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縉雲 > 新聞速遞 新聞詳情
“智”造未來 縉雲機床小鎮探索創新之路
中國網 · 通訊員 李衛平 姚錦萍 | 發佈時間2022-06-29 11:08:45    

   縉雲機床小鎮,位於素有“中國鋸床之都”美譽的壺鎮,為麗水市首個也是目前唯一的高端裝備製造類特色小鎮。2016年1月獲批以來,小鎮積極探索山區生態工業新路,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初步形成高端裝備製造、智慧家居、醫療健康三大主導産業,有多項産品和技術躋身全國或全球單打冠軍。作為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對象,小鎮2020年獲得優秀等次,2021年被評為浙江省最具綜合活力的十大特色小鎮之一。晨龍鋸床獲評省隱形冠軍企業,鋸力煌被評為第三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全市最大外商獨資項目肖特玻管、肖特醫藥系統亞洲總部成功落戶小鎮,成為全國最大的疫苗瓶用玻管材料製造中心……

1.jpg

  縉雲機床小鎮發展的生動實踐充分表明:“山區縣也能搞工業,山區縣也能搞創新,山區縣也能引進世界頂尖企業。”

1.jpg

  華麗轉身,龍頭企業長袖領舞

  創新是小鎮的競爭力。小鎮有沒有潛力,産業有沒有前途,得看龍頭企業發展夠不夠給力,能不能帶領整個行業走智慧生産之路。

3.png

  説起帶鋸床,鋸博物館創辦人、也是“鋸力煌”創始人李新富,那是一臉的欣慰。壺鎮人敢闖敢拼,敢為人先,素來有經商辦企業的傳統,毋庸置疑,帶鋸床給李新富他們那一代人帶來了財富,實現了創業夢想,也讓壺鎮變得更加富有、智慧、幸福。李新富也是看著壺鎮帶鋸床産業一路從星星之火,發展到了燎原之勢。正是在帶鋸床産業的帶動下,推動了拉床、彎管機、切割機等特色機械裝備製造和新型金屬材料生産的産業集群形成和突破發展。時至今日,帶鋸床已經當仁不讓地成為當地的支柱産業。

  不過,業內也曾經有一絲隱痛,以前其産量雖佔了國內市場的70%,産值卻僅有30%。這一隱痛,政府部門看到了,行業協會看到了,企業家們自身也看到了。以浙江暢爾智慧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晨龍鋸床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鋸力煌鋸床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漢達機械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為代表,著手研發和生産高端拉床、專用機床、複合機床以及機器人整合等“機械換人”智慧裝備産品,將從替代進口的定位發展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産品,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真正實現中國“智”造。

  作為龍頭企業,企業家們深刻認識到,他們肩負著新時代的歷史使命:帶動鋸床行業從産業集聚邁向品牌集聚,通過騰籠換鳥,推動整個産業轉型升級。

4.jpg

  這些天,“鋸力煌”新掌門人李斌勝忙於與一些研發團隊對接合作,常常錯過與家人相聚機會。從2016年開始,“鋸力煌”對接上了浙江大學的專業開發團隊開始校企合作,雙方聯動突破高端精密鋸床的關鍵難題。借助軟體計算,人工操作大大減少,每個環節都有機器自動把關,相比上一代産品,鋸床的鋸切效率和性能再次提高了30%左右。2019年,鋸力煌推出了鋸床行業革命性産品—全新工藝模組化組裝新品。新工藝系列産品採用鐳射切割、機器人焊接、CNC加工等,實現了産品標準化通配生産,配備智慧鋸切系統,實現最優(高效、節材)作業狀態,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李斌勝帶領公司研發團隊,經過3年多的技術攻關,又實現了帶鋸床2.0的升級,開啟了鋸床3.0時代,研發了有AI全智慧演算法控制、遠端運維、鋸切全生命週期管理等一系列智慧生産的全智慧高速帶鋸床。數字化、智慧化、標準化生産線的改造,使得該企業在勞動成本、産品技術上完成“迭代”。今年3月上市以來,全智慧高速帶鋸床已售出上百台,生産訂單一路上揚。

  “我們要朝著實現鋸切工業互聯,實時精細化、個性化定制的目標邁進,與工業4.0無縫接軌。”李斌勝信心十足。

  鋸力煌的信心也彰顯了各龍頭企業走智慧帶鋸床生産之路的美好願景。小鎮注重整合挖掘提升這些傳統産業,使小鎮彰顯産業升級、高端要素集聚和産城人文融合發展,建設中不追求“大而全”“大而廣”,更是力求産業“特而強”、形態“精而美”,機制“新而活”,生産、生活、生態和産業、旅遊、文化、社區功能疊加不“散而弱”,力求“有機合”。

