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陜西旬陽:鄉村振興的“棗動力”

發佈時間: 2024-02-02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村月 | 責任編輯: 葛蕾

旬陽市有“中國拐棗之鄉”的美譽,全市拐棗種植面積達40萬畝。漫山遍野的拐棗樹成為了旬陽市的搖錢樹。這裡的每一棵拐棗,都承載著旬陽市高品質發展的美好願景,小小的拐棗鋪就了旬陽市高品質發展的轉型之路,鋪就了鄉村振興的共富之路。

一、旬陽文化的“棗動力”

拐棗的長壽文化基因

拐棗在旬陽縣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拐棗是秦嶺地理文化的一個重要符號。在我國,關於拐棗的最早記錄是《詩經·小雅》中“南山有枸”的詩句,據《辭源》解釋:“枸即枳椇,南山謂之秦嶺”。旬陽之所以成為拐棗的重要産地,也是因為其地處秦嶺南麓,得益於秦嶺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

拐棗,蘊含著深厚的長壽文化。歷史記載,秦始皇在天下遍求長生之法,派出的方士來到“洵關”(今旬陽一帶)發現很多百歲老人,問老人何以長壽,答曰:食用一種叫“枸”的山果。方士如獲至寶,把旬關之枸(拐棗)獻給秦始皇,秦始皇品嘗後賜名萬壽果。到了三國時代,長年征戰的曹操患上了嚴重的風濕關節痛,神醫華佗用拐棗酒治好了曹操的病痛,為了長期喝到拐棗酒,曹操命西城郡(今旬陽)太守在秦巴腹地大興拐棗,從此,拐棗釀酒技法流傳下來。如今,旬陽這片土地上,百年以上的拐棗樹還有上百棵,其中位於白柳鎮的“拐棗王”,已被列入旬陽古樹保護名錄。

拐棗的酒文化基因

拐棗,蘊含著深厚的酒文化。拐棗的種類包含紅拐棗、綠拐棗、胖娃娃、白拐棗、瘦拐棗,關於拐棗最早的文字記錄見於《唐本草》,刊行于1590年的李時珍《本草綱目》説它“味甘、性平、無毒”,“其枝、葉,止嘔逆,解酒毒,辟蟲毒”。枳椇子是拐棗最早的名稱,我們的祖先很早就發現了其借酒功能。陸璣《疏義》雲:“……昔有南人修舍用此木,誤落一片入酒甕中,酒化為水也”。《本草衍義補遺》中記有:“一男子年三十余,因飲酒發熱,又兼房勞虛乏……必須雞距子解其毒,遂煎藥中加而服之,乃愈”。“千杯不醉枳椇子”的説法從此在民間廣為流傳。既能釀酒,也能解酒,這就是拐棗的酒文化。科學化驗數據證明,拐棗富含18種人體必須的氨基酸,和鐵、磷、鈣、銅等微量元素和一些生物鹼,其中,最重要的指標“糖”的含量比其他地區高2-3個百分點,是釀酒、制醋、制糖和入藥的上好原料。更加與眾不同的是,旬陽地處中國最大的富硒帶,拐棗天然富硒,養生功效更加明顯。

拐棗的生態文化基因

旬陽拐棗是旬陽市第一個取得地理標誌認證的農産品,也是第一個受到國家保護的地方特産,保護範圍覆蓋旬陽21個鎮305個行政村,區域保護面積13.1萬畝。

拐棗也是旬陽的一張生態名片,經歷了從生態工程到富民工程的昇華過程。這些年來,旬陽市依託退耕還林工程發展拐棗産業,推動了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把退耕還林項目向重點貧困村、貧困戶傾斜,幫助貧困村、貧困戶把退耕還林項目建成長效脫貧産業。在新一輪退耕還林中,旬陽市累計退耕還拐棗5.92萬畝,佔退耕計劃的75%。如今,退耕還林的生態工程變成了富民工程。

拐棗的生態價值體現在改善環境的功能上,拐棗是一種生長很快的植物,屬於一種速生樹種,常被用來搞綠化,樹木高大,枝條開闊,葉片繁茂,在改善生態環境方面,具有很高的價值。

拐棗的生態價值還體現在生態功能與經濟功能的轉化方面。旬陽市白柳鎮佛洞村,聳立著一棵千年樹齡的拐棗樹王,相傳這棵拐棗樹是先秦時期所種。村上還成立了志願者服務隊,定期對古樹周邊環境衛生進行清理。村民保護古樹的生態意識,樹立了生態保護的典範。


二、旬陽農業的“棗動力”

首位産業打造模式

旬陽縣農村雖然一直保留著種植拐棗的傳統,但僅限于農戶自家釀製拐棗酒,無法形成産業。

2012年7月16日,縣委縣政府出臺《關於大力發展山林經濟的意見》,拉開了拐棗産業化發展的序幕。緊接著,2015年5月2日,中央七套鄉村大世界欄目組來旬綵排製作《山水旬陽》,向全國人民宣傳推介旬陽拐棗。2015年8月13日,縣政府召開專題辦公會議,研究旬陽拐棗産業深度開發工作。

