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食為媒,知己存海內
    作為一部國內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贏得了口碑和收視率,為全民奉上了一場視覺和飲食文化的饕餮盛宴。作為一部外宣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用東方文化的瑰麗,挑動了全世界的舌尖,以食為媒,讓“吃貨”知己遍存海內外。

事件概述

從5月14日開始,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CCTV1)晚間22:40的《魅力紀錄》欄目陸續播出大型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該片從播出之日起便引起了社會的一致好評和廣泛關注。 

《舌尖上的中國》為中央電視臺重點項目,共七集。主題圍繞中國人對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體人物故事串聯起中國各地美食生態。

5月22日,該片在播出最後一集《我們的田野》後完美收官。因為《舌尖上的中國》爆紅,微網志上興起了“舌尖上的母校”和“舌尖上的故鄉”話題,再次引起廣泛關注,網友紛紛曬出自己母校和家鄉的美食,引發了一場美食熱潮。

“舌尖”厚積薄發,引發連鎖效應

舌尖上的中國
媒體關注度趨勢圖

    《舌尖上的中國》5月14日開始播出,從趨勢圖可以看出,在播出的前四天,媒體關注度並不是很高。出現的新聞報道內容均是以“央視紀錄片”為著重點的《舌尖上的中國》的內容簡介。

5月18日,媒體報道量突增,幾家權威媒體的“影評”把《舌尖上的中國》推入媒體輿論視線,形成了第一次報道高潮。包括國際線上、新京報、鳳凰網在內的權威媒體發表評論,盛讚該片之所以如此吸引人,不僅在於高清錄影機拍下的各地美食,也不只因娓娓道來的精彩解説,更在於它所表達的對食物、對自然的敬畏,對傳統飲食文化的深刻挖掘和闡述。

5月21日,在經歷了週末輿論低潮以及節目週末未播出的情況之後,媒體關注度迅速上升。5月22日,該片播出最後一集,收穫好評如潮。網友戲稱央視把這麼好的片子放在半夜播出是在“報復社會”。

公眾在跟隨《舌尖上的中國》嘗遍南北美食的同時,更看重其背後的文化內涵。人民日報讚《舌尖上的中國》:真誠才能感動人。而由此片連鎖反應引爆的網購土特産熱潮、對故鄉和母校美食的回憶,更是為輿論發展推波助瀾。

感動他人,從讓自己落淚開始

《舌尖上的中國》在微網志中的傳播始於紀錄片製作者陳曉卿對此片的簡單推薦,並附上一幅宣傳海報,希望網友“今晚沒事都看看吧”,因為“不難看”。

節目播出不久,導演陳曉卿微網志轉發量急劇飆升,《舌尖上的中國》一躍登上新浪微網志熱門話題榜和熱搜榜的第一名,並且保持幾天的時間。截止到5月23日17時,有關於《舌尖上的中國》的微網志數超過275萬。

由於美食與人們生活密不可分,具有天然的廣泛性,並且傳播過程中融合了視頻、圖片和文字各種多媒體形式,因此《舌尖上的中國》迅速在微網志上形成話題。

隨著《舌尖上的中國》在央視熱播,微網志上延伸出現了“舌尖上的母校”這一話題。相關微網志迅速增長至45萬條,並且連續兩日佔據熱門話題第一的位置。“舌尖上的母校”出現在已經形成的強大輿論場之後,屬於《舌尖上的中國》的二次傳播和衍生産物。由於微網志的參與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校大學生和走出校門時間不長的畢業生,並且他們具有很高的傳播自覺性。恰逢畢業季到來,此話題更能勾起畢業生們對母校的懷舊情懷。因此,關於母校美食的話題能夠引起廣泛共識。

在自媒體中的自發傳播以及衍生的二次傳播,足以證明,《舌尖上的中國》引發了公眾強烈的情感共鳴。這種共鳴既有來自乾淨的畫面,文藝而又美好的食物,傳統而又獨特的做法所帶來的“味蕾”和視覺上的享受,同時也來自於人們在感受美食背後的人與事所散發出的中國韻味時,不自覺的流露出來的文化熱忱。

一部拿得出手的外宣紀錄片

陳曉卿對《舌尖上的中國》收視率表示很滿意:“平均收視率有0.5%,高於同時段的電視劇,最高一集的第4集達到了0.55%的收視率,這個水準已經和BBC的紀錄片差不多了。”良好的口碑帶動了收視率,其火爆程度甚至蓋過了電視劇。