5.png

  2020年,由浙江晨龍鋸床股份有限公司主導起草的《機床安全金屬鋸床》國家標準和浙江晨雕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主導起草的《數控水準臥式帶鋸床 第1部分:精度檢驗》《數控水準臥式帶鋸床 第2部分:技術條件》兩項行業標準正式獲批立項。小鎮企業主導制定的這3項鋸床標準獲批立項標誌著縉雲鋸床龍頭企業成為全國鋸切裝備製造行業的領跑者。用浙江晨龍鋸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丁澤林的話説,那就是“標準對於企業來講,就意味著方向,意味著引領,意味著話語權”。

  小鎮還高度重視高能級企業的培育和招引。肖特集團是世界500強,暢爾智慧、晨龍鋸床在新三板上市,天喜控股、金棒控股是總部企業,天喜廚電、晨龍鋸床是省品字標企業,晨龍鋸床、天喜控股、暢爾智慧是“浙江製造”標準主導制定企業,韓立鋸床是國家標準參與制定企業等等。

  以龍頭企業為代表,這些鋸床企業以機床小鎮建設為契機,狠抓企業的發展壯大、轉型升級,煥發出了新的生産熱度和勃勃生機。截至2021年底,小鎮現有鋸床整機生産企業39家,配套企業百餘家,從業人員1萬餘人,累計完成固定資産投資58.90億元。2021年實現總産出132.46億元,同比增長64.64%。

  搭建平臺,小鎮科創活力迸發

  走進縉雲鋸床和特色機械裝備産業創新服務綜合體,時代感、科技感、創新感、未來感氣息十足,這裡猶如一座科創新城,配備了高精尖設備的創新研發中心實驗室、充滿城市記憶和未來感的縉雲工業展示館、彰顯縉雲智造的特色工業産品互動體驗區等一系列功能區塊。

5.png

  縉雲鋸床和特色機械裝備産業創新服務綜合體于2019年10月15日正式投入運作,總體投資4億元,現有服務面積3.6萬平方米。綜合體以實現“産學研用金,財政介美雲”十聯動創新生態為目標,構建創新研發、公共服務、科技孵化、技術交易、科技金融五大平臺,按照“産業在這裡、需求在這裡、服務在這裡、研發在這裡、人才在這裡、創業在這裡、創新在這裡”的發展要求,不斷豐富和引進服務內容,建立科創服務中心。設立了智慧財産權服務、科技資訊服務、企業管理服務和政府公共服務四個辦事窗口,每月2日、16日常態化開展“集中科技服務日”活動,為企業和高校院所、科技服務機構精準搭建對接平臺,任何企業發展的難題,皆可在“家門口”一一對應解決,為提升縉雲機床小鎮的公共服務水準注入了強勁的科技動力。2020年底,入駐企業奇磨科技、企鵝科技、戰狼機械等8個項目完成土地摘牌,其中駿卡項目在摘牌當天即完成施工許可證辦理、淩鯊項目于第2天完成施工許可證辦理,創造了工業項目從招商到落地、拿地到動工等多項新紀錄,“拿地即開工”成為審批新常態。在2021年省級綜合體年度績效評價中,縉雲鋸床和特色機械裝備産業創新服務綜合體獲得優秀評價,列全省第一。

  人才是小鎮的生命力,創新離不開人才,發展離不開人才。

7.jpg

  在機床小鎮採訪,我們聽到更多的是“引來人、留住人、培養人”的生動故事。他們將企業發展視為員工幸福的源泉,員工幸福視為企業發展的推動力。晨龍鋸床在組織一次公司活動時,鼓勵帶家屬參加,發現有三十八對父子(有的是父女或母子、母女)就是內部員工。令人欣喜的是,鋸床技術潛移默化地在父子身上傳承:朱曉祚,專機車間主任,父親朱輝是兒子的技術顧問;章長洪,裝配車間主任,兒子章麗健高考志願就是遵從父親的意見填報的,一上大學就被公司“崗位預定”,如今是晨龍鋸床技術部自動化編程工程師,在數控編程領域已經能夠獨當一面……

  一些學歷不高但技術高明、經驗老到的高級技工是機床小鎮高端裝備製造的中堅力量。機床小鎮從實際出發,積極探索,推動技能人才評價新模式,突破原有邊界,讓企業對人才進行職業技能認定。2020年,小鎮遴選出暢爾智慧、晨龍鋸床作為我縣企業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的第一批試點單位。技能人才讓企業認,由企業定,企業重視,員工積極性更高,逐步形成了員工技能提升、企業人才不斷、小鎮産業發展的良性迴圈。

