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浙江桐廬縣首個景區“共用法庭”在百江鎮天子地景區掛牌成立。
天子地景區“共用法庭”,集合法院、派出所、司法所、鎮調委會、老丁調解工作室等各方優勢資源,做好景區矛盾糾紛化解,爭做景區矛盾糾紛的“解鈴人”,從源頭上減少矛盾糾紛的産生,促進景區社會治理從“化訟止爭”向“少訟無訟”轉變。
同時,百江鎮還積極推進15個村級“共用法庭”的建設,探索運用數字化手段參與和融入基層治理,通過在鎮、村設立“共用法庭”,把調解指導、糾紛化解、線上訴訟、普法宣傳、基層治理等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形成涵蓋鎮、村、網格的司法服務新格局。
這是桐廬縣推動“共用法庭”建設的一個縮影。去年以來,桐廬縣打好黨委領導、全面融合、因地制宜“組合拳”,全力推動“共用法庭”建設,為共同富裕、産業發展、鄉村振興等提供了有力支撐。截至今年6月底,已建成縣“共用法庭”1家、特設“共用法庭”11家、鎮街“共用法庭”14家、村社“共用法庭”207家。
桐廬縣在杭州市首創“共用法庭”室、站、點三級聯動機制,最大限度激活訴源治理和基層治理的實效。並借助“共用法庭”法治資源,打通信訪、調解、訴訟“三支隊伍”,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律師等群體,形成行業廣、數量多、品質高的解紛“人才庫”。
“有了‘共用法庭’以後,遇到疑難糾紛可以在家門口隨時聯絡法官提供調解指導,由法官幫忙‘捋一捋’,調解過程變得更加順暢。”每每提起“共用法庭”,富春江鎮蘆茨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方祖春總是不由自主地豎起大拇指。2021年以來,蘆茨“共用法庭”已成功調解各類矛盾糾紛62件,實現旅遊糾紛無訟無訪,全面助力鄉村振興。
“共用法庭”的成立,為各部門共同推進縣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奠定了紮實基礎。今年4月,瑤琳派出所上傳一起因借梯子引發衝突而致人受傷的矛盾糾紛,“共用法庭”瑤琳工作站“接單”後,立即與派出所、司法所聯動,成功促成雙方當事人和解。
此外,桐廬縣通過“新村夜話”載體,將數字化改革、智慧法院成果送到群眾家門口,依託設在全縣207個村社的“共用法庭”開展巡迴審理、法律沙龍等法治主題的“新村夜話”,將巡迴法庭、法律講堂等送到群眾家門口。
桐廬縣還在企業較為密集的經濟開發區設立商會“共用法庭”服務站,聯動桐廬富春江科技城法庭和快遞、針織、制筆等行業“特設”共用法庭,更好實現專業法庭資源下沉、陣線前移、服務前傾。今年以來,制發企業法律風險防範提示清單180份,有效預防、化解企業法律風險。1——6月,買賣合同糾紛案件申請立案到案款發放時間從114天縮短至65天,降幅達42.9%,當事人訴訟成本下降31.2%。
來源:中國網 | 撰稿:汪傑菲 通訊員 陳藝琨 童法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