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漫水石橋,指引著最久遠的源頭。清明前的野菜新芽,孕育出最鮮嫩的口感。溫州市永嘉縣巽宅鎮,位於小楠溪中上游流域,被稱為“永嘉的西藏”。清明時節,這個偏遠山鄉瀰漫著一種小吃特有的清香,吸引了八方遊客來此嘗“春鮮”。
農家小院、鄉村長廊、房前屋後道坦,這裡最熱鬧的場景就是街坊鄰里圍坐著,搗棉菜、切竹筍、炒餡料……家家戶戶都忙著製作清明餅。
剛出爐的棉菜餅清香撲面。昭普 攝
“做清明餅不能怕麻煩,要用最新鮮的食材,慢工細活,手工做出來的清明餅,最好吃!”村民章小春和姐妹們聚在農家小院,從早上7時一直忙到下午4時,900多個清明餅剛剛做完。如今,小鎮的清明餅在永嘉出了名,經常有人到府批量預訂,非常搶手。而每個巽宅人都會毫不猶豫地吆喝:“我們的清明餅最好吃,家家戶戶都會做。”
溫州人一直有清明節做棉菜餅祭祖的習俗,各地做法不盡相同,慢慢演變出了各種風味。甜口的一般用赤小豆糖餡,鹹口的主要分蘿蔔絲、鹹菜餡,其中,春筍必不可少。從製作麵糰到炒制餡料、包餅,各道工序,頗有講究。
清明餅,特有的棉菜清香撲鼻。溫州話裏的“棉菜”,學名叫鼠曲草。清明前這種草枝葉最嫩,是採摘的最佳時令。以前,春耕再忙,農戶們也會忙裏偷閒,呼鄰喚舍去野外採摘這種棉菜。
棉菜餅皮略帶韌性,充盈鄉野“口感”。當日採摘的棉菜趁新鮮漂洗乾淨,再放入搗臼,搗爛生汁,各家按各自“配方”比例摻入糯米粉、粳米粉,揉透揉勻成麵糰。
棉菜餅的餡料,體現農家“本味”。剛挖來的春筍,切成小丁慢慢炒香入味;農家豆腐先過熱油,表面煎炒至微黃;鹹菜選要小白菜腌制、蘿蔔絲不能泡水,還要選用上好的鮮肉、蔥花等作餡。
村民孫小白將麵糰攤成一個個圓圓的餅狀,姐妹們忙著將各種餡料一包,飽滿的餡料被餅皮包裹著,然後墊上鮮箬葉,整齊排列,一個個放置竹籬排上,等待入鍋中蒸熟。“從前,只是清明節才做棉菜餅。如今,從年底一直做到清明後,家家戶戶都要做上幾百上千個。”
蒸氣嫋嫋,鍋蓋一掀,挾著自然清香而來,餅皮柔韌爽口,餡料鮮美,滿口的余香。如今,巽宅鎮因為這種清明特色小吃,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遊客和吃客。人們將棉菜餅當伴手禮,將心目中最好吃的棉菜餅送給親朋好友嘗個“春鮮”。
春光無限,忙碌的小鎮在悠悠的清香中,顯得更加恬靜和美……如何借力棉菜餅打出美食知名度,讓巽宅棉菜餅香飄更遠,成為一方富民産業?村民們包著餅,暢談著未來。
來源: 學習強國溫州學習平臺 | 撰稿: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