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樂有禮 新聞詳情
曲終劇未了 中國戲劇節為浙江帶來了什麼
發佈時間 | 2023-11-28 09:14:39    

   11月27日晚,第十八屆中國戲劇節在杭州閉幕。

  中國戲劇節是我國戲劇藝術領域最高規格、最高水準的藝術盛會。20天裏,共有47台劇目60場演出在杭州、溫州兩地上演,其中包括12台浙江作品。浙江的這些作品,多為近年來的舞臺藝術新作,如現實主義題材越劇《錢塘裏》《第一縷陽光》,婺劇《義烏高華》,多方合作的舞臺劇《蘇堤春曉》、京劇《納土歸宋》,實驗性的環境式越劇《新龍門客棧》等。

  話劇《雷雨》開票7分鐘售罄,舞臺劇《蘇堤春曉》開票當日售罄……中國戲劇節部分劇目一票難求。中國戲劇節為浙江帶來了什麼,又能留下什麼?記者採訪相關藝術家、劇評家、觀眾,共同探討火熱票房背後的奧秘。

  全面展示的劇目

  創辦于1988年的中國戲劇節,是培養人才、促進創作、展示全國優秀戲劇創作成果的重要平臺,每兩年舉辦一次。

  第十八屆中國戲劇節以“人民的節日、藝術的盛會”為宗旨,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戲劇家協會、浙江省委宣傳部、杭州市政府主辦。來自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的35台精品劇目、12台展演劇目參加演出。

  這些劇目的入選標準是什麼?

  中國戲劇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陳涌泉説:“入選劇目充分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在遵循戲曲美學精神和藝術規律的基礎上,融入時代精神、現代理念,實現戲劇藝術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本屆戲劇節劇目類型涵蓋京劇、秦腔、越劇、黃梅戲、晉劇、藏戲等15個戲曲劇種以及話劇、音樂劇、兒童劇、芭蕾舞劇等,充分體現了藝術門類的多元性。

  比如戲曲領域,既有現代戲,如越劇《錢塘裏》、湘劇《夫人如見》等,又有整理改編的傳統戲,如晉劇《莊周試妻》、秦腔《狸貓換太子》、京劇《摘星樓》等,還有新編歷史劇,如黃梅戲《舞衣裳》、秦腔《昭君行》、京劇《納土歸宋》、閩劇《過崖記》等。

  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話劇《雷雨》為例。開票當日僅7分鐘就被搶購一空,一票難求的背後,反映了名團名作的品牌和經典改編的魅力。

  劇作家曹禺的《雷雨》是中國話劇史上的經典作品,也是北京人藝的代表劇目和保留劇目。從20世紀30年代中期至今,《雷雨》的演出從未間斷。此次亮相的新版《雷雨》,由濮存昕、唐燁聯合導演,在凸顯人性主題的同時,更為關注劇中每個人物細膩的內心感情。導演及主演濮存昕在接受採訪時説:“一個劇團可以老,但不能舊,經典劇目常演常新。”

  守正創新的創作

  “本屆戲劇節的作品中,浙江是現實題材作品最多的一個省份,這説明我們近年來在現實題材領域發力取得成效。”浙江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沈勇説,越劇《錢塘裏》展現了杭城溫暖的精神底色;台州亂彈《我的芳林村》講述台州路橋芳林村貫徹落實“八八戰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真實故事;越劇《第一縷陽光》聚焦溫嶺基層民主懇談;婺劇《義烏高華》聚焦改革先鋒謝高華……這些新作的誕生反映近年來浙江在戲劇創作方面的成果,也體現了浙江創作者對戲曲表現現代生活的深入思考。

  11月25日,新時代越劇創新發展研討會在杭州舉辦。中國劇協副主席、越劇表演藝術家茅威濤以《今天的觀眾需要看什麼樣的戲》為題,分享了今年“爆火出圈”的越劇《新龍門客棧》的實踐。

  《新龍門客棧》從今年3月28日開啟駐場演出至今,接近150場,場場爆滿,一票難求。不算網路上被劇組青年演員圈粉的年輕人,單以購票進入劇場的觀眾統計,就有80%的受眾在此前從未接觸過越劇。

