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第六屆世界智慧大會(WIC)在雲端召開,大會圍繞智慧科技産業的進展、賦能、生態、倫理等諸多方面,進行深入探討。
論壇上,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徐立發表題為《數字原住民決定元宇宙未來》的精彩演講,以全新的角度分享近年來備受關注的元宇宙概念,並對元宇宙的商業未來提出見解。
徐立表示,“很多人在問元宇宙到底有沒有這麼大商業空間,其實關鍵在於元宇宙能否真正意義上帶來生産力工具和交互體驗工具的進化。”
以下為演講全文:
當探討一個新事物時,我們總想為其找到合適的定義或最終的解釋,在面對元宇宙這個新事物時,亦是如此。
就像經典科幻電影《銀河系漫遊指南》中表現的,一個高階文明為了尋求宇宙的終極答案,用超級電腦計算了750萬年,但最後只得到了一個很簡單的答案:42。42在二進位中的表現為101010。
但事實上,從亞裏士多德,到牛頓定律,再到相對論,宇宙總是在人類以為發現終極規律之時,又將複雜度提升了一個量級。所以,要找到真正意義上的統一的宇宙定律(Grand Unification Theory)其實非常困難。
那麼,在元宇宙當中,我們就更難找到所謂的答案。
數字原住民認知決定元宇宙的未來
身處當下,數字原住民的認知,也就是在元宇宙中生長、成長出來的這些原住民,決定了元宇宙商業的未來。
從兩代産品經理之間的對話或許能夠幫助我們窺探一二。年輕的産品經理跟父輩説,現在的即時通訊軟體設計非常不人性,總會刷到各種廣告。父輩的産品經理則説,因為過去發一條短信需要費用,如今從付費場景切換到免費場景,花點時間看廣告恰是一個比較正常的産品設計。
也就是説,如果沒有過往的認知,兩代人對同一個新事物的認知會産生巨大差異。
其實,網際網路就是被這一類人的新型認知所顛覆。有一個經典案例,2020年,説唱歌手Travis Scott在《堡壘之夜》遊戲中開了一場演唱會,獲得了2000萬美金的收入,線上觀看1230萬人,播放量達到了1億次。
大家覺得很奇怪,演唱會應該是線下的,怎麼會被挪到線上,甚至其衍生品的流量都可以達到如此高度。但新一代數字原住民早已接受這樣的模式。
這其實就是新一代數字原住民的認知産生了變化。
打破虛擬與現實二元對立的認知
那麼,哪些認知對類似的事情會有決定性的因素呢?
首先,在傳統的網際網路時代,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一直是二元對立的。以前上網連線要用Modem撥號,整個過程非常有儀式感。但是到了數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我們無時無刻不連接在網上。
元宇宙也可依此類比。曾經的網際網路沒有那麼真實,與現實世界區別很大,所以不會被認為是一個宇宙。但發展至今,網際網路數字化呈現的生動程度、體驗的交互程度都達到了一個新的水準,數字世界和現實世界的邊界越來越模糊。
新一代的數字世界原住民會覺得二者的體驗沒有區別。
而進入新一代數字世界需要的核心要素,我們歸結為人、物、場。
首先是人。進入數字世界最核心的一點即人與數字人之間,如何形成自然的互動。現實中的我們可以驅動數字世界中的虛擬化身;而數字世界中的虛擬人也可以借助增強現實技術投射到現實中,完成一個完整交互。所以虛擬化身技術幫我們找到了元宇宙的入口。
第二,物。現實世界中的各種物體,並不一定具有附加的智慧屬性。但當你進入了元宇宙——一個數字社會,每一個物都可以被設計成一個智慧體。
例如,商湯用AI技術驅動《星際爭霸》遊戲背後的智慧體,能夠産生自主決策的能力。此類決策智慧目前已經在很多開放問題上做到超越真人的水準。
比如《星際爭霸》的決策複雜度是10的1685次方,遠高於10的170次方的圍棋。現在的決策智慧已經可以做到在《星際爭霸》這類遊戲中,在蟲族單一種族的遊戲匹配機制上,達到人類大師6200分的水準。
未來,在虛擬世界中的各類物件,甚至桌椅、板凳、石頭、樹木都可以有智慧決策的能力。
第三,場。目前數字元宇宙,能夠把現實世界的東西進行三維數字重建。現在數字化能力越來越強,待全面數字化後,進入元宇宙會覺得更加真實,交互感更強。
連接現實和虛擬世界的價值敘事
進入數字世界的通道被打通後,現實和虛擬的融合,能夠帶來兩大類的價值敘事。
生産力方面,虛實融合帶來了更強的生産力工具,讓原有的生産和社交協作變得更自然。
例如,在一些現實的工業場景中,當這種連接更強時,完全可以實現遠端協作,用增強現實來指導維修等一系列動作,讓整個工作流程變得更加簡單、高效。
另一個常見的場景是在數字元宇宙中,開會、協作、面試都重新定義了“距離”。
所以,社交協作的全新變化,將會帶來生産力的爆發。
交互體驗方面,整個元宇宙所帶來的資訊密度要比傳統網際網路高很多,因為它是對真實世界的反映,所以交互體驗更好。
進入到開放世界中,人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探索世界;在真實的世界中,亦可以通過像混合現實技術把虛擬的內容投射到現實場景。
