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行動
在充分發揮已有的中國科學院海外科教基地、中國科學院-發展中國家科學院卓越中心、中國科學院國際人才計劃的作用基礎之上,擬開展以下重點工作。
創新合作形式,建立合作機制,從機構層面上推進“一帶一路”的國際科技合作
構建“一帶一路”國立科學院及科研機構戰略聯盟,形成“一帶一路”長效合作機制和推動機制,形成國際組織。在該框架下,形成不同重點學科領域的科學家聯盟,主要為我國及沿線各國(地區)研究“一帶一路”發展開展科研合作、提供科技戰略建議,共同推進“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以科學目標為導向,組織“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研究計劃
發揮中國科學院科研和技術優勢,加強在“生物醫藥、疾病與健康、生物技術、水處理技術、清潔能源技術、災害防控、氣候變化及水資源和環境生態保護等重點領域的整合,以科學目標為導向,組織重大國際科學研究計劃。
首批啟動的項目有:
氣候變化研究及觀測計劃。以攜手構建合作共贏、公平合理的氣候變化治理機制為目標,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建立“氣候變化研究網路”,為網路涵蓋的國家(地區)應對和適應氣候變化的戰略計劃實施提供科技支撐和保障。建設“一帶一路”區域協同觀測研究網路,建立星地數據整合的多參量區域數據庫。對“一帶一路”開發的氣候和環境效應開展風險預估研究。以大氣科學前沿問題為目標,開展“絲綢之路”型大氣遙相關觀測試驗,蒙古國高原沙塵源區大氣邊界層與起沙通量觀測試驗,印度特大城市大氣污染觀測和源解析,暖池對東南亞天氣氣候影響觀測試驗,孟加拉灣海氣相互作用觀測實驗等合作項目。對極端天氣事件進行研究,並定期出版《“一帶一路”國家(地區)氣候變化影響評估報告》。
“一帶一路”災害風險與綜合減災國際研究計劃。保障“一帶一路”重大工程安全迫切需要,了解“一帶一路”災害形成條件與機理,科學預測災害風險,採取有效措施預防災害和減少損失。聯合沿線有關國家(地區)開展“一帶一路”災害風險與綜合減災研究,包括“一帶一路”孕災環境背景調查與數據庫建設;開展自然災害發展趨勢和風險預測;研發重大工程災害風險防控關鍵技術(含災害的監測、預警、預防、治理理論與技術);建立多國協調的巨災風險防控資訊共用與減災聯動機制;研究重大工程地緣風險預測與防控策略。
“泛第三極與‘一帶一路’協調發展”國際計劃。研究氣候變暖背景下泛第三極地區季風和西風的時空變化規律與環境響應,揭示氣候變化對水資源和生態系統資源的影響,闡明環境災害的發生規律,提出協同應對“一帶一路”資源環境問題的系統方案。該計劃將建立季風變化影響主導的南北縱斷面和西風變化影響主導的東西橫斷面(簡稱“縱橫斷面”)觀測研究體系和泛第三極資源環境數據庫;定期發佈泛第三極地區環境變化科學評估報告,持續産出有重大國際影響的科研成果,引領國際泛第三極資源環境前沿問題研究;為國家制定“一帶一路”倡議和相關政策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