為把拐棗培育成特色主導産業,旬陽市委、市政府專門制定了拐棗産業基地建設獎補辦法,對從事拐棗種植的産業大鎮、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産業大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給予獎補。退耕農戶除享受國家退耕還林政策補助外,市裏免費提供苗木、肥料,對管護達標的,每年每畝拐棗補助100元管護費,連補3年。

為了推動拐棗産業快速發展,縣財政每年籌資1000萬元拐棗專項扶持資金,出臺《關於大力發展拐棗産業的意見》《關於印發拐棗産業基地獎補暫行辦法》《貧困村貧困戶産業扶貧獎補辦法》等。旬陽縣農林科技局也整合退耕還林、涉林項目向貧困村傾斜,種苗、化肥、農膜免費供應,為拐棗産業提供資金支援。

2016年10月21日,縣委縣政府召開拐棗産業深度開發辦公會,重點就産業發展、資金籌措、環境保障等事項進行專題研究,明確了今後將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引,以龍頭企業培育為帶動,以基地建設為依託,以科技研發為核心,走一二三産融合發展之路,協同推動基地規範化、市場品牌化、産品系列化“三化同步”,改造提升傳統,推進精深加工,分類建好産品、商品、旅遊紀念品和功能食品(藥品),大力開拓市場,創建世界品牌。要分類建好産品、商品、旅遊紀念品、功能食品(藥品);把拐棗産業建成工農互動、轉型升級的支柱産業,鞏固脫貧成果、持續增收的長效産業,區域特色鮮明的優勢産業。

2023年1月,旬陽市委市政府正式出臺了《關於加快拐棗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決定》,進一步明確把拐棗作為旬陽富民強市的戰略産業、鄉村振興的農業首位産業來抓。

從2012年到2023年,經過十一年的不懈奮鬥,旬陽拐棗的産業主導地位不斷提升,産業動能不斷增強,産業聯動效應不斷放大,形成了旬陽拐棗獨具特色的首位産業打造模式。

一體化産業鏈融合模式

旬陽拐棗的發展壯大得益於産業鏈的一體化、協同化。無論是傳統的家庭種植,還是現代的規模化種植,旬陽人一直致力於打造拐棗産業鏈條。

旬陽市把拐棗(別名,枳椇子)作為富民強市的戰略産業、鄉村振興的農業首位産業進行重點培育,構建了“建基地、強龍頭、打品牌、促研發”的“産研銷”一體化的産業鏈發展模式,實現了拐棗産業就地加工、銷售增值,讓拐棗産業成為了鄉村振興的主導産業。

在大健康産業鏈上,以拐棗為原料,形成了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在食品産業鏈上,以拐棗為原料,形成了拐棗醋、拐棗酒、拐棗飲料等食品深加工企業,這些企業之間互聯共用、延鏈補鏈,形成了旬陽拐棗食品産業集群,實現拐棗的加工轉化率為100%。

富硒産業集群發展模式

旬陽拐棗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富硒。這是旬陽拐棗産業多年發展的寶貴經驗。這些年來,旬陽市依託拐棗形成了一二三産深度融合的發展格局,建成了國內最大的富硒拐棗産業集群,為實施鄉村振興築基賦能。

目前,旬陽市已建成太極緣、金茂生態、天正釀造、康健生物等拐棗加工企業7家,生産拐棗飲料、拐棗酒、拐棗醋、拐棗汁、醒酒護肝系列等20多種産品,實現年銷售産值6000萬元以上。形成了功能性食品、飲品、保健品、美容産品、藥品等系列産品,並且這些産品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富硒。

在旬陽段家河鎮,全鎮發展拐棗2.1萬畝,構建了拐棗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産業鏈,形成了群眾自發種植、大戶承包經營、園區建設共贏的發展勢頭,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

地理標誌産品的國際化模式

旬陽拐棗的做大做強,樹立了地理標誌産品的國際化典範。2016年,旬陽拐棗順利通過了農産品地理標誌登記專家評審,准予登記,並頒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産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劃定的地域保護範圍為全縣21個鎮305個行政村。從此,旬陽拐棗就成為了“國字號”。

2019年,旬陽市金寨鎮譚家院社區電商站點創造了一個小小的銷售奇跡,通過電商平臺,該站點把從當地農戶手中收購來的15萬斤鮮拐棗銷往了全國各地。該電商站點負責人梅偉決定,要把拐棗“賣到全國、賣出國門”。

像梅偉這樣的電商達人,在旬陽還有很多,他們通過電商平臺銷售拐棗,同時,還建設冷庫等設施,確保“四季有果”,為拐棗走出國門做好了供應鏈準備。

還有旬陽市易鑫和生態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朱忠國。目前,他已經把拐棗推向南韓、日本、印度等國際市場。之所以能夠打開國際市場,得益於他對拐棗的烘焙加工。這一加工技術使得拐棗能夠適應國際運輸,快速走出了國門。

