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能管理好有近8000萬黨員的大黨

注重黨的思想理論建設

注重對黨員幹部進行思想引導和理論思維的訓練,隨著時代的變化積極進行思想上的調適和理論創新,是中國共産黨的突出特點。

中國共産黨信奉的理論來自歐洲的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著作。中國共産黨人認為這些理論契合中國實際,能夠幫助中國走出受外國欺淩的境地。但中國四億人的文化水準很低,絕大多數都是農民。中國共産黨要發展壯大,取得執政地位,必須在農民中間紮根發芽。針對軍隊和幹部多數出身於農民的情況,毛澤東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強調黨員不但要在組織上入黨,而且要在思想上入黨,要經常注意用無産階級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種非無産階級思想。

不僅如此,中國共産黨還把來自外國、深奧難懂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轉化為百姓能接受能理解的具有中國特點的話。起初,中國共産黨照抄照搬蘇聯經驗來管黨,遭遇很多失敗,隊伍受到很大損失。針對那些僵化地對待馬克思主義和蘇聯經驗的現象,毛澤東率先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命題。延安的幾所黨的學校按照毛澤東的想法培訓了成千上萬名學生,讓他們學會在革命的實踐中靈活運用馬克思主義。後來,中國共産黨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稱之為毛澤東思想。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通過對高級幹部的集中教育,毛澤東思想為全黨所接受。毛澤東思想被尊為黨的指導思想,至今依然列在黨的章程裏。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鄧小平成為黨的領導核心,他對中國如何走自己的路提出了一系列觀點。中國共産黨將其概括為鄧小平理論,這一理論幫助黨擺脫“文化大革命”以前的老一套做法,向世界打開了中國的大門,改革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使中國迅速發展起來。鄧小平的繼任者江澤民在1993年時發動全黨學習鄧小平的著作,並表示要高舉鄧小平理論旗幟。鄧小平在去世前曾經提醒江澤民,“這個黨該抓了,再不抓就不行了”。江澤民出任總書記後,格外重視黨的建設。針對黨的隊伍中存在的戰鬥力下降、腐敗嚴重、脫離群眾傾向突出等問題,江澤民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要求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産力的發展要求、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伴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水準、低效益”為特點的發展方式不僅嚴重影響了生態環境,還制約著發展的可持續性。針對上述問題,胡錦濤總書記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這一重大戰略思想,指出發展是第一要義,發展要全面、協調和可持續,要堅持以人為本,方法上要堅持統籌兼顧。為統一黨員思想,中國共産黨發起了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活動,時間長達一年半。要求黨員集中學習研究這一新思想,並將學習和貫徹落實成果與幹部考核聯繫起來。

為了讓黨員幹部認同黨的理論創新成果,中國共産黨從上到下建立了很多幹部教育培訓基地,包括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浦東幹部學院、井岡山幹部學院、延安幹部學院等。其中,坐落在北京西郊的中央黨校是培養中高級幹部的主渠道。這些培訓基地的主要任務是提高黨員幹部的思想理論水準和處理黨務政務問題的領導能力,促使他們成為具有堅定信仰兼具戰略思維和世界眼光的政治家。黨還在省、市、縣三級設立黨校和行政學院,培訓不同層次的黨員幹部。這樣的培訓機構有幾千家之多。絕大多數黨員領導幹部都曾到這些地方學習受訓,這是對黨員進行理論武裝的一個重要渠道。

中國共産黨還投入很大精力,努力把黨的指導思想大眾化。如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把教育界的精英集中起來,編寫高校教材,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黨的宣傳部門還定期編寫通俗讀物,拍攝反映黨的歷史、執政歷程和領導改革開放成就的電視片,並且把在高等教育領域從事相關教學的教師集中起來進行培訓。目的是讓更多的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一代來了解和接受黨的理論。面對國內外的各種思潮,中國共産黨強調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來指引中國前進。在黨的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胡錦濤代表中共中央提出了新的理論概括,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隨後,黨把介紹和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讀本發放到黨員手裏,要求他們認真學習。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責任編輯: 穆峰
[我要糾錯] [推薦] [收藏] [列印] [ ] [關閉]
留言須知 版權與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