐贈的書舍變成高檔會所,消費的不僅僅是金庸,更是在消耗政府的公信力。杭州市政府,應該給金庸和公眾一個合理的交待和一份真誠的道歉。”
-
北京22中學初二學生言覃在學校遭老師辱罵:“你們家無權無勢無錢,你就是一個‘三無’人員,你隨時可以滾蛋!” -
譚浩俊:“蔡元培先生曾經説過,‘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 給他們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於人類文化上能盡一分子責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種特別器具,給抱有他種目的人去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