  小鎮以國家機器人特色産業基地、省級創新服務綜合體、省級蒼山孵化器和創客學院為載體,不斷和各類人才專家、大專院校進行合作。2021年,通過仙都院士之家(落戶小鎮客廳的創新基地)引進7名院士入駐,並先後邀請省內外高校院所201名科學家、教授、博士來縉雲,以不同方式助力企業創新600多家次,其中120余位國內外高層次人才攜帶123個項目與203家次企業開展互動交流,目前已有14個項目達成意向或合作。同時,不斷優化柔性引才和人才服務提質擴面,以小鎮客廳入駐的高校院所轉移轉化中心、創新中心等為媒介,推行工業科技特派員制度和“百博進百企”計劃,一年內就聘請了52位專家(博士)與企業開展一對一結對,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專業化的技術諮詢與服務。

  詩意棲居,家園氣息迎面而來

  産業的發展最終是為了增進民生福祉。有滋有味的生活,機床小鎮以及工作、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最有發言權。

8.jpg

  為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文化氛圍,小鎮積極在社區功能完善、公共服務和商業服務配套上下功夫,建設了人才公寓,積極引進餐飲、酒店、商鋪等,建設了天喜雙語幼兒園、壺鎮鎮社會養老服務中心,佈局了青川影劇院、村衛生室、中醫診所等設施。2018年啟動小鎮客廳建設工作,在其中建設了科技金融超市(公共服務)、科創咖啡廳(路演中心)、工業名品館、工業展示館、鋸床暨特色機械裝備品質檢驗中心、技術轉移中心等內容,並打造了室外景觀,使之基本具備了小鎮概覽、商務服務、資訊諮詢、産品展示、創業服務、旅遊服務、文化展示等七大功能。縉雲創客學院為企業提供資訊諮詢、創業孵化、路演培訓等服務,檢驗中心為企業提供品質檢驗服務,工業名品館可購買産品,科創咖啡廳則提供休閒、會議等場所。在這裡,可以盡情地放鬆自己的心情,享受休閒的時光。

  “開心工作,快樂生活。”小鎮這幾年破繭成蝶的蛻變過程,吸引著一批批“創二代”學成回鄉尋夢,更吸引著國內外投資者和大批外來務工者在小鎮安居樂業。

  36歲的王宋傑,不僅是浙江奧林發機床有限公司的總經理,還是柒號主場壺鎮館的負責人。柒號主場是一家無人化管理、24小時運營的智慧籃球館,起步于杭州,分佈全國各地,一般設置在大中型城市。它的分館開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而且要經過嚴格的考察。他建球館的初衷很簡單:三位股東是“創二代”,也是鐵桿球迷,純屬愛好,願意為理想買單。2000多平方的室內球館、2000多平方的室外球場,球友辦理年卡或月卡,就可在職業聯賽標準CBA的木地板球場、PVC塑膠球場打球。館內還設有羽毛球館。這個智慧籃球館,現在已成為小鎮裏的人們健身運動的打卡“聖地”。

  胡強博士也正是被這裡環境吸引,來此創辦臻泰能源,該公司成為小鎮重點培育孵化的企業,累計給予支援經費2000余萬元、綠谷精英計劃的薪資補貼、小鎮客廳聯合實驗室等都為其加速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來自雲南保山的陳欣柏,10年前來到小鎮,是一家機床公司的數控技工。幾年後妻子也跟著來了,如今夫妻倆在杭川買了房,落了腳,孩子也在壺鎮上學,成為新縉雲人。提及今後的打算,夫妻倆高興地説:“對現在的工作、生活感到非常滿意,待遇環境都挺好,我們會繼續幹下去。”

  蒼山村村民以眾籌模式籌資170萬元,建成佔地面積為4800平方米的燈光足球場及多功能運動場。胡宅口村,建有遠近聞名的縉雲恐龍館;好溪村籌備5年,斥資3000多萬元打造瑯琊谷旅遊項目。

  小鎮邊上的羊上航空飛行營地,不僅能乘坐滑翔傘鳥瞰壺鎮,還可體驗騎馬的快感和全地形車的刺激感。

  暢爾智慧投入近300萬元打造的公益工業圖書館壺鎮書院,定期面向中小學生開放,上思政課、開展黨史教育、播放紅色電影,舉辦閱讀會、書籍漂流等志願服務活動,助力精神共富,成了青少年的“精神家園”。

  對企業來説,機床小鎮將是一個投資聖地;對創客來説,機床小鎮是一個創新平臺;對居民來説,機床小鎮是幸福社區;對遊客來説,機床小鎮是一個休閒樂園。

  “我們的機床小鎮,將是一座宜居、宜業、宜遊的開放的綜合體,是一個生産、生態和生活三生融合的宜居小鎮,既要在市場大潮中激情創新,又能在優美環境中詩意生活。”縣委常委、麗縉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壺鎮鎮黨委書記李宣説。

  我們相信,縉雲機床小鎮必將成為産業特色鮮明、競爭優勢突出的“特色小鎮”,建成中國南方機床科技新城、長三角特色高端裝備製造基地、浙南智造創業創新先行區!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通訊員 李衛平 姚錦萍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