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我市衝刺萬億級生産總值、千萬級常住人口‘雙萬’城市的重要一年。”
在昨天開幕的市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政府工作報告釋放新一年衝鋒信號,提出要深入實施“強城行動”,全面推進“四大振興”,打造全省高品質發展第三極。
“溫州發展信心充足”“新一年勢頭強勁”……開幕會結束後,代表委員為此振奮欣喜。
當前的溫州,正置身戰略機遇疊加、天時地利人和的關鍵時期。此時提出“雙萬”目標,意味著溫州正蓄力將城市能級推向一個新水準,以期實現經濟高品質發展、城市內涵式發展。
如何躍上這一台階?
“建議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為:生産總值增長6%以上。”透過報告可以感受到,溫州想以經濟之穩,邁入新高度的決心——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項目為王,企業為重,做實製造業家底,推動平臺提能、産業提效、發展提速。
具體而言,有對市場經營主體的提振。完善惠企政策直達快享機制,為企業減負200億元以上;新增製造業貸款300億元、企業首貸戶8000戶。
有對現代化産業體系的扶持。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傳統支柱産業總産值突破9500億元,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增長7.5%。
有對抓招商強平臺的賦能。落地億元以上産業項目280個、超10億元單體製造業項目30個,竣工超億元製造業項目100個以上,開工增資擴産項目500個、竣工300個。
“我們只有踩下油門、拉起速度,盤活存量、做強增量,才能跨越萬億級生産總值大關。”市政協委員江衍妙尤其關注樓宇經濟,希望加快聚優樓宇産業發展定位,制定激勵政策,構建智慧生態,以“塊狀經濟”向“柱狀經濟”的轉型,加速溫州衝向“雙萬”的步伐。
在這場“提能”的攀登中,溫州還將拿出“向東是大海”的胸懷與魄力,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重塑新征程溫州之“重”。
從持續提升“一區一廊一會一室一集群”創新能級,到新增科技領軍(小巨人)企業10家、高新技術企業6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800家,再到實施高校基礎設施提質工程,報告全面繪製了衝刺路徑圖。
“溫州亟須依靠新産業、新業態、新技術去驅動城市經濟體量的跨越。作為科技型企業,我們將做強産業,通過提升創新能力,為經濟高品質發展助力。”市人大代表吳讓大道出眾多企業家的心聲。
從報告中提出的“要以‘強城行動’為牽引,推動大都市區綜合能級和中心城區首位度雙提升”亦可印證,聚力於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的行動同樣蓄勢待發——
要強核,集中力量建設“五城三園”,滾動實施百個重點項目,加快構建“五城聯動、三園輝映”新景象;提升城市規劃建設水準,剛性落實中心城區一體化市級統籌機制。
要強能,全面增強城市承載能力,實施服務業高品質發展“十百千”工程,加快建設區域現代服務業中心城市;提速建設綜合交通樞紐,打好綜合交通三年大會戰收官戰,力爭交通投資500億元以上。
“溫州衝刺‘雙萬’城市,需要更加強大的港口作為支撐。”市人大代表吳偉紅此番帶來的建議,與“強城行動”相契合。她認為要謀劃好溫州南部(瑞安)深水港口建設項目,加強海鐵聯運,更好地通達世界。
當然,一座“萬億之城”的進階,不光靠經濟數據的增加、城市封面的蝶變,還包括在産業聚集和人口聚集的自我強化迴圈中,對每一個“城中人”産生的深遠影響。
以文化領域為例,溫州將推進文化惠民工程,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50個,並做優做精甌江夜遊、塘河夜畫、青燈市集等文旅打卡點,讓群眾盡享文旅融合盛宴。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唯有奮發有為、大幹快上,才能讓“雙萬”城市由定位變地位。
來源: 溫州新聞網 | 撰稿:記者 葉凝碧 | 責編:周宣印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