元宇宙催生新生産力與新消費
隨著生産力與交互體驗兩個核心能力的提升,新的現象正在涌現。
第一個現象是新生産力。
元宇宙帶來了新的生産力、新的生産模式以及供給側的爆發。通過數字鏈進行元宇宙要素的確權,激發了人們的生産慾望,進而推動整體生産力的大規模爆發。
在這一趨勢下,UGC(用戶生産內容)可以迅速轉變為 UGA (用戶生産資産),因為內容一旦確權,就變成了資産,可交易、轉讓。
舉個例子,一幅融合了5000個作品的藝術創作——《最初的5000天》,在佳士得拍賣會上拍出了6000多萬美元的天價,這也是世界上第一件在傳統拍賣行出售的純數字作品。
隨著這一類型能力的突破,一些傳統的表現手法亦能夠通過XR、AR等模式附著到固有的物體當中,得到數字資産的全新呈現。
商湯與敦煌合作推出的數字文創《千年一瞬-敦煌九色鹿限定數字壁畫》,上線後30秒就完全售罄。這也説明新一代數字原住民,對於用戶生産出來的數字資産給予了高度認可。
在生産力爆發,供給側變得豐富後,也激發了很多人的創作慾望。比如在OpenSea(NFT交易平臺)上,一年的交易量達到200億美金。當眾多作者的作品確權後,被再次交易,創作者每次都可以從中收到“佣金”,所以他們的生産慾望也隨之增加。
當人工智慧發展到一定程度,AIGC(人工智慧生成內容)又會帶來新的生産工具,即用人工智慧來生産想要的東西,只要有創意,就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數字化。
前陣子比較火的谷歌Imagen,是一款可以用文字生成創意內容的工具。有人輸入宋朝的名畫,要求給宋代的東方老虎佩戴VR,Imagen就生成了一幅圖片。
它的創作極具個人特色,並且跟人的認知、感知完全一致。此類工具的誕生,大大加速了整體生産的流程。
商湯電腦視覺開源演算法體系OpenMMLab中的MMEditing,可以在各個維度調整生産出貓的形狀,以及眼睛、耳朵、尾巴等細節。輸入想要的變數,就可以生成一隻完全不一樣的寵物貓,然後分享到朋友圈。
由此可見,NFT技術對於創造力的確權激發了人們的生産慾望,AI技術促進了生産效率和生産能力的提升。
可以説生産力工具和交互體驗工具真正意義上提升了我們在數字世界當中的生産力。
第二個現象是新消費。
在元宇宙中,我們的消費理念發生了變化。元宇宙原住民並不僅僅消費所看到的“物”,而是通過消費“虛擬標簽”來尋找身份認同。
此前提到的OpenSea平臺,一年時間實現從0到200億美金的整體交易量。其代表就是NFT猴子的頭像,籃球運動員庫裏花了18萬美金購買。截至今日,這樣一個簡單的猴子頭像的價格大概要300萬人民幣左右。很多人買來作為元宇宙的身份標簽,用作頭像,表明自己是一個元宇宙玩家,是這個開放世界的原住民。
此外,在一些遊戲虛擬場景中,人們一鍵生成自己的虛擬形象。正所謂千人千面,人們希望在虛擬世界中也有自己的特色。
對於個人性格、屬性的外向表達,將成為元宇宙新消費的核心。
又如在大型AI展會上,商湯用原創的數字人驅動《王者榮耀》裏的公孫離與現場觀眾進行互動。其實在幕後,只要有人做出動作或説話,前臺的公孫離就能實時復刻,與現場觀眾交流。完全想不到公孫離這樣一個女性形象,背後其實是一個大漢。
元宇宙的未來商業構想
很多人都在問,元宇宙到底有沒有這麼大商業空間?其實關鍵在於元宇宙能否真正意義上帶來生産力工具和交互體驗工具的進化。這樣的進化,將會顛覆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或者傳統商業的核心模式。
現實世界中,有很多做社交、搜索、廣告、電商、遊戲的網際網路平臺。如果生産力工具和體驗工具能夠得到提升,可以想像在元宇宙中,這些平臺都會變成開放世界,被重新定義。
原先網際網路的商業模式會在元宇宙中被完美復刻。下一階段,只要用真正元宇宙原住民的認知重新定義商業模式,就可以有巨大的想像空間。
在Gartner 2021年新興技術成熟曲線(Hype Cycle)中,NFT、去中心化身份、生成式人工智慧、數字人、基於物理資訊的人工智慧、AI增強引擎以及多重體驗等,都成為了熱門技術,大部分都和元宇宙相關。
可能很多人會就此認為元宇宙已經近在眼前,但從這條曲線來看,雖然元宇宙有著巨大的可能性和潛力,但是現在技術成熟度還尚待完善,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構建起龐大的基礎設施。
正如網際網路“3W”是1989年誕生的,但是其真正商業化可能是在10年以後。所以很多事情看似近在眼前,但需要很長時間的建設才能走向成熟。
當然,我們也不能妄自菲薄。技術迭代的能力其實非常快,比如最好的人工智慧演算法,在過往十年對於算力的需求增長超過了100萬倍,它突破了大部分人對於原定的技術發展的想像。
在這裡,唯一能限制你的就是想像力。讓我們來一起擁抱元宇宙的數字化,謝謝大家!
來源:中新經緯 | 撰稿:辛文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