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能管理好有近8000萬黨員的大黨

90年前的1921年7月,一群知識分子在上海的一座石庫門房子裏召開了秘密會議。它就是中國共産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次會議標誌著中國共産黨的誕生。參會人員代表著全國50多名黨員。90年過去了,這支隊伍從50多人發展到近8000萬人,相當於一個中等國家全國人口的數量,成為名副其實的超大型政黨。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古老的中國煥發了青春,成為GDP總量居世界第二、外匯儲備居世界第一的經濟體。中國共産黨究竟有什麼魔法,能夠管理好為數眾多的黨員,使之成為建設事業中的先鋒隊,並帶領中國人民在現代化建設道路上不斷前進呢?

在有人群的地方建立和發展組織

中國共産黨剛剛成立時,還不懂得如何與強大的敵對勢力作鬥爭。不過善於學習的中國共産黨很快找到了發展壯大的路徑,與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合作,發展自己的組織和工農運動。1925年,孫中山不幸病逝。國民黨內的仇共分子掌握大權後,兩黨的蜜月期很快結束,很多共産黨員被殺害,黨組織也遭到破壞。在城市起義失利後,共産黨轉戰農村、山區。有的外國觀察家指出,中國共産黨的發展既不同於它的蘇聯導師,也不同於歐洲的各馬克思主義政黨。它的特徵“主要源自它所遵循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獨特道路”。

血的教訓讓中國共産黨認識到必須有自己的武裝。但如何組建和管理好軍隊,則是一道難題。毛澤東在1927年9月的一個晚上作出了影響黨及其軍隊至今的一個決定:“黨指揮槍”,黨的基層組織即黨支部“要建在連上”。毛澤東認為這是管好軍隊、壯大黨的隊伍的重要途徑。經過激烈爭論,毛澤東的決定為全黨所接受,此後軍隊基層開始有了黨的活動。每支部隊裏都活躍著黨員的身影,有的負責指揮打仗,有的是衝鋒陷陣的戰士,有的則是負責做思想工作的政治工作者。鄧小平就曾經做過軍隊的思想政治工作。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提升了軍隊的戰鬥力。黨員從50多名發展到500萬名時,共産黨取得了執政中國的地位。一位美國學者説:“共産黨統一那個國家的能力使我感到驚訝……回想所有我曾經聽到過的關於中國的事情,我總想起缺乏政治組織……現在有了更強的組織紀律……共産黨看來正在使中國發生變化。”

黨把軍隊的黨建經驗移植擴大到自己佔領的區域,在地方上也建立起嚴密的組織。後來共産黨章程規定,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團體、社會仲介組織、人民解放軍連隊和其他基層單位,凡是有三名以上黨員的,都應當成立黨的基層組織。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鬥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截至2009年底,中國共産黨的基層組織達到370多萬個。正是通過無處不在的基層組織,以組織化的形式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黨實現了對國家和社會的有效組織。

勢力強大、裝備優良的國民黨之所以失去在大陸的統治權,在很大程度上和它的組織沒有如此嚴密和缺乏戰鬥力有關。在國民黨統治之前的中國廣大農村根本沒有執政力量的正式組織,基本是靠士紳和地主來負責管理,國民黨也基本上延續了這一傳統。善於組織動員的中國共産黨則把觸角延展至農村、工廠等的廣大基層人群。

針對目前黨的基層組織存在的問題,中國共産黨嘗試建立全國黨員資訊庫,以加強對基層黨員的動態管理。在城市的眾多社區和廣大鄉村也加大了建設力度,提出到2010年底基本完成村級組織活動場所、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端教育網路一體化的建設任務。為更好地管理數目眾多的黨員,黨正在全國推行“網格化”管理。所謂“網格化”管理,是指在黨組織設置和黨建工作責任上,按照“分級、分類、分工”的原則,採取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方式,將所有區域劃分成一個個網格,把農村、企業、社區、機關、事業單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黨組織和黨員、群眾、黨建資源全部納入網格進行管理,通過網格之間的互聯互動,構建區域化黨建工作新格局,實現黨組織和黨的工作縱到底、橫到邊、全覆蓋。黨員必須服從黨組織的決定,聽從黨的召喚,並定期向黨組織上交思想彙報,以使黨的上級組織能了解基層的資訊和掌控基層黨員的思想動態。這也是很多國外的政黨或執政黨所不具有的。有的外國人不理解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辦好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這樣的世界級活動,能戰勝特大自然災害並迅速重建災區。實際上這和中國共産黨的嚴密組織和組織內在的動員力不無關係。

1   2   3   4   5   下一頁  


責任編輯: 穆峰
[我要糾錯] [推薦] [收藏] [列印] [ ] [關閉]
留言須知 版權與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