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能管理好有近8000萬黨員的大黨

不斷優化黨的執政方式

黨執政的某個時期,“黨即政府的現象咄咄逼人地威脅著黨政分開的原則……從形式上説,國家與黨的組織和職能上的區別仍然存在;但在實際上,兩者卻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115 當20世紀70年代國內外壓力促使中國走上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從僵化保守封閉向改革開放轉變的道路時,黨必須順應時勢實現從革命黨向執政黨的轉變。為此,中國共産黨著力改變執政方式,提出了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新思想,提出黨的領導主要是思想領導、政治領導和組織領導,主要是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

黨政關係正在從以前的黨政不分、以黨代政,逐漸向黨政關係規範化、制度化層面轉變。在中國這樣的國度,離開共産黨的領導顯然不現實。但黨如果角色越位陷於管理國家和社會的繁雜事務,勢必會阻礙政府的發展。中國共産黨開始把自己的意志和政策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履行法定程式,然後由政府執行。每年一度的政府工作報告和政府的施政綱領事先都經過黨的批准。2010年10月舉行的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這個規劃中國未來五年發展方案的建議是黨向實施該規劃的政府提出的。黨委決策、政府執行是目前黨政關係的結構化定位,但通過一系列的規定,黨政在具體的職能劃分上開始有了明顯邊界,黨不再包辦政府行政事務。

執政後,中國共産黨在全國各地建起了人民代表大會,以代表人民行使自己當家做主的權力。通過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按照法定的程式,中國共産黨把自己的意志和政策上升為法律。在毛澤東時代,中國共産黨主要是靠發紅頭文件和制定政策來管理國家和社會,很長時間人民代表大會沒開過會。改革開放以來,人民代表大會的作用開始日益增強,每次全國人代會都能如期召開。變化最大的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和省級人大常委會開始擁有了立法權。擔任人大常委或主任的多是共産黨的高級官員,在黨內也有較強的影響力。近來,人大在立法、重大決策、重大人事任免上發揮的作用日益增強。國外有的媒體依然在説人民代表大會只是“橡皮圖章”,發揮不了多少作用,他們顯然是沒有了解到這些年來中國政治版圖的新變化。

如前所述,中國實行的政黨制度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幾十年來,中國共産黨不斷改善與各民主黨派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關係。在每年召開的政治協商會議上,政協委員也可以提出各種建議、議案,提供決策參考。政協已經成為共産黨和各民主黨派及無黨派人士合作共事、共同協商的一個場所。每年的人代會和政協會已經成為全中國關注的大事件,也是中國共産黨聽取意見、完善政策的平臺。

在思想領導方面,中國共産黨非常注重輿論引導和意識形態宣傳。中國共産黨設立了專門的宣傳部門負責意識形態領域的事務。這是黨的優良傳統,儘管這一傳統面臨著很多挑戰。中國共産黨認為,蘇聯之所以解體,在一定程度上和蘇聯共産黨放棄了宣傳輿論陣地有很大關係。在中國共産黨的安排下,從上小學開始中國人就會感受到政治教化的力量,直到大學還開設黨的指導思想等政治理論課程。同時,中國共産黨還通過平面媒體、立體媒體及網路媒體等各種媒體,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傳達黨的信念理想、聲音。

中國共産黨還通過嚴密的精英錄取機制,掌控著國家政治機器。對於幹部的選拔任用,黨一直堅持德才兼備的原則,重視選拔優秀人才。毛澤東認為幹部要又紅又專。鄧小平則針對黨的幹部老齡化、學歷低的現象,提出幹部要“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江澤民延續了傳統。在重申幹部選拔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注重實績的原則基礎上,最近胡錦濤又提出要建立符合科學發展觀的幹部考核評價制度。

來源:《歷史的軌跡——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新世界出版社出版

 

   上一頁   1   2   3   4   5  


責任編輯: 穆峰
[我要糾錯] [推薦] [收藏] [列印] [ ] [關閉]
留言須知 版權與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