在剛剛結束的戛納電視節上,《舌尖上的中國》作為中國參展紀錄片就已引起了業界關注。在海外的銷售成績,《舌尖上的中國》有望超《故宮》單價紀錄。

美食無國界,用食物來傳遞文化,是一次好的嘗試。作為一部承擔著外宣責任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能在國內國外都獲得驕人成績在於其用味道傳遞人生百態的樸實理念,以及真誠而不造作的態度,在情感上引起了國內外人士的共鳴。

外宣紀錄片既要有中國特色,又要易於被海外受眾接受,因此講好中國故事,就成為優秀外宣紀錄片必備的條件。由於在語言符號的編碼、思維邏輯的方式、宗教文化的傳承以及個人世界觀、價值觀等方面的不同,國內和國外的紀錄片在製作理念、表現手法上存在一定的差異。BBC和國家地理的紀錄片一直被視為紀錄片教材,我們在他們的語言中很少看到複雜的邏輯關係以及精緻的修辭,相反創作者們更偏好樸素和直白的表達。而早期的國內紀錄片偏重於運用氣勢磅薄的詞藻説教,以此來灌輸創作者的觀念。現代的紀錄片工作者開始重視觀眾的感受與認識能力,吸取國外紀錄片的優點,對於紀錄片外宣功能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在手法上,《舌尖上的中國》使用了國際紀錄片的基本創作習慣以及製作標準,更符合海外市場的要求。在內容上,《舌尖上的中國》對食物樸素細膩的描述,對人和食材的關係的微妙理解,真實生動地傳遞著中華文化。

用國際紀錄片的手段,來講好中國故事,把無國界的美食當做宣傳文化的媒介,正是《舌尖上的中國》作為外宣紀錄片成功的原因。

讓東方瑰麗,挑動全世界的舌尖

《舌尖上的中國》正是迎合了國情所向,給觀眾們帶來了一場“以食為天”的視覺盛宴,向觀眾,尤其是海外觀眾展示中國的日常飲食流變,千差萬別的飲食習慣和獨特的味覺審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層面的東方生活價值觀,讓觀眾從飲食文化的側面認識和理解傳統和變化著的中國。

作為一部國內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贏得了口碑和收視率,為全民奉上了一場視覺和飲食文化的饕餮盛宴。作為一部外宣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用東方文化的瑰麗,挑動了全世界的舌尖,以食為媒,讓“吃貨”知己遍存海內外。

 

《舌尖上的中國》熱播
觀點中國:自然之賜,挑動著誰的舌尖
華西都市報:“舌尖中國”不要任意拔高
紅網:普通人視角下的味覺審美
新京報:《舌尖上的中國》何以感動我們?
人民網:《舌尖上的中國》何以走紅
BTV夢遙: 看《舌尖上的中國》,今天是主食專題。老黃住自己蓋的窯洞,做手工黃饃饃。三天做七百個,騎車一個半小時去城裏賣,一塊錢一個。他説『今年58歲,我要好好幹。』農民伯伯不容易,我再也不浪費糧食了。
沈宏非: 作為參與該片的工作人員,當然特別開心。微網志上的評論我也看了一些,至於最動人的一句評語是什麼,具體記不清是哪一句了,但好像有一些人都提到過他們在被這個片子看饞了的同時也被看哭了──口水和淚水齊流,我覺得最動人的,莫過於這種無比奇特的生理現象了。
董克平: 《舌尖上的中國》聚焦在烹飪上的時間並不多,更多的畫面是在展現勞動者如何捕獵、採掘、加工、製作自然饋贈的食材,整個過程看上去充滿神秘氣息,夾雜著勞動者為生活、為生存而流下的汗與淚。以美食背後的製作工藝和生産過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鳴。
wlosing: 看《舌尖上的中國》時,總有一種感動的感覺。美食一直沒勾起我的興趣,反倒是那種平淡生活、相濡以沫讓我體會到,這也是一種幸福。
長安大魚: 剛補看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 主食的故事,真的好看。看完找來評論,很認同一句話“《舌尖上的中國》,不只是讓人看餓了,更能讓人看哭了。”那一雙雙製作美食的普通人粗糙的手;一張張嘗到美食滿布皺紋的笑臉;一句句“自然饋贈”的旁白;加上“催淚彈”似的配樂,稱其五味齊全,並不為過。
舌尖上的中國為什麼紅?
第二十六期

最美女教師
第二十五期

杭州房鬧
第二十四期

女商人變副縣長
第二十三期

工業明膠
中國網觀點中國出品 | 責任編輯:張林 |電話:010-88828215 | 電子郵件:zhangl@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