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台州 新聞詳情 A- A+
讓大海擺脫“塑縛”,這些台州人成了“地球衛士”
發佈時間:2023-12-14 11:31:30    

   你能想像,塑膠瓶、漁網、漁盤這些“流浪”的海洋塑膠廢棄物,有一天,會和你的手機殼、衣服和鞋子有關係嗎?

  如今,因為“藍色迴圈”,它們之間有了聯繫。

  不久前,由省生態環境廳、台州政府組織推動,浙江藍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景科技”)運營實施的“藍色迴圈”海洋塑膠廢棄物治理項目,獲得聯合國環保領域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

  這些海洋塑膠廢棄物是怎麼實現迴圈的?它的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01

  緣起

  12月2日15時許,溫嶺市箬山中心漁港。

  出海多日的船老大林武喜駕駛“浙嶺漁23751”號漁船返回。除了豐富的海鮮,還帶回了不少含油污水和生活垃圾。

  打開浙裏辦APP“漁省心”平臺,林武喜發起污染物上交申請,“申請的內容有含油污水、廢油、生活污水和塑膠瓶等,申報後就會有收集船或收集車過來接收。”

  0 1

  15時18分,收到系統派單短信的“海上滴滴”工作人員徐亨華,和妻子孫彩娥一起駕駛“順潔油18”污染物收集船來了。

  0 2

  15時25分,林武喜船上的177公斤含油污水,被存放在收集船的船艙裏。

  “時間、地點、漁船號、含油污水量,系統裏都有記錄。”徐亨華説,“這些污染物,我們會送到附近的‘海洋雲倉’進行處理。”

  抽完含油污水後,徐亨華又將漁船上的生活垃圾一併帶走。分揀出來的礦泉水瓶,他會送到附近的“小藍之家”,其他沒有價值的垃圾則投入垃圾桶。

  53歲的徐亨華,生於海邊,長于海邊。“十四五歲開始出海捕魚。”徐亨華回憶,小時候的海上沒有什麼漂浮物,一網起來,是各種海鮮。後來,海上油污多了起來,港口垃圾隨處可見。

  “以前,沒有收集船和海洋垃圾回收站,船上的油污水沒地方去,許多漁民只能直排入海。”徐亨華説,從海裏網上來的垃圾,則是直接扔回海裏。“我是漁民,知道大海對我們的重要性。但這些東西沒人收、沒處去,我們能怎麼辦?”

  受困于海洋污染物的,不止徐亨華。

  “垃圾多還是魚蝦多,看運氣。”朱國勝是“浙椒漁運88539”號漁船的船老大,15歲跟隨父輩出海,“有時一網下去,撈上來的不僅僅有魚蝦,還有大量快餐盒、塑膠瓶、速食麵包裝袋。”

  看到灘塗上的淤泥漸漸由黃轉黑,朱國勝心裏很不是滋味:“不要説海水油污、塑膠漂浮物,就是小網海鮮,也漸漸地有了柴油味。”

  “2000年年初時,海洋垃圾最多,泡沫、木頭、電池,什麼都有。漁網被垃圾割破,也是常有的事。”60歲的老漁民方滿,家裏往上幾輩都和大海打交道。

  他説,起初大家會把捕魚時撈上來的垃圾帶回碼頭,但由於沒有專人收集處置,時間久了,垃圾越堆越多,影響貨物運輸,最後只能扔回海裏。

  與海洋共生共存的漁民,深諳保護海洋的重要性。可這些海洋污染物究竟該怎麼處置?這讓他們犯了難。

  藍景科技聯合創始人陳光輝和團隊的兩位核心成員王建麗、葉誠都是椒江人。自小在海邊長大,他們對大海懷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海洋生態環境變壞,我們有切身感受。”陳光輝説,吃到柴油味的海鮮,是他刻骨銘心的記憶,“一直希望海洋能夠恢復到原來的樣子。”

  海洋垃圾不僅讓漁民和沿海居民犯難,讓沿海各地政府也犯難,一直在尋找海洋污染治理的破題之法。

  2019年9月,椒江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聯合藍景科技在全國首創“海洋雲倉1.0”智慧治污模式。這個模式通過“智慧裝備+大數據+區塊鏈”技術,打通産廢、收集、運轉、處置、監管等各環節,使船舶含油污水實現可視性全流程閉環治理。

  “哪艘船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交了多少含油污水,主管部門在‘海洋雲倉’系統後臺都能看到。”時任椒江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黨委副書記吳仁斌説,船舶污染物治理進入了“有人收、有人運、有處去、方便管”的全新階段。

  2021年5月,“海洋雲倉1.0”與數字化平臺“漁省心”結合在一起,迭代升級成“海洋雲倉2.0”,增設了油污水分離功能和垃圾分類處置單元。

  “以前廢油不知道怎麼處理,就直接排到海裏。現在通過‘漁省心’申報,不管是廢油還是塑膠瓶這些垃圾,都會有人上船來收,非常方便。”朱國勝説。

  2020年,徐亨華不再出海捕魚,跑起了“海上滴滴”,專業收集海洋污染物。“我覺得這個工作非常有意義。”徐亨華坦言。

  02

  破局

  “海洋雲倉2.0”,實現了船舶油污水的回收利用和生活垃圾、海洋塑膠的分類收集。

  “運營中,我們發現,海洋廢棄物中大部分都是海洋塑膠。”陳光輝説,世衛組織提供的數據顯示,塑膠進入到海洋後不會降解,但會分解成微塑膠,對海洋生物造成傷害,再通過食物鏈影響人類健康。

  看到越積越多的海洋塑膠,陳光輝意識到,“大海撈塑”行動刻不容緩。

  吳仁斌也發現了這個問題:“當時就在想,能不能把這些東西也一併回收處置?”

