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病六經辨治新解:將大腦按六經劃分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4-11-13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風痰瘀血,痹阻脈絡
症狀表現為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言謇或不語,偏身麻木,頭暈目眩。舌質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膩,脈弦滑。治宜活血化瘀,化痰通絡。選方為化痰通絡湯,藥物組成有半夏、茯苓、白術、膽南星、天竺黃、天麻、香附、丹參、大黃。
解析: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言謇或不語,偏身麻木,均為中風病的表現,是將該病從中風病論治的依據,對辨病有益,但對辨證而言無特異性。
頭暈目眩,是該型列出的唯一主症,但也缺乏特異性,或許僅僅體現了一點風邪為病“動”的特徵。舌質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膩,脈弦滑,這些舌脈的客觀表現就是辨證其為痰濁瘀血痹阻脈絡的依據。因舌脈象的判定在不同醫生間存在觀測性偏倚,故對本型判定的準確性會産生一些影響。
從整個症狀表現看,該型並無明顯熱象,甚至有陽氣不足的跡象,因為舌淡,再加上有苔膩脈滑,應考慮有陽虛中氣不足,痰濁內阻的存在。
再看一看化痰通絡湯,教材的配伍分析稱膽南星、天竺黃清化痰熱,大黃通腑瀉熱涼血,活血化瘀還用性涼的丹參。治療一個並無熱象甚至有陽虛跡象的證候,卻用性偏寒涼的方劑,實屬不妥。
肝陽暴亢,風火上擾
症狀表現為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強言謇或不語,或口舌歪斜,眩暈頭痛,面紅目赤,口苦咽幹,心煩易怒,尿赤便幹。舌質紅或紅絳,舌苔薄黃,脈弦有力……
解析:該型表現除有中風主證外,尚有眩暈頭痛、面紅目赤、口苦咽幹、心煩易怒、尿赤便幹、舌質紅或紅絳、舌苔薄黃、脈弦有力這些可用於辨別證候屬性的表現。中風病情急重,已到肝陽暴亢、風火上擾的境地。
上述陽亢火熱的一系列表現中,導致面紅、心煩、口苦咽幹、便幹者除肝陽證外,尚有心胃膽火熱的存在,因五臟相關,臟腑經絡相連,肝陽如此暴亢,幾成燎原之勢,不影響其他臟腑是難以理解的。
天麻鉤藤飲出自《雜病證治新義》,治療肝厥頭痛、暈眩、失眠諸症。方中平肝之力尚可,但有杜仲、桑寄生這些溫補之品,對火熱重證不宜。更重要的是方中清熱僅有黃芩、山梔,對幾近五臟俱焚的內熱證而言,有病重藥輕之嫌。此時治療,清下是重要的治法,具此作用的方藥才是較好的選擇。
氣虛血瘀
症狀表現為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言謇或不語,偏身麻木,面色白光白,氣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腫脹,舌質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膩,脈沉細、細緩或細弦……
解析:該型表現除中風病主證外,面色白光白、氣短乏力、自汗,氣虛表現明顯,處以補陽還五湯應屬對證。但尚有口角流涎、心悸便溏、手足腫脹,中氣不足,痰飲內停明顯,僅以補陽還五湯治之則力所不及,應輔以溫化痰飲之品才能達到方證對應。
責任編輯: 劉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