  “傳統戲劇呼籲傳承,但我們不能忽視藝術的本質是創造力。”茅威濤説,環境式越劇《新龍門客棧》所完成的不僅僅是把同名電影移植成越劇的工作,實際上,主創者對電影故事進行了原創性的改編。

  今天的觀眾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也更喜歡“守正創新”的作品,而“正氣”和“銳氣”便是創新的前提。“《新龍門客棧》的爆火向市場釋放了一種信號,用戶對戲曲仍有消費需求,只是需要以合適的內容、正確的方式與當下用戶建立連接。這是一個精細化、個體化的漫長過程,也是當下戲曲市場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茅威濤説。

  惠民樂民的口碑

  據統計,第十八屆中國戲劇節總觀演人次超6萬,其中外地觀眾超30%,售出公益票37185張,全網總曝光量超2億次……

  11月15日,戲劇節開啟剛滿一週,杭州市民張女士來到位於杭州錢塘區的金沙湖大劇院觀看揚劇《鄭板橋》,這是她此次戲劇節買的第五場演出票。她説:“我老家在江蘇,家鄉的戲來杭州,當然要去捧場。”

  同場觀眾李先生已經買了十幾場戲的票。“我把感興趣的地方劇種都買了,在家門口就能看到全國各個地方的戲,票價挺實惠的。”李先生並不是戲迷,稱自己“瘋狂看戲”的原因,是有機會近距離感受名團名角以及各地劇種風采。“很多戲可能過去沒聽過,這次一看也挺有意思。”

  精選新作、票價實惠再加上劇評口碑好,是這次戲劇節受到老百姓喜愛的主要原因。

  拿杭州演出為例,本屆戲劇節的34台參演劇目和1台特邀劇目共演出48場,可面向市場銷售的門票約3.6萬張,設置50元至480元的六個檔位票價。其中100元及100元以下的低價票超過2萬張,50元惠民票近1萬張。購票平臺還推出了折扣優惠票。

  觀眾們穿梭在城市東南西北的新劇場,沉浸在豐富而有特色的劇作中,更讓人深切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色。

  留給浙江的啟示

  27日閉幕式當晚,主辦方宣佈——下一屆中國戲劇節還將落戶杭州。

  浙江為什麼要爭取中國戲劇節落戶?

  首先,這是一個大平臺。

  一部中國戲曲史,半部在浙江。中國戲曲源遠流長,全國共有348個劇種,其中包括120余個“天下第一團”。本屆戲劇節中,甬劇《柔石橋》、台州亂彈《我的芳林村》作為浙江“天下第一團”的代表亮相,很好地展示了地方劇種的風采,也呈現了浙江戲曲的多元面貌。

  “本屆戲劇節以反映時代精神、展示地方特色的優秀戲劇劇目,全面展現近年來我國戲劇藝術傳承與創新的優秀成果。我們希望通過全國性、高水準的平臺,來促進、推動和刺激浙江的舞臺藝術創作。”沈勇説。

  其次,這是一個練兵場。

  “看戲看角兒”,青年人才隊伍的打造對於每一個劇種來説都尤為重要。中國戲劇節在劇目展演的同時,還開設了“全國中青年戲劇骨幹人才研習班”,舉辦“新時代戲劇舞臺美術創作”“全國戲劇院團管理新業態新模式”“新時代越劇創新發展”3場論壇,記者在現場看到,許多青年演員都參與到觀演和論壇等活動中。

  “經過這樣的鍛鍊,浙江的戲劇從業者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藝術修為,提高綜合競爭力,使浙江的藝術生態發生潛移默化的改變。”浙江省文聯書記處書記趙曉剛説。

  最後,這是一個不斷擴大的朋友圈。

  杭州有著悠久而深厚的戲劇戲曲史,南宋時期臨安城勾欄瓦舍遍佈,繁華景象影響後世,梁祝、白娘子、岳飛等杭州題材的戲曲劇作經久流傳、廣為人知。通過戲劇節,全國各地的劇種在這裡交流,戲劇人、戲劇院團的合作也不斷加深。

  期待通過中國戲劇節的大舞臺,使浙江的文化土壤更加豐厚,讓更多人看見並喜歡戲劇。

來源:潮新聞    | 撰稿:記者 陸遙    | 責編:張曉欣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