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的新發突發病原研究支撐計劃。利用好中國科學院 P4 實驗室、上海巴斯德所及國際巴斯德研究網路,在主要相關國家建立國家級科技合作研究中心,共同開展重要病原的研究,利用當地資源,科技先行,關注疫苗與藥物研發,推廣我國生物防媒(介)相關産品,建立監測檢測網點或監測合作中心,預警預測研究中心,建立大數據交換與快速共用合作機制,將我國的新發突發病原研究與防控體系整體前移。
緊密圍繞“一帶一路”建設需求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帶動國內外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聚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需求與我國相關優勢産能可對接的空間,從供給側切入,以滿足實際需求與解決實際問題為原則,確定重點領域,發揮中國科學院人才和智力優勢,以科技合作為先導,聯合國內行業協會及優勢産業龍頭企業,利用國際組織及國際基金會合作平臺,樹立起我先進研究、適用技術及優質産能的正面形象,共同提升産業科技創新能力;積極參與沿線國家制定相關産業標準,有效實現我國優質産能的向外投放和科技成果的轉換,並促進沿線國家和地區新興市場的快速發展。
構建“一帶一路”技術轉移機制和平臺,發揮中國科學院和我國企業的作用,並構建技術轉移中心。為了提升“一帶一路”合作項目的科技含量,實現科研成果有效轉化,建立為重點産業發展提供服務的“‘一帶一路’技術轉移轉讓中心”。以該“中心”為基點,按照“一帶一路”的推進方式,以點帶面,從線到片,將技術、資金與市場有機地結合起來,逐步形成開放包容、有序合作、依法轉讓、互利共用的區域技術合作新機制。“中心”將圍繞“一帶一路”倡議,做好相關技術、産品的輸入和輸出,産品資訊收集與對外推廣、産業智庫建設和科技與産業合作,為科研院所技術與優質産能“走出去”和“引進來”搭建雙向平臺、網路平臺。
首批啟動項目包括:
清潔水技術及水務合作計劃。“一帶一路”沿線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飲用水安全問題,是今後各國發展中必須解決的一個重大民生問題。解決上述水污染和飲用水安全問題需要機械、自控、藥劑、工程、金融、運營等多個産業的協力支撐,將提供上千億人民幣規模的巨大商機。該計劃以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培養高級水務人才為切入點,以科技合作為先導,選擇代表性國家進行針對性水務技術研發,並以官産研合作推進的形式,帶動院內技術及國內産業鏈走出去。幫助沿線國家(地區)解決重大民生問題,計劃將開展針對沿線國家(地區)的飲用水安全開發高效、可靠的水質凈化技術,包括除砷、除氟、除硬、海水淡化、雨水利用、地下水開發等技術與設備;針對工業園區及生活污水處理研發經濟高效的適用技術;同時,對缺水國家(地區)研發廢水再生利用技術;以我國北斗衛星為基礎,研發針對沿線國家的水資源管理系統,並選擇代表性國家進行技術與設備的示範應用。
生物科技促進與産業合作計劃。針對“一帶一路”國家(地區)對工業生物産品的巨大需求,及其生物産業薄弱、科技與産業人才短缺、基礎技術研發能力嚴重不足的現狀,聯合國內企業及相關行業協會,與“一帶一路”國家(地區)共同建設生物産業人才培養與實踐海外基地、海外聯合實驗室(研究中心)。結合當地生物資源及氣候條件,選擇與民生密切相關的功能性食品配料生産開展技術合作,如:食品添加劑類有機酸的生物發酵技術、功能微生物的低成本製備技術和生物發酵産品技術提升,帶動産業示範與輸出,實現技術加産能的共同輸出。
民族藥研發與産業化合作計劃。我國民族藥的標準化、現代化和産業化發展已達世界先進水準,利用我們已有的研究基礎結合“一帶一路”國家(地區)在民族藥的研究積累和特色,利用中國科學院海外科教基地,啟動“一帶一路”民族藥研發與産業化合作計劃,整合中國科學院在全國的藥物研發力量,利用與國內制藥企業的高效合作,形成民族藥研發、産業化、海外推廣的創新模式。與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合作,探索推動中國科學院低成本醫藥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