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豐田總裝車間裏的員工正在拉動“安東拉繩”
自“働”化缺不了“人”
汽車産業供給側改革的重要目標是以較少的資源消耗、較高的效率提供優質有效的供給。廣汽豐田在尋找“濕毛巾”的過程中,一直強調發揮人的價值。
在李暉看來,機器人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永遠替代不了人。
“在一輛汽車幾萬個零部件加工組裝的每一個環節中,每一個員工要保證每個工序下都是高品質産品,防止不良品流向下一個工序。對廣汽豐田來説,高品質的保證只能是人,這是機器無法替代的。”他説。
但是,在廣汽豐田的生産線上,人可以發明機器(自動化裝置)。
“我們提出,在生産線上只做有價值的作業。”湯焯坤告訴本刊記者,工人擰螺栓這個環節分為“拿螺栓和擰緊螺栓”,“拿螺栓”就屬於沒有附加價值的作業。
“我們的構造改革並非花很多錢購買設備,把人代替掉,而是從每一道工序尋找可以改善的點,讓員工去挖掘,從而減少工時,以秒為單位來改善。”李暉表示。
李暉認為,應重視並鼓勵員工在各自的工作中積極思考並實現自己的想法,“一個工序改善再改善、挖掘再挖掘,只要持之以恒,他們就可能成為這個工序的工匠。打造全員工匠,這也是構造改革的一個目的。”
正是通過每週例會提出的“創意改善提案”,一線員工發明瞭自動作業臺車,從而削減了往返搬運箱子的8秒時間。隨後,自動堆疊、自動分垛、自動分送與門形裝置的改善與發明,為整條生産線削減了174秒。
“等於一下子節省出了3台車的節拍(每隔58秒就有一台車從總裝生産線下線),相當於6個人工,直接節省成本100多萬元。”湯焯坤説。
同樣,廣汽豐田賦予生産線上員工相當多的自主權:任何員工都要確保産品品質,遇到問題隨時拉下安東拉繩。
正是因此,廣汽豐田把“人與機器緊密協作”的方式稱為“人”字旁的自“働”化,讓人的價值得到最大化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