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從“保一方平安”到“促長治久安” “平安浙江”建設20年觀察
發佈時間 | 2024-04-07 09:05:23    

  富裕與安定是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致富與治安是領導幹部的政治責任。2004年,浙江省委高瞻遠矚擘畫實施平安浙江建設戰略,開啟了平安中國建設省域先行實踐之路。

  20年來,浙江把平安建設放到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謀劃和推進,走出了一條高品質發展和高水準安全良性互動之路,在地區國民生産總值增長7倍的同時,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率持續位居全國前列,抓平安就是抓發展成為一以貫之的共同理念和自覺行動,從“保一方平安”到“促長治久安”,融入平安中國的偉大實踐,成為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個奇跡”的生動注腳。

  “兩張報表”始終在案頭、心頭

  江南春早,之江大地活力奔涌。地處杭州灣V字形拐點的錢塘新區是浙江首個、杭州唯一的省級新區,也是杭州融入長三角的主陣地和主平臺。2023年,錢塘新區投資增速、規模兩項綜合排名全省第一,製造業投資總量全省第一。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考評連續三年排名全國前十。“一手抓經濟報表、一手抓平安報表。20年來,這兩張報表始終在我們的案頭、心頭,跟分析經濟形勢一樣,也時刻分析社會形勢。”錢塘新區黨工委書記金承濤説,有平安穩定的發展環境,才有經濟發展的蓬勃向上。

  每個月,浙江省各級黨政主要領導都會收到兩份報表,“平安報表”列出群眾最關心、影響安全感的指標,很多地方還以不同顏色標示出“好”“不到位”“問題突出須儘快解決”等各種資訊,反映情況的“晴雨錶”就是社會治理的“責任單”。

  浙江省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衛中強説,20年來,浙江走出了兩條曲線,一條是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率逐年提升的“上行線”,一條是各類案事件持續下降的“下行線”。據統計,浙江全省刑事案件總量從2004年的50.9萬餘起下降至2023年的23.9萬餘起,實現連續7年現發命案全破。社會穩定韌性更強,經濟快速持續增長,地區生産總值從2004年的1.1萬億元增加到2023年的8.2萬億元,發展和安全動態平衡、相得益彰。

  浩瀚東海,活躍著一批“瀛洲紅帆”調解船,在中國最大漁場所在的舟山群島,人民調解助力打造“平安漁場”,2017年以來,“紅帆船”調解各類矛盾糾紛581件,調解成功率100%。“紅帆船”還是海上互助互救機制的主力,至今紅帆船隊已開展各類搶險救災423次,組織安全生産自查累計88次。2022年9月,海上有船遇險,“浙岱漁

  11492”船老大沈華忠在接到協助救援指令後,立即放棄作業,逆水到達事發海域,成功救起“浙嵊漁05119”16名落水船員。

  作為市場沃土,浙江有大量外籍客商和創業人士活躍在新經濟、新業態一線,近年來,越來越多“洋娘舅”主動參與基層治理。杭州市蕭山區錢江世紀城派出所發動成立了一支12人的國際志願者服務隊,和民警聯動參與矛盾調解,既保平安又促發展。

  “老百姓的‘心上事’就是黨員幹部的‘上心事’。平安安定與經濟建設、民生改善一起抓,才有了今天浙江人人感同身受的安全感。”浙江省公安廳副廳長魏明説。

  浙江省委負責人表示,平安浙江建設20年來展現出旺盛實踐生命力、強大變革重塑力、廣泛社會影響力,是“八八戰略”引領浙江精彩蝶變的生動體現。

  堅持“大平安”理念,堅守人民主體立場

  作為一名有5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高茶梅的身影活躍在紹興市越城區書聖故里社區的角角落落。她帶領熱心退休群眾組成的“臺門義警”隊伍,調解“家長裏短”、摸排安全隱患。

  類似“義警”隊伍在府山派出所轄區有10支共2000余人,警民協作守望相助,“我們深切感受到警力有限、民力無窮。”府山派出所所長楊光堅説。

  “平安浙江”涵蓋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各方面寬領域、大範圍、多層面的廣義“平安”,建設包括政治安全、經濟安全、治安安全、生産安全、公共安全、生態安全以及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在內的“大平安”建設體系。堅守人民主體的基本立場,充分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是平安建設最廣泛、最可靠的力量源泉。

  據統計,目前浙江有平安志願者隊伍3.5萬餘支、230余萬人,每萬人擁有社會組織11.7個。全省共建成群防群治力量200.7萬人,義務性治安巡防人員124.2萬人,配備專兼職網格員95.5萬人。

  寧波市鄞州區打造線上線下陣地集群,構築“鄞和”協同治理陣地和平安志願者聯合會,培育出“老潘警調中心”“文娟工作室”“宋大姐工作室”等品牌,研發“指尖上的移動調解室”“輕微刑案和解”等數字化應用場景,構建“群眾網上預約、系統自動派單、網下就近調解”新模式,化解了一批重大複雜矛盾糾紛。2023年,社會組織參與矛盾糾紛化解2萬餘起。全區矛盾糾紛化解率提升至96%,訴前糾紛化解率提升至89.21%。“春風化雨”信訪志願行動已參與接待來訪群眾3000多批次,實現重復信訪率全省最低。

