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的目的除了了解新知,也希冀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與作者對話,甚至是與未知對話,獲得不一樣的視野和見解。《元宇宙教育》一書以三位作者向“覓渡”提問的方式來探尋和理解元宇宙時代以及元宇宙理念下的教育,虛擬人物覓渡無疑是以一個智者的身份存在。
書中的提問有200多個,問題咄咄逼人,疑點不一而同,代表著對於元宇宙知之甚少又充滿好奇的我們。
其中,有一個提問是:元宇宙時代,會有虛擬父母嗎?發展程度如何?如果真實父母不靠譜,虛擬父母可以成為監護人嗎?
覓渡的回答十分真誠:作為形象層面的父母,早已經不是問題。
覓渡説,網際網路時代,就有研究者希望通過科技手段,幫助這些孩子找回被父母關心、照顧、疼愛的感受,彌合他們內心的創傷,繼而使他們能夠更加健康地成長。這種認知層面的虛擬父母,表現形式可以是聊天,像虛擬化身,或者倣生機器人。
覓渡認為:無論原因如何,現代社會必然存在大量弱陪伴乃至零陪伴的親子關係,也不可能所有的家庭都其樂融融,這是客觀事實,也是自然規律。用數字技術再造父母,並不是目標,而是一種可能路徑。最終結果很無奈,這是一種無效的路徑。減少未成年人心理疾病、降低自殺率、降低家庭虐待率、遇到變故更快走出心理陰影等,才是更務實的目標,很多都有了有效的解決方案,並不需要虛擬父母。
很真誠的回答。
談到本書的寫作緣起,《元宇宙教育》一書的作者之一跨界教育研究專家李駿逸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元宇宙不是單一技術,而是數字虛實科技的混合。它來了,大家都在談論,它像一個龐然大物,邊界很模糊,沒有誰有完整的定義權。“元宇宙必然影響教育,因此,我常用‘元宇宙教育’這個表達,其實就是‘元宇宙時代的教育’,重心在後。”
元宇宙教育,是以科幻視角,站在未來,回望現在。
書中名叫“覓渡”的人工智慧,帶著特殊的任務,從2070年穿越回到今天。覓渡,英文名Meducation,即“元宇宙”metaverse和“教育”education的結合。在《元宇宙教育》中,覓渡是書中科幻故事《和覓渡的第一次接觸》中的主人公,同時也是專門服務全球教育的量子超算平臺,根據筆者的提問,娓娓道來“元宇宙教育”在未來50年發展的完整圖景。
李駿逸説,雖然大眾對“元宇宙”有很多擔憂和批評,但現實更讓很多人感到不安,審美疲勞的速度也很快,能給人們帶來想像和期望的新概念,其實並不多,“元宇宙”算一個,而且是全球化的概念。對大眾而言,大部分人是好奇,部分人想理解,少數人體驗感知,極少數人認為是基於嘗試實踐。
借用星雲大師的一句話:“給人方便、給人歡喜、給人信心、給人希望”。
新教育研究院院長李鎮西説,面對熱詞“元宇宙”,有許多相關的知識、理念、原理等需要我們學習,而《元宇宙教育》正是一本幫助我們走近並走進元宇宙的作品。該書用科幻方式寫現實教育;用元宇宙模式寫元宇宙教育,把讀者帶進虛擬與現實相融合的元宇宙,以全新的視角審視今天,展望未來,把握學校的變革,憧憬教育的未來。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撰稿:辛文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