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病六經辨治新解:將大腦按六經劃分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4-11-13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新的窗口

讓我們看到了什麼樣的風景

按照胡希恕所言:表、裏、半表半裏三個病位,是指病邪反應的病位,不是指病變所在的病位。雖病變在裏,但病邪集中反應于表位,則稱之為表證。反之,病雖在表,但病邪集中反應于裏,則稱之為裏證。筆者認為此為變,如言其常,則還是病變本身處産生的症狀為常見。

如可以將病變本身處産生的症狀稱做本證,那麼臨床上本證應該是常見證。如此一來,也就可以將中風病腦實質受損産生的偏癱歸於少陽病的表現之一了。由此也就帶來了從六經辨識中風病理念上的變革。既然中風偏癱隸屬少陽病,臨證用柴胡類方治療該病也就順理成章,胡希恕治療中風等腦病多用大柴胡湯也就不足為奇了。

中風病梗塞病灶較小或出血量較少者,是否多從少陽論治?梗塞病灶較大或者出血量較大,腦水腫明顯,影像學表現有中線結構移位,因對腦室內腦脊液迴圈影響明顯,也即對裏的影響明顯,是否多從少陽陽明合病論治?出現腦積水的病人,是否是太陰不足,裏虛寒明顯,痰濕水飲內停?

讓我們再以新的視角看一看下面這段話:“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于腑,即不識人;邪入于臟,舌即難言,口吐涎”,它描述了中風病四個由淺入深的不同發病層次及由輕至重的不同臨床表現。

筆者認為:這段描述提示中風病位可內可外,應該是在半表半裏即少陽或厥陰病的基礎上,影響到表裏不同部位並出現相應形證。在絡,肌膚不仁,也即麻木,可視為太陽少陽合病。在經,即重不勝,以現代語言描述,即肢體不能克服自身重力或外加阻力,也就是偏癱,可視為半表半裏。

邪在腑即不識人,也就是意識障礙,出現譫語、意識模糊、嗜睡、昏睡等表現,雖還能有言語功能,但已喪失了正常辨別能力,類似于出現了在裏的陽證;入臟時舌即難言,在意識障礙的基礎上加重了,也即進入昏迷階段,病屬太陰。口吐涎,為裏虛寒,痰飲內停外溢的表現。

這些並非空想的新理念,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口,讓我們看清了中風病的六經定位,進而在新的層面上利用六經八綱、方證辨識體系治療中風病提供了新的可能。

基於新思路的中風病治療

中風偏癱是少陽病或厥陰病本證,柴胡類方是治療中風病主方。

如上所述,偏癱是腦實質病變所産生的症狀,從六經劃分隸屬半表半裏的病變。如以半表半裏本部所産生的病變稱之為本證,那麼中風偏癱也就是少陽病或厥陰病的本證。柴胡類方也就是治療中風病的常用方。如小柴胡湯、大柴胡湯、柴胡桂枝幹薑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柴胡加芒硝湯等。此外,腎氣丸中有性寒涼的生地、澤瀉、丹皮,又有性溫熱的附子、桂枝、山茱萸、山藥,為寒熱並用,當屬治療寒熱錯雜厥陰病用方,故腎氣丸也是治療中風病的主方。

中風病六經合病並病常見組合與治療。

中風偏癱,即重不勝,屬半表裏病的本證,也即少陽病或厥陰病的本證。如腦實質的病變影響到腦外部的血管神經,出現頭痛,或者影響到腦膜,出現頸項強直或強痛,則屬太陽少陽合病。肌膚麻木者,也屬此合病範疇。治用柴胡桂枝湯或葛根湯、桂枝加葛根湯、大青龍湯合柴胡類方。

如腦實質病變水腫明顯,影響到腦室系統,壓力增大,出現譫語、神昏、躁動等,則為少陽陽明合病,用大柴胡湯、安宮牛黃丸之類治療。

如腦脊液壓力高到一定程度,出現腦疝,病情也就由實轉虛,也就是常説的由閉轉脫,病至太陰,表現為裏虛寒證,也就需回陽救逆,急服四逆輩。這些均應屬中風病六經辨治常見合病並病的方式及治療。

 

責任編輯: 劉璟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