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5G視野 > 

5G助推金融業數字化轉型

發佈時間: 2020-11-10 | 來源: 人民郵電報社 | 作者:  | 責任編輯: 呂欣

今年以來,5G網路建設呈現明顯的加速趨勢,作為新基建核心的基礎設施領域,5G建設得到了國家多項政策的關注與支援。在5G大規模商用部署過程中,金融機構也陸續開展相關應用探索。依託5G提供的泛在移動互聯基礎設施,金融業數字化轉型持續推進,未來將迎來更多移動場景下,與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等新技術深度融合的金融業務應用。

金融業5G數字化轉型需求

一、金融業數字化轉型背景下,金融基礎設施持續升級。伴隨産業數字化趨勢,金融業數字化轉型持續推進。以移動支付、網際網路理財為代表的金融新業態對傳統金融業務形成較大衝擊,與此同時,金融服務同質化問題較為突出,同業競爭日益激烈。多數金融機構已經認識到,現有金融基礎設施的數字化、資訊化能力已無法有效支撐其在客群、業務等方面保持優勢。隨著5G等新一代資訊技術的日漸成熟,諸多大型金融機構對其支付清算系統、基礎徵信系統、賬戶體系和客戶身份識別系統等金融基礎設施進行了改造升級,並由此帶動了全球範圍內金融基礎設施數字化與智慧化的升級浪潮。

二、金融業務應用升級需求與5G功能特性相契合。首先,5G的傳輸能力滿足金融機構對數據這一未來生産資料傳遞的需求。eMBB增強型移動寬頻以及mMTC海量機器通信將拓寬數據採集渠道,帶來動態化、非結構化的全量數據,由此可實現細分客群管理、用戶風控畫像、大數據精準行銷等能力。其次,5G的可靠通信能滿足金融業務即時性的需求。uRLLC高可靠、低時延傳輸以及單元容量,為端邊雲之間的高效數據交互提供了可能,可借助雲端的算力對量化分析、交易決策等業務進行處理,增強業務的即時性和可得性。最後,5G的組網特性可滿足金融業安全需求。網路切片能力可實現按需分配的專用網路部署,保證賬戶明細、信用評分等數據的安全傳輸與差異化處理,為金融數據價值的安全實現奠定基礎。

三、疫情影響加速推動金融業務線上化、移動化趨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金融行業線下服務場景受限,金融機構線下獲客留客能力受到較大衝擊,金融業“非接觸式”服務模式逐漸成為趨勢。用戶更多通過移動端的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小程式等線上渠道獲取理財、信貸、資管等業務資訊,線上承載的業務量快速增長。據中國銀行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疫情期間,各銀行機構線上業務服務替代率平均水準達到96%。與此同時,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監管側快速響應,央行、銀保監會、國家發改委等多部委今年年初相繼印發了多個通知,對線上化、移動化的金融業務從政策層面“鬆綁”,同時加大對視頻連線、遠端認證等相關技術應用的研究支援。為提升技術對移動場景下遠端服務的支撐能效,金融業5G部署需求量持續增長。

金融業5G應用賦能方向

從金融業流程上看,5G的賦能多體現在以下幾方面:前臺線上線下渠道整合與對客服務優化、中颱風險管理與産品服務創新、後臺智慧化運營等,其中以中前臺與業務結合度較高的應用較為成熟。

一、搭建定制化金融專網,推動線下網點轉型。基於運營商5G核心網,結合邊緣計算、網路切片等功能,金融機構可根據客流量、業務承載量、安全保障等級等要求,獲得定制化的5G專網組網方案。對客流量較低的普通網點,可僅對業務進行邏輯隔離;對於有重要客戶資訊的網點,可使用邊緣計算,保證關鍵數據不出本地;對於安全保障要求很高的部分,如金融園區或數據中心,可提供專用基站、專用頻段等實現資源獨享。基於5G網路的視頻、語音能力,線下網點可有效拓寬服務半徑,同時串聯併合理分配各線下網點的資源,提升網點間協作效率,降低人力配置成本。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大型銀行均建設了5G﹢智慧線下網點,廣發證券等證券公司也已推進營業部5G應用體驗試點工作。

