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來,隨著全球網際網路巨頭和科技企業的爭相佈局,“元宇宙”概念迅速站上風口,被賦予無限想像。儘管目前我國還沒有出臺明確的國家層級“元宇宙”相關政策,但據《金融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我國共有10余個省市出臺相關規劃或扶持政策,促進“元宇宙”産業發展。
儘管業內人士對“元宇宙”的認識不一,但共識是,“元宇宙”將成為繼移動網際網路之後的又一種全新的網際網路形態,並在多個方面為未來數字經濟的持續發展奠定基礎。保險業是科技應用的前沿陣地,“金融元宇宙”也將為其數字化轉型與創新發展打開新版圖。
豐富場景化行銷內容
“元宇宙”是什麼?這是近年來如雨後春筍般涌現的元宇宙專題著作、學術論文、研究報告等都在嘗試解答的問題。雖然“元宇宙”的概念是動態而開放的,但其中一個核心理念,就是希望通過技術手段,構建一個虛擬世界,讓人們沉浸其中,以一種更加直觀的方式,提升網際網路上人與人、人與虛擬角色、人與機器之間的交互體驗。
近期有研究機構發佈的《金融元宇宙研究白皮書》認為,“元宇宙新經濟”具有巨大發展潛力,將引導一個國家或地區的金融發展創新方向。“元宇宙”的深度發展將可能重塑金融産業的模式和生態,而人依然是其中最重要的研究和服務主體。數字空間與物理空間的深度融合將加快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形成新型金融産業機遇。
在中國精算師協會會長、仁和研究院院長王和看來,保險與“元宇宙”具有一定的“基因相似性”。從本質上看,兩者均是一種基於“數”的存在,只不過“元宇宙”是基於整體的解釋,而保險則側重局部,即風險和不確定的解釋,但兩者的基礎和邏輯是相似的。從某種意義上講,保險是“元宇宙”的“降維”形態。因此,保險需要特別關注“元宇宙”,因為它會給保險業提供更廣泛的觀察角度和理解方式,為行業創新提供全新視角和啟發。
移動網際網路頂層營利智慧研究院院長、中關村大數據産業研究會理事馬兆林認為,“保險+元宇宙”將從保障、調費、模擬、倣真、體驗等方面創新應用場景,圍繞個性化沉浸式體驗的核心思想,並將保險場景植入。同時,還能夠拓展打通健康、養老、生活消費、金融四大生態圈,有望結合生命科學技術刷新壽險客戶的價值主張,豐富保險行銷的內容和手段。
以保險行銷為例,“元宇宙”作為新一代交互方式,可以將各種科技能力運用到保險銷售的各個環節,對用戶畫像精準識別,有效判別銷售過程誤差,逐項破解保險銷售的痛點。實現無接觸、純線上、不借助線下熟人社交信任關係的保險銷售全流程體驗,從而降低銷售誤導的發生概率,提升保險産品的銷售量。
搶佔“元宇宙”賽道
據《金融時報》記者觀察,目前,保險業推出的“元宇宙”相關産品和服務多停留在概念層,距離顛覆現有的網際網路和日常生活,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不過,基於對這些理念和概念的理解和前瞻,保險機構已經在“元宇宙”賽道上實現搶跑,具體實踐包括探索數字藏品和虛擬員工等。
在“元宇宙”的世界裏,現實世界中的所有事物都會被數字化。眼下火熱的數字藏品就是指使用區塊鏈技術,對應特定的作品、藝術品生成的唯一數字憑證,在保護其數字版權的基礎上,實現數字化發行、購買、收藏和使用。
今年年初,泰康線上發佈以旗下自有IP TKer為原型的NFT(非同質代幣)數字藏品——“福虎開泰”,這也是泰康線上發佈的首例NFT藝術品。在“元宇宙”概念片中,TKer還化身為美好守護者,保障車輛行駛安全,為家庭成員提供健康管理,監測家中財物被盜與損壞風險,與智慧設備連接守護人身意外風險,打通醫療系統為重疾患者提供前沿的醫療保障與服務……這些無疑都會讓保險這種虛擬産品無限真實地投射出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未來生活方式。
泰康線上相關負責人認為,從保險行業角度來看,“元宇宙”是保險從網際網路時代升級到物聯網時代尋求突破的一個端口。作為虛擬與現實的融合載體,“元宇宙”蘊藏了諸多場景價值。未來,“元宇宙”帶來的新一輪技術革命,將在提升網際網路保險用戶體驗、顛覆保險購買認知等方面發揮價值。“泰康線上持續關注‘元宇宙’産業的發展,在硬體及軟體産業發展中,我們能提供相適應的保險産品,保障産業和終端消費者避免潛在風險。”該負責人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
伴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保險服務的數智化升級成為2022年網際網路保險行業的進階趨勢。“虛擬員工”也逐漸進入保險服務,成為科技賦能的重要成果之一。如眾安保險將“虛擬數字員工”引入日常服務流程中,運用智慧IVR意圖識別技術,準確率可以達到97.8%,問題解決率超90%,理賠效率上升20%,實現秒級賠付。
5月25日,水滴公司宣佈啟用首位基於“RPA+AI”等多重技術、結合業務場景創造的擬人化數字員工“幫幫”,可以幫助線上保險服務人員進行資訊處理與分析、線上運營、客戶服務等一系列工作,目前的定位接近於保險服務人員的“助理”或“智囊”角色。
自《關於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保險科技“十四五”發展規劃》等文件發佈以來,以先進技術應用賦能保險行業高品質發展已經成為行業共識。“虛擬員工”可以承擔保險服務流程中重復性較高、勞動密集型的工作,是推動保險服務數字化轉型、助力行業降本增效、將保險“科技力”落地為“生産力”的創新探索。
警惕風險實現良性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元宇宙”投資熱度的不斷增加,潛在的問題也開始逐漸暴露出來。
今年2月,銀保監會發佈了《關於防範以“元宇宙”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提醒投資者注重防範4種以“元宇宙”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有關手法:一是編造虛假“元宇宙”投資項目;二是打著“元宇宙”區塊鏈遊戲旗號詐騙;三是惡意炒作“元宇宙”房地産圈錢;四是變相從事“元宇宙”虛擬幣非法牟利。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銀行業保險業對“元宇宙”的探索不能以“噱頭”博眼球收場,保險業探索“元宇宙”應注意一些風險隱患,確保其對行業發展轉型有所助力。
人工智慧、物聯網、5G、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元宇宙”生態所需技術的進化,使人們在工作生活中所産生的數據資訊更加豐富,擁有大數據的險企對於投保人的分類“標注”和“畫像”也越來越精準。但如果沒有完善的機制來進行保護,個人隱私和數據安全都會存在風險。另外,包括數字藏品在內的數字資産會大量使用智慧合約代替人來完成虛擬場景中的數據交換和交易行為,一旦遭受“駭客”攻擊,就有可能造成財産損失。
促進“元宇宙”産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監管部門、保險機構及科技企業等需要在“元宇宙”探索初期就加大安全治理保障,按照資訊安全相關法律加強對“元宇宙”治理的研究,推動建立包容審慎的政策環境,在此基礎上,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完善基礎設施,使“元宇宙”産業能夠最終為我國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服務。
來源:金融時報 | 撰稿:戴夢希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