  “全球各國都在探索船舶污染物、海洋塑膠污染物治理方法,但沒有一個很完善、可持續的治理模式。”在陳光輝看來,公司在工業污染防治領域深耕22年,不僅有技術成熟的“物聯網+區塊鏈”技術,還有中國最早的區塊鏈電子聯單,“這是我們開拓海洋板塊的底氣。”

  一拍即合。2020年,椒江開始探索海洋塑膠廢棄物分類回收和治理。

  然而,回收海洋塑膠,成本高,誰來買單?“我們曾跟蹤那些廢棄塑膠瓶去向,發現其中一些被台州的工廠再生製造成垃圾桶、遮陽網等傳統塑膠用品。”藍景科技運維總監方敏説,台州塑膠産業發達,但這些傳統再生塑膠售價很低,遠遠抵不上海洋塑膠回收、運輸、清洗和造料成本。

  如何既能滿足政府的生態治理需求,又能實現企業營利?一次偶然,讓陳光輝看到了破局的曙光。

  “有一次出差閒聊時,法國威立雅華菲的一位負責人告訴我,海洋再生塑膠粒子很值錢,比原生塑膠粒子貴出很多。”陳光輝回憶,“一開始我不信,這怎麼可能?”

  回來後,陳光輝和同事查了很多資料,也請教了一些行業內的專業人士,確認了,是真的!

  “每年,國際頭部企業都有採購海洋塑膠的ESG碳減排需求。”陳光輝向記者算了一筆賬:與8000元/噸的陸地原生PET塑膠粒子相比,經過權威機構認證的海洋塑膠PET粒子價格更高,最高可達35000元/噸。

  陳光輝立即組織工作人員前往大陳島收集海洋塑膠垃圾。“我讓他們在撿拾時佩戴視頻記錄儀和定位設備。”陳光輝説,這可確保海洋塑膠垃圾來源可信。

  如何才能讓這些海洋塑膠廢棄物進入全球的頭部企業視野?

  “‘海洋雲倉2.0’本就是做前端的,每個環節都是‘物聯網+區塊鏈’,全過程可視化。”陳光輝説,追溯海洋塑膠的認證流程,從收集——儲存——運輸——再生——製造,中間要涉及200多個節點,但他仍很有信心。

  2022年6月,藍景科技一舉拿到國際權威認證機構德國萊茵 TÜV 頒發的中國首張海洋塑膠回收再生認證證書,填補了我國可信海洋塑膠供應的空白,也敲開了頭部企業的“大門”。

  2022年4月,“海洋雲倉3.0”——由政府引領、企業主導、産業協同、公眾參與的“藍色迴圈”海洋塑膠廢棄物治理模式在台州各地推廣。

  03

  迴圈

  早上8點,溫嶺市石塘半島金沙灘公園。

  夏玉英頭戴藍色棒球帽,身穿“藍色迴圈”字樣的藍色小馬甲,一手拿著長柄垃圾鉗,一手拿著編織袋,將散落在沙灘上的塑膠瓶夾起來,放入袋裏。她胸前佩戴著的視頻記錄儀,清楚地拍下了撿垃圾的全過程。

  夏玉英是安徽人,兩年前來石塘鎮當環衛工人。以前,她撿來的塑膠瓶一斤只能賣六七角。去年下半年,聽説“小藍之家”收購價格更高,夏玉英前往報名,成為了一名“小螞蟻”。

  中午時分,夏玉英將撿拾到的一大袋塑膠瓶,運到5公里外的箬山“小藍之家”。“小藍之家”的“家長”張文祥將塑膠瓶搬到秤上稱重,在“藍色迴圈”手機應用程式上傳撿拾視頻、撿拾地點、海塑重量等資訊,生成溯源二維碼。按流程完成一系列操作後,張文祥以一斤2.5元的價格向夏玉英支付了收購費用。

  “夏天遊客多時,我淩晨3點就起來撿垃圾了。一天下來,光是塑膠瓶就能撿五六十斤。”夏玉英説,依靠撿瓶子,她每月能增加一千多元收入。

  如今,箬山“小藍之家”共有“小螞蟻”30多人,大多是沿海低收入居民、漁民和環衛工人。

  回收後的塑膠瓶又該怎麼變成資源?

