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溫州 新聞詳情 A- A+
9.4%,透出溫州工業哪些發展信號?
發佈時間:2023-10-27 09:24:50    

   10月25日,溫州前三季度經濟發展“成績單”出爐,地區生産總值6230.1億元,同比增長7.2%,經濟運作呈現穩中求進、持續向好態勢。

  相比GDP增速相對平穩的態勢,溫州工業則一路上揚。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從今年一季度的6%,到半年度8.7%,前三季度達到9.4%,實現三連跳。

  9.4%,增速究竟高不高?和我們的生活又有什麼關係?記者採訪了相關部門和專家,一探溫州工業發展新信號。

  9.4%,高不高?

  相比杭州數字經濟獨領風騷,寧波單項冠軍遙遙領先,很多人對溫州民營經濟發展模式,還停留在規模不大、産業層次不夠先進、新能源等新興産業逐步成型的印象中。而數據的表現,則似乎與“印象”不同。

  前三季度,溫州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9.4%,對比全省高出了3.9個百分點,比全國高出了5.4個百分點。

  這個增速,一定程度上與大環境息息相關。比如,前三季度,全國的新能源汽車、光伏電池、多晶硅,同比分別增長26.7%、63.2%、84.0%。溫州與之相配套的電氣、汽車零部件、泵閥等傳統支柱産業獲得市場紅利,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4.6%、11.4、10.5%。

  一家位於永嘉的泵閥企業負責人介紹,企業為多晶硅、鋰電池等新能源産品研發了專用閥門,這批新産品今年已為企業帶來了約30%的産值增量。

  撞上市場的井噴是可遇不可求的好運,但只靠運氣,難以支撐起增速的三連跳。

  早在去年底,溫州的不少電氣、泵閥等企業就在國內外跑市場,為今年的産品研發、生産圈定了方向。前三季度,企業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6.3%,大規模的技術改造提升,讓産業不斷練好內功,靜候發力的時機。

  因此,9.4%的增速反映了溫州産業結構經過不斷優化,是適應當下市場發展的。而更值得慶倖的是,在這樣的結構優化下,更多的溫州企業實現了降成本增收益,今年1-8月,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32.9%,列全省第1;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較上年同期高1.2個百分點。而1-9月工業用電同比增長9.5%的速度,正為工業的持續發力蓄能。

  經濟數據分析專家認為,9.4%,反映了溫州工業積極向好發展的態勢。

  增速背後有哪些門道?

  今年以來,溫州工業經濟運作最大的亮點是新動能逐漸“挑大梁”。數字經濟、智慧裝備、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五大戰新産業增加值,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其中,規上新能源産業增加值增速12.3%,利潤貢獻率佔比近三成,這與溫州重點佈局的“核風光水蓄氫儲”全鏈條新能源産業密切相關。

  近兩年,溫州陸續簽約了深遠海海上風電、正泰新能源海岸帶漁光互補示範基地、高純電解鎳、光儲一體化生産等一批新能源産業項目,計劃總投資超4200億元。同時,溫州又引導電氣、汽車零部件、泵閥等傳統産業向新能源轉型,這些新産生的動能都為溫州的工業經濟增長做出了貢獻。

  在瑞安,不少汽車零部件企業,通過智慧化技改與工藝創新,為寶馬、比亞迪、歐拉等品牌的新能源汽車供應産品。樂清電氣,以“兩新兩聯”,加速向數字化、物聯網轉型,發展新能源充電樁等配套産品。

  這些新能源産品的持續發力,也助力樂清、瑞安這兩個工業大縣的規上工業增加值,扭轉了低位增長的態勢,9月增速分別同比增長18.6%、12.5%,已連續四個月高於全市。

  工業大縣有大貢獻,山區縣也沒有落下,通過搶抓市場機遇,招引大好高項目向本地優勢傳統産業和高成長性産業傾斜。比如落戶平陽的大凱太陽能光熱發電真空集熱管等省重大産業項目,以及永嘉的高參數特種波紋管閥門及蒸汽系統AI智慧製造基地等增資擴産項目,都在為山區縣發展夯實後勁。

  無論是産品的升級,或是項目的引入,都需要要素保障。今年溫州創新“數據得地”機制,盡可能將有限的土地資源向優質企業、高品質項目傾斜。目前全市共有82家企業列入“數據得地”年度供地計劃,已完成71家企業供地,供地面積1734.3畝。

  訂單紛至遝來的背後,也離不開政府的搭臺。今年以來,溫州開展兩大萬億産業百場活動,已接續舉辦鞋、服裝、鋰電池等130場産業鏈對接活動,對接國內訂單192.3億元、國際訂單9165萬美元。不久前舉辦的今年全國規模最大的2023中國(溫州)國際泵閥展覽會,現場成交額超1.8億元,意向訂單總額超6.5億元人民幣。

  接下來如何拼?

  要想保持競爭力,就要進一步幫助企業向價值鏈的中高端邁進,推動産業轉型升級,投資高附加值、技術密集型的製造業,這是溫州工業經濟進階的必經之路。

  前三季度,溫州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7.2%,是2022年4月份以來首超全省增速,其中,高新技術産業投資同比增加29.9%。

  GDP的穩紮穩打,工業經濟的恢復向好,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加快發展,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溫州企業生産活動正走上正軌。同時,工業經濟的恢復勢必也會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企業經營狀況改善,就業機會增加,由此提高居民收入,拉動消費增長,這是溫州經濟恢復穩定增長的關鍵。

  當然,數據增幅的“暖”,並不足以完全驅散所有個體的“寒冷”。比如有的企業訂單增加,卻在市場上遭遇行業價格戰,利潤反而不如以往;有的企業上半年生産火熱,下半年訂單遇冷。

  冷靜看數據,其中挑戰依然不小。比如GDP雖高於全省0.9個百分點,但仍位居全省第5。

  壓力如何轉化為動力?溫州將持續強化服務促生産,用好“六位一體”服務體系,開展“優環境、入萬企、破難題”專項行動,及時調研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同時,做好“補短拉長”,引育更多牽引性項目和引領性人才,發揮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産業拉動效應,做大做強做優“一港五穀”,促進科技創新提效、産業集群提能、企業主體提質,不斷塑造高品質發展新優勢。

  穩中求進、穩進提質,溫州將底氣更足、勢頭更勁、實力更強。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謝甜泉 周琳子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