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水的時候,船槳要稍稍往內轉一下,控制住方向......”4月9日上午,紹興東湖景區的寬闊水域裏,在老船工姚志良的帶領下,20名新招聘的年輕“船老大”們迎來為期一個月的入職培訓。現場,小夥子們認真聽著師傅講解動作要領,轉動手中的船槳,一圈又一圈地練習著轉彎、掉頭、避讓等步驟。
烏篷船是水鄉紹興獨特的文化符號。船櫓慢慢搖,蕩開層層漣漪,乘坐烏篷船看“小橋流水人家”,成為外地遊客來紹必打卡的遊玩項目之一。然而,近年來,烏篷船船工數量不足、老齡化等問題日益嚴峻,給眾多景區烏篷船運營帶來了挑戰。如東湖景區,此前有40多名烏篷船船工,其中60周歲及以上人數將近一半,隨著老船工年齡增長,“船老大”面臨“斷檔”窘境。
為破解難題,一個多星期前,紹興東湖景區發佈“英雄帖”,以十萬元年薪面向社會招聘20名年輕烏篷船船長:35周歲及以下,高中及以上文化,會普通話,會游泳,會划船者優先,有英語或戲曲特長可適當放寬年齡限制……資訊發佈後,諮詢電話源源不斷,吸引了近60人報名。
“這次入選的船工綜合素質比較高,大部分是大專及以上學歷,90後和00後人數佔了一半以上,有些還具備外語特長。”東湖景區黨政辦公室主任王海峰介紹,這些年輕人中,不少在水鄉長大,從小深諳水性,跟著父輩打漁,對烏篷船有感情,有望將烏篷船“手腳並劃”的技藝傳承下去。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自身。現場,23歲的丁澤鵬看著青澀,但划船本事絲毫不輸熟練船工,三兩下子就拐出一個輕鬆又絲滑的“轉彎”。“爺爺和爸爸都是漁民,我小時候就喜歡劃著小船捕魚抓蝦,對水很熟悉。”丁澤鵬笑著向記者描述起未來生活,以後白天劃烏篷船,晚上還有時間捕魚,是一份穩定的工作,想一直幹下去。
乘坐烏篷船,穿梭于洞穴之間,“人在船中坐,船在畫中行”的體驗讓來自四川成都的00後小夥劉河沉醉其間。“17年來紹興東湖旅遊過,很喜歡江南水鄉的景色。”當天早上,劉河早早來到景區,第一個上船開始練習,直至其他學員上岸後,才意猶未盡地結束練習、緩緩靠岸。“之前在部隊學過游泳和衝鋒舟,幾圈下來基本掌握了方法。划船靠心性,要慢慢來。”
“一般半個月能學會手槳,一個多月學會躅槳,有基礎的會更快一些。培訓結束後,考出烏篷船船員證就可以上崗。”姚志良説,烏篷船看似輕巧,但在狹窄水道裏,乘客的輕微動作都會影響到船的整體平衡,需要船工具備紮實的技術和敏銳的判斷力。
劃烏篷船還是一項體力活。東湖景區的遊船路線有兩條,整趟遊船行程約20分鐘。“節假日遊客多,一來一回要劃上四五十趟,有時候忙得都吃不上飯。”姚志良在東湖景區劃了9年烏篷船,他表示,幹這一行要經得起風吹日曬,此前也有年輕人因吃不了苦而選擇離開。
當天雖是工作日,記者看到碼頭已經排起小長隊。這幾年,隨著東湖景區遊客量不斷攀升,旅遊旺季還出現了“一船難求”的情況。“入園的遊客中有七成會選擇體驗烏篷船,清明節有很多遊客反饋沒坐上船,最長時間的還排了兩小時隊。”王海峰表示,隨著新鮮血液的注入,烏篷船的接待能力將大大提升。
“除了搖櫓練習,船工還要具備景點講解、安全救生等多項技能。我們將打造一支複合型的船工人才隊伍,成為向全世界推介紹興的一扇窗。”王海峰説,未來,景區還將開設更多烏篷船划船體驗類活動,滿足更多遊客的遊玩需求,將“烏篷船”這張流動的“金名片”更好地傳承和發展下去。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王佳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