  椒江外沙“小藍之家”,600多平方米的空地上,堆滿了大袋的塑膠瓶。今年3月,建築工人雷世兵兼職幹起“小藍之家”的分揀工作。

  “這裡有1000多斤塑膠瓶,要分成4類。分類後的塑膠瓶,我們會用壓縮機壓縮、打包成約40公斤重的‘塑膠瓶磚’。”雷世兵説,塑膠瓶回收價格高,撿的人多了,環境也就變好了。

  傍晚時分,藍景科技工作人員將“塑膠瓶磚”搬上貨車,經“海洋雲倉”破碎、減量後,送往位於湖州安吉的威立雅華菲高分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在那裏,塑膠瓶經過清洗、分選、熔融、過濾等工序後,變成一顆顆晶瑩剔透的海洋再生塑膠粒子。”椒江外沙“小藍之家”的“家長”邱普法説,“這些海洋再生塑膠粒子,被下游製造商加工後,可廣泛應用於服裝紡織、汽摩配飾、電子電器等産品生産。”

  至此,海洋塑膠正式完成“新生”。

  走進藍景科技展廳,墻上懸挂著手機殼、衣服、球鞋、收納箱等各式成品。“這些都是由海洋再生塑膠粒子製成的。”方敏隨手拿起一個手機殼,掃描包裝上的二維碼,向記者展示:本手機殼含8.4克海洋塑膠,您本次行為可減少0.42個塑膠瓶産生,減少10.92克碳排放。點擊螢幕右下方的可視化追溯,收集、儲存、轉運、再生等環節的資訊以文字和視頻的方式一一陳列在眼前。

  讓海洋垃圾變“海洋寶藏”,“藍色迴圈”做到了!

  目前,“藍色迴圈”項目已擴展至台州、舟山、寧波等3個市9個縣(市、區),237家産業企業、1.02萬艘船舶、6.18萬人次參與其中,累計收集處理海洋廢棄物1.09萬噸,其中塑膠廢棄物2254噸。

  “這一年多來,我們一共減少碳排放約2930噸,一線收集人員每人平均年增收1.3萬元。”方敏自豪地説。

  04

  延伸

  12月13日淩晨4時許,天還黑。溫嶺市石塘海上平安民間救助站站長、小沙頭“小藍之家”負責人郭文標同往常一樣,穿戴整齊後,開著小船前往三蒜島。

  一望無際的海面上,風平浪靜。半小時後,郭文標將船停靠在淺灘上,起身上岸。

  泡沫、塑膠瓶、漁網、竹竿……島上堆積著大量被海浪卷上來的垃圾。郭文標腳踩礁石,低著頭、弓著腰,仔細撿拾著夾雜其中的塑膠瓶。

  “撿不完的。只要有風,就會不斷有垃圾進來。”郭文標無奈地説,“現在具有高利用價值的只有塑膠瓶,泡沫、漁網帶回去也沒用。要是這兩樣也能再生利用,那就好了。”

  那麼,郭文標的願望能實現嗎?

  “能!我們正在努力打通産業鏈的後端——生産線。”在椒江中心漁港碼頭,方敏指著“藍色迴圈”項目展示中心一側的簡易圍欄説,“這些都是從漁民那裏收集來的,有漁網、漁盤、漁繩。等累積到一定的量,我們會打包一起送到黃岩江口的海洋塑膠暫存倉庫。”

  總用地26畝,總建築面積25974平方米——這是藍景科技計劃建設的海洋可持續發展産業園。“我們會搭建生産線,用於生産‘海洋雲倉’智慧裝備以及塑膠瓶、漁網、魚盤、浮球的再生粒子。”方敏説,目前土地進入審批階段。

  海洋垃圾再生利用品類的拓展,也進一步帶動了相關産業鏈的延伸。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承擔起環境與社會責任,開始向“含綠量”要“含金量”,紛紛向藍景科技拋出合作的橄欖枝。

  “寧波和山東、江蘇等地的一些服裝、紡織頭部企業,準備採用我們的海洋再生塑膠粒子,做成絲、染上色、製成衣。”方敏説,這些産品都會打上“藍色迴圈”海洋塑膠的可視化追溯碼。

  “藍色迴圈”獲得聯合國“地球衛士獎”,讓藍景科技團隊成員倍感壓力,也充滿鬥志。

  這段時間,方敏不斷奔波于省內、省外多地,拓展“藍色迴圈”治理“版圖”。

  11月16日,舟山市岱山縣“海洋雲倉”落地使用。每每看到“藍色迴圈”系統裏不斷跳動增長的海洋塑膠收集量數據,方敏的自豪感就油然而生:“很高興自己在做一件有益社會的事。”

  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官網上,中國生態環境部表態:到2025年年底,要完成中國沿海9省2市289個港口“藍色迴圈”項目全覆蓋。

  “世界銀行多次來我們公司,希望把‘藍色迴圈’的技術和模式輸出到全球其他一些飽受海洋塑膠污染困擾的欠發達國家(地區)。”陳光輝説,“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我們,為全球海洋生態保護作出貢獻。”

  一切都表明,“藍色迴圈”是一個可以在全世界推廣的項目。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共用聯盟·台州 潘春燕 張怡 雍昕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