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政務 > 地方政務 > 陜西省 > 

陜西寧陜縣皇冠鎮産業扶貧:守護好秦嶺南麓的綠水青山

發佈時間: 2020-11-24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胡俊

守護好秦嶺南麓的綠水青山

——陜西寧陜縣皇冠鎮産業扶貧工作紀實

地處秦嶺南麓的陜西省寧陜縣是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中央辦公廳定點扶貧縣,寧陜縣位於秦嶺南麓,“寧陜”的寓意是安寧陜西的意思,森林覆蓋率達到92%。秦嶺是我國地理南北分界線,山大溝深路遠。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一項必須完成的政治任務,同時必須踐行“看得見青山,望得見綠水,記得住鄉愁”的發展理念。如何平衡協調好這二者之間的矛盾,考驗著寧陜縣皇冠鎮黨委和鎮政府的能力。

在脫貧攻堅戰中,寧陜縣皇冠鎮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通過“黨支部+企業+貧困戶”、“黨支部+園區+貧困戶 ”等多種黨建扶貧模式,按照“鎮有主導産業、村有特色産業、戶有增收項目”的要求,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水産養殖、農業種植、健康小鎮等特色産業,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皇冠鎮黨委書記譚康寧表示:“我們通過土地流轉、勞務務工、入股分紅等形式,實現了農民穩定增收,加快了農村發展,助推了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逐步融合。

2019年,皇冠鎮通過規劃,全面建成雙河村現代農業園區,工業園區六個特色項目,因地制宜、為脫貧攻堅量身定做制定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環保項目。他們分別是;金東林麝繁育養殖園、秦雙中蜂養殖基地、鮮食玉米種植基地、林下藥材種植基地、冷水魚養殖基地和袋料食用菌種植園六大板塊。

在駐村“四支隊伍”和鎮村幹部的精心謀劃和動員下,皇冠鎮興隆村現代農業園區全面建成。幹部與群眾一起播種、施肥、管護,建成了千畝油葵基地,打造油菜花觀光産業鏈,並結合養蜂、榨油等産業,讓留守本村的群眾在種植、管護中務工增收,油葵收割後榨油還能得到分紅受益,目前累計為村民發放勞務費近48萬元。真正形成了“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實現了村村有園區、戶戶有綠色産業的良好格局。

目前,雙河村現代農業園區共完成投資960萬元,恢復土地360畝,修建林麝養殖圈舍800平方米,建成後預計投放林麝200隻,發展中蜂養殖1500箱,植鮮食玉米120畝,種植菊芋600畝,發展豬苓20000窩、天麻5000窩,建設冷水魚養殖水面5000平方米,養殖黃河鯉魚10萬尾,興隆村脫貧戶黃忠堂在園區的帶動下,養殖中蜂120箱,年收入6萬元。全村養殖中蜂3000桶,年産值超過100萬元,成了全村的主導産業之一。

皇冠鎮依託良好的林業資源,通過招商引進香菇小鎮項目,養殖香菇大棚是村民一個穩定的致富項目。預計總投資4.5億元,項目規劃總面積3285畝,以皇冠鎮朝陽溝、河心堡為基地中心,向四週輻射至興隆村、南京坪、油坊坪等區域,計劃實現年産食用菌1000萬袋。目前已經完成一期建設工作,建成香菇大棚98座,發展菌袋 140萬袋目前,帶動200余人實現就近務工。為實現資源有效利用,將廢棄香菇袋進行回收,投資300萬元,新建有機肥廠1座,現已投入運作。“只要你想幹,每天都有活幹,好多人都在這做,每天100塊錢,還在在門跟前。”該鎮興隆村脫貧戶儲召翠在村裏的香菇大棚務工幾個月了。既照顧了一家老少,也避免了外去打工的勞苦奔波,真正實現勤勞致富的傳統理念。這個項目為村民增收提供了路徑。村民高興的説;我們家雖然不是貧困戶,但勤儉持家是我們山裏人的本色和傳統。

皂礬溝生態養殖及休閒娛樂項目位於皇冠鎮南京坪村皂礬溝,溝內青山綠水,是人們休閒度假的絕佳之處。該項目佔地150畝,集冷水魚和大鯢養殖、垂釣、燒烤、露營基地為一體,已累計完成投資8600萬元,魚塘及其配套設施已建成,完成景區道路硬化、綠化、景區門樓,建成魚池18個,養殖水面達8000平方米,投放魚苗30萬尾,現已對外營業。

為了響應國家生態旅遊、健康小鎮的開發,縣政府與有社會責任、有社會愛心的西安海榮集團黨總支部鄭青海書記經過深度的調研,決定依託旅遊業發展帶動旅遊業、健康生態、養殖業進一步發展,同時通過旅遊帶動本地村民就業增收的長效機制。如何守護好秦嶺的綠水青山?皇冠鎮黨委書記譚康寧對花卉養殖前景滿懷信心的説到:“為了更好的守護好秦嶺的綠色山水,我們因地制宜的建了一個花谷基地。皇冠鎮的每個村、道路兩旁的空地全是五顏六色的月季花,花谷的建成既能拉動當地的旅遊經濟又能帶動村上的剩餘勞動力致富”。興隆村八寶安置社區建成花卉溫室大棚1280平米,共建花卉大棚108個,預計2021年秦嶺花谷將全面完成,為秦嶺的綠水青山再添光彩。

如何抒寫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大文章,是皇冠鎮黨委政府群眾思考和關心的一件大事。(楊寧 黎豐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