標準化、規模化、高效化發展模式

2023年旬陽市主要在段家河鎮文雅村和彌陀寺村實施《旬陽拐棗高産管理技術示範推廣項目》,示範推廣項目主要是對拐棗園進行標準化管理,通過對拐棗園進行修剪、施肥、病蟲害防治等措施,提升拐棗的産量與品質。

在城關鎮晏坪村、紅軍鎮紅軍村、小河鎮兩河關村、神河鎮王義溝社區同樣開展了拐棗提質增效工作,推動拐棗産業標準化、規模化發展。目前共調運肥料200噸,石灰8噸,對5000畝拐棗園進行集中施肥、刷白管護。為了加強標準化作業,逐村開展技術培訓指導,在培訓中技術人員向農戶詳細介紹施肥、修剪、病蟲害防治的技術要領,以及修剪後期管理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2023年,共集中培訓了52場次,分戶指導60余戶,培訓2500余人次,併發放《拐棗標準綜合體》等各種技術資料3000余份。年底前還計劃安裝太陽能滅蟲燈300個,配套器具300套,肥料500噸、石灰30噸,對全市拐棗重點村進行管護。

通過大範圍的技術培訓和物資投入,旬陽市拐棗産業管理逐步步入規範化、標準化,使拐棗産業由規模化走向高效化,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築基賦能。

三、旬陽農民的“棗動力”

小小拐棗,促進農民增收

農民增收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目標。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增收。拐棗,在農民增收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以前拐棗兩塊錢一堆,如今每畝收入竟然上萬元,這一切離不開市委市政府在拐棗産業鏈上的持續發力。

旬陽市通過在“産業生態化、生態産業化”上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堅持深耕拐棗産業,目前全市拐棗種植面積達40萬畝,建成萬畝鎮21個、千畝村30個,2022年拐棗産量10.5萬噸、佔全國拐棗總産量的80%以上,促進7.3萬農戶穩定增收。預計旬陽市拐棗基地全部進入盛産期後,拐棗總産量可達30萬噸,産值可達10億元,僅此一項可增加當地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3000元,成為農民持續增收的致富産業。

針對貧困戶缺勞力、缺資金、缺技術等問題,各級政府和鄉村組織引導貧困戶依法自願有償流轉土地經營權,積極探索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和農戶之間“入股合作、雇工付酬”的利益聯結機制,採取轉讓、合作、入股等方式參與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促進貧困戶深度融入産業發展。

在關口鎮,拐棗成為了農民增收的保障。據統計,關口鎮種植拐棗2.6萬畝,種植農戶4500余戶。2013年關口鎮拐棗預計産量1萬噸,産值3000萬元。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形式,實行保底價收購,確保果農戶均增收5000元。未來幾年,關口鎮將繼續加強拐棗基地管護,科學除草、施肥、剪枝、防蟲、刷白,培育優良品種,讓拐棗成為高品質發展的引擎,成為農民增收的搖錢樹。

小小拐棗,帶動農民創業

拐棗也是旬陽農民創業的起點。在拐棗産業的發展歷程中,涌現出了很多農民創業者。“拐棗王”王茂均就是其中較為出色的一位。

王茂均是旬陽土生土長的創業者,大學畢業後到南方工廠打工,一直幹到企業總經理助理再到公司股東,賺到第一桶金之後,他想到了回鄉創業,想要把小時候喜歡吃的拐棗變成一個富民的大産業。2014年回鄉後,王茂均在龍頭村租下供銷社的地盤,創辦了旬陽縣金茂生態農業發展公司。這是陜西省內第一個獲得了中國拐棗工業産品生産許可證的企業,很快,他就建成了年産100噸的拐棗原漿酒加工廠,同時建成了2600畝融合産業發展與休閒觀光一體化發展的拐棗園。2018年10月,王茂均發展拐棗産業成績突出,被評為助力脫貧攻堅優秀企業家,受到安康市政府表彰。

在拐棗品牌宣傳方面,王茂均也做出了貢獻。他在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參加中秋特別節目《萬家邀明月,一起盼中秋》的錄製過程中大力宣傳拐棗。同時,旬陽縣委宣傳部多次協調中央電視臺品牌欄目《鄉村大世界》《綠色時空》《遠方的家》等節目走進旬陽,持續宣傳拐棗,讓旬陽拐棗的品牌知名度日益提升。

2024年,將是拐棗産業發展的一個新的起點,在“攀高逐新”的縣域經濟發展浪潮裏,旬陽市全力踐行新發展理念,利用有利條件、有為空間,將為拐棗産業的發展打開新空間、探索新路徑、提升新境界,讓拐棗産業成為旬陽高品質發展的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