二、整合線上多媒體渠道,強化金融業獲客能力。5G高容量傳輸、海量終端連接等技術特性,可在前端用戶線上觸達渠道和精準化金融服務方面發揮突出作用。5G技術一方面提供了多維度流量入口,用戶可利用智慧手機、輕量化金融終端、可穿戴設備、智慧家居設備等硬體,通過通信社交應用、短視頻平臺、RCS富媒體通信等多媒體渠道獲取金融服務;另一方面,使用5G網路的移動終端可帶來海量用戶數據,包括記錄用戶的出行習慣、消費偏好等,實現對用戶的全面畫像,精準挖掘用戶需求,提供差異化增值服務,有效解決傳統地推網推的高成本、低客戶轉化問題。

三、優化前端交互手段,全面提升用戶體驗。5G與XR、超高清視頻、AI視覺演算法等技術的結合,可提供“面對面”低時延無感化交互。高性能5G網路可有效解決交互過程中的高時延眩暈感、視頻圖像渲染能力不足、終端移動性差、互動體驗弱等痛點。可綜合利用虛擬現實眼鏡、智慧手機、全息投影設備等終端設備,在客戶引導、身份驗證、産品業務介紹等環節打造沉浸式體驗,高效感知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加之使用後臺大數據分析等智慧化應用,可完成快速響應,全面提升用戶體驗。

四、匯聚海量多元數據,實現全流程風控模式創新。5G與物聯網等技術的融合應用為金融業帶來了全方位多維度數據,提升了金融機構抵抗經營風險的能力,將推動風控模式、風險産品的變革創新。在企業側,利用巡檢機器人、感測器、智慧手環等終端設備與物聯網連接,實現對企業開工時長、設備利用率、産量等關鍵指標數據的採集整合;在用戶側,可多渠道獲取用戶的交易行為習慣、風險收益偏好等資訊,構建自有資訊與外部數據的比對分析庫,利用AI演算法訓練風控預測分析模型,實現風控的全流程優化。

五、延伸金融服務範圍,催生全新金融産品。5G拓寬了用戶獲取金融服務的渠道,打通用戶觸達的“最後一公里”,例如,對線下網點的轉型建設可拓寬網點的服務半徑,對呼叫中心的改造升級將提供多媒體服務入口等。與此同時,對風險的快速準確評估,將催生更多突破性創新的金融産品服務,包括理財領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韓毅博馬聰何陽 域的動産抵押債券、場景化財富管理,保險領域的5G車險、5G財産保險、5G農業保險等。未來,隨著車聯網的進一步發展,5G將充分發揮在實時傳輸、定位技術等方面的優勢,推動更多新險種的開發。

5G金融應用未來展望

建立包容創新的規範化監管體系。巧用監管沙盒等開放性舉措,為5G應用探索提供彈性邊界;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統籌産學研用協作,推動標準制定;加大智慧財産權保護力度,保證參與主體之間的良性競爭,促進5G金融産業有序健康發展。

加快對5G環境下的金融業新模式探索。5G的大規模應用會帶來業務模式與運營模式的轉變,以産品服務分類為中心的傳統模式已不能完全適應新業務新架構快速發展的需要。金融機構應當構建真正以客戶為中心的核心業務系統,借助5G技術加速打造特色化産品和服務,搶佔先發優勢。

5G應用建設應充分結合業務需求與自身優勢。各金融機構應根據自身業務特徵,尤其是對線上化部署的需求程度,分階段按步驟制定5G網路部署方案,同時發揮自身業務的比較優勢,在此基礎上與5G技術結合打造場景化差異化服務,以有效提升用戶觸達和增值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