  平安建設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重要平臺。浙江提出“平安不平安,老百姓説了算”,把百姓滿意作為第一標準,圍繞百姓關切和“急難愁盼”,推動平安可觸可感。

  浙江以維護校園安全為教育發展之基,先後建立了學生欺淩綜合治理、學生傷害糾紛人民調解等一系列工作機制,全省大中小學4A級以上“平安校園”已達80%。擁有師生總數達8萬多人的浙江大學最近聯合校內外資源建立平安校園建設基金和“平安校園工作室”。浙大安保處處長蔡荃説,學校通過完善多途徑訴求表達、權益保障,組建多圈層的矛盾發現調解隊伍,構建起共建共治共用安全治理格局。

  麗水市縉雲縣是浙江山區26縣之一,遠離縣城的山區村社急救能力一直是短板。縣醫院派車至最偏遠的山村需要1小時左右。縉雲將醫療急救服務體系建設作為民生實事,組建統籌全縣急救資源的120指揮中心,2022年開始運作後大大增強百姓安全感。該中心負責人陶雄偉説,中心打通公立醫院、鄉鎮衛生院、智慧流動巡迴車等急救資源,山區急救反應時間平均從40分鐘縮短至13分鐘,力爭達到患者“上車即入院”。

  針對“舌尖上的安全”,浙江各級檢察機關嚴厲打擊制售假藥劣藥、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2023年依法起訴769人,辦理公益訴訟案件689件,同比上升31.90%和45.36%;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2024年啟動助企惠民“十件實事”,推動實現2024年底免費提供食品百姓點檢服務6萬批次以上。

  深化科學治理,高水準融入平安中國建設

  20年平安建設,是一條從“小平安”到“大平安”、從管理到治理、從治標到治本的不斷演進之路。浙江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和專項治理,正確處理維權和維穩、活力和秩序、韌性治理和剛性治理等關係,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結合,不斷提昇平安建設現代化水準。

  夜幕中,位於杭州市濱江區寶龍城廣場的數據智慧崗亭,執勤民警收到了一條“異常”情況推送,立即採取應對措施。依靠機器人、無人機等傳輸數據,配合地面常規巡邏、人工核查,安全隱患可在最短時間內被一線智慧作戰單元識別處置。“通過積極踐行‘預防警務’,我們要在‘無感’中建設安全感。”杭州市公安局有關負責人説。

  科技創新、智慧賦能持續助力數字化社會治理。2021年以來,浙江公安深化“公安大腦”建設,一體推動技術、機制、體制三輪驅動的數字化改革。杭州亞運會期間,“智慧、無感、動態、和諧”的安保新模式呈現出“數字城市”的魅力。借助“公安大腦”,杭州142公里亞運數字專用車道根據賽事車輛的通行速度和密集度,實現“專道專用、社會借用”,高效統籌賽事、城市交通。

  浙江正持續迭代以平安基礎工作、社會風險識別與管控、執法與司法、監督制約與服務為核心,以全域數字法院、數字檢察、“公安大腦”、數字國安、數字司法行政等為支撐的數字法治體系構架,牽引平安法治一體協同推進,實現新的跨越。

  在持續深化科學治理中,浙江各項司法質效指標穩步提升:截至2023年底,浙江實現連續7年現發命案全破,案件發案量連續20年下降;近3年,浙江推進少捕慎訴慎押,訴前羈押率低於全國水準;2023年浙江全省法院收案量121.8萬件,比2017年下降49.2萬件,連續6年穩步下降。寧波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王順大説,20年來,平安建設與各項事業統籌兼顧、同步推進,抓平安就是抓發展、抓民生、抓和諧的理念在政法幹警中已深入人心。

  平安浙江建設20年來,浙江各地黨政幹部普遍認為,平安建設得越紮實、越完善,浙江發展就越有信心、越有底氣。余姚市委書記傅貴榮説,促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要營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提昇平安建設法治化、社會化、專業化、智慧化水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作為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改革發展的基本前提,今天的平安建設仍需在更廣闊的維度持續探索,在應對非傳統性風險、新的甚至未知的挑戰中完善。近年來,圍繞經營主體、企業家的獲得感、安全感,浙江持續推動法治護航營商環境行動。浙江省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顯示,2023年,浙江重拳懲治侵害民營企業權益違法犯罪,起訴妨害公司企業管理秩序、擾亂市場秩序等犯罪3709人,同比上升48.06%;同時開展涉案企業合規改革深化行動,積極探索在重大複雜案件、重點企業和涉外企業案件中的適用。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平安中國建設”。錢江涌潮,浙江這一平安建設的省域探索匯入平安中國宏偉實踐的大海奔流。

  浙江省委表示,下一步,浙江將高水準建設平安中國示範區,為在奮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持續推動“八八戰略”走深走實、奮力打造“重要窗口”、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提供堅強安全保障。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 撰稿:辛文    | 責編:張逸彬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