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0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援浙江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意見》發佈,支援鼓勵浙江先行探索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兩年多時間裏,浙江在實現共同富裕上探路先行,取得了一系列標誌性成果。
近年來,圍繞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浙江縣域層面的創新思路和改革實踐不斷。今年前三季度,浙江全省生産總值59182億元,同比增長6.3%;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49821元,收入水準位居全國第三;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比值1.78,同比縮小0.03。
數據背後,是愈加夯實的經濟基石,城鄉區域的協調發展,優質普惠的公共服務和豐富多彩的百姓生活。
在浙報集團、潮新聞日前發起的“潮涌之江·對話縣委書記”大型融媒體訪談活動中,多位縣委書記詳細介紹和深刻闡述了共同富裕示範區探路先行的做法與思考,面對“資源轉化路徑”“縮小收入倍差”“提升城市能級”等關鍵詞,縣委書記們也給出了自己的觀點和答案。
聚焦差距,統籌城鄉發展
共同富裕示範區建設的主攻方向,聚焦的是群眾感受最強烈的“三大差距”——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縣城連接城市、服務鄉村,對“三大差距”有最深的體會,也有最切實的解決方案。
2022年,嘉善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為1.54:1,是全國城鄉差距最小的地區之一。作為全國唯一的縣域高品質發展示範點,“優等生”的解法是什麼?嘉興市委常委、嘉善縣委書記江海洋認為,關鍵還是要持續深化做好統籌城鄉發展這篇文章。
借力國家級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嘉善精耕鄉村振興“試驗田”,不斷縮小城鄉差距。推進“浙北糧倉”核心區建設,實現糧食總産量14.5萬噸以上,打造農業現代化金名片。
此外,依託獨特的區位優勢,搶抓文旅融合。江海洋提到,今年前三季度,嘉善旅遊人次突破1300萬,提前實現“千萬遊客”目標,接下來要向一年2000萬人次的遊客量邁進,“要以打造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為抓手,力爭2025年拉動文旅發展再上一個臺階。”
“蛋糕”越做越大,緊跟而來的,就是如何分好“蛋糕”。
談到縮小“三大差距”的具體舉措,江海洋説:“一方面不斷通過以城帶鄉、以工促農,來增加農村居民的收入;另一方面,通過醫共體等建設,來實現公共服務城鄉均等化。”
提供城鄉均等的高品質公共服務,從醫療、教育、養老這些關乎百姓幸福感的“關鍵小事”著手,是縣城打破城鄉二元結構、縮小“三大差距”的切入點。
在舟山市普陀區,偏遠海島的居民已經享受到與城市接近的優質公共服務。
“海島鄉村是我們共同富裕的主戰場,縮小城鄉差異,陸島差異、島島差異,普陀亟需破題。”普陀區委書記孫志龍介紹,2022年時,他通過走訪,發現海島百姓反映最大的還是醫療健康問題。彼時,一艘名為“共富方舟”的海上醫療船承載著希望,駛向孤島,駛入海島百姓家。
普陀從最需突破的海島醫療健康領域入手,率先試點開展“共富方舟·健康守護”行動——落實專屬船隻,載著專業醫療團隊,每月登臨2-3個偏遠海島精準開展巡迴醫療,讓每一位漁村群眾都能享受到家門口的醫療服務。
截至目前,開展巡迴醫療行動已覆蓋16個住人島嶼,開展健康體檢4050余人次、義診7200余人次,駐島老年人健康體檢率提升至90%以上。
因地制宜,拓寬農村的奔富路
紮實推動共同富裕,農民農村既是重點難點,也是潛力點突破點。如何立足縣域資源稟賦,拓寬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間的轉化通道,探索出現代化鄉村發展路徑,對縣委書記們而言是一道必答題。
台州市仙居縣委書記崔波認為,答案要在群眾中找。
2022年2月11日,仙居安嶺鄉,夜晚山裏的氣溫很低,崔波帶著仙居縣委和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在文化禮堂的院子裏和村民、村幹部、鄉賢圍坐在一起,一邊烤著爐火一邊談論著共同富裕建設中遇到的困難以及發展的思路和點子。
“好山好水出好茶,安嶺鄉的好茶葉就是賣不出好價格”“農民一家一戶的農産品,消費者購買時擔心售後服務沒保障”……在你一言我一語中,村民們遇到的難點、痛點被一一提了出來。
這些問題怎麼解決?其他地方有沒有可供借鑒的經驗?在面對面的坦誠溝通中,發展思路漸漸統一——解決村民的農産品銷售困境,需要一個統一的、響亮的品牌。
這次“共富夜談”後,仙居縣委決定在全縣打造一個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由政府出面,為農産品“背書”,讓好産品賣出好價格,這就是“神仙大農”的由來。
如今,“神仙大農”打開了局面、打響了品牌,覆蓋全縣農業從業人數的80%,開發了9大類275款産品,在國家商標局註冊了全品類商標。線下,在仙居城區、白塔以及杭州、台州市區開了4家實體店;線上,入駐了淘寶、京東、抖音等電商平臺。“神仙大農”品牌體系的農産品銷售額達到17.9億,門店接待遊客超過75萬人次,三黃雞、番薯面等初級農産品甚至一度脫銷。
去年,仙居縣農村常住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居全市第一;低收入農戶收入增速居全市第一、山區26縣第一。守護綠水青山的仙居農民,真正收穫了金山銀山。
而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誕生地,安吉的綠色發展之路也越走越寬,共同富裕的“含金量”越來越足。
就在2023年的國慶長假,安吉梅溪鎮紅廟村的網紅咖啡館“深藍計劃”打破了一項全國紀錄——10月2日當天,店裏賣出咖啡7132杯,刷新了全國單日單店咖啡銷售紀錄。得益於安吉謀劃實施的“兩入股三收益”利益聯結機制,每賣出一杯咖啡,紅廟村就能獲得49%的分紅。
“所謂‘兩入股三收益’,是安吉依託良好的生態稟賦,在農村廣泛推行的一種合作模式。也就是讓村集體和村民通過資源、資産入股,在家門口拿租金、掙薪金、分股金,從而實現發展與惠民的有機融合。”湖州市委常委、安吉縣委書記楊衛東介紹。
這是安吉提高發展“含金量”,探索生態富民系列舉措的一個生動案例。眼下,越來越多的鄉村資源正在得到盤活和開發,為農村發展和百姓共富賦能。
有“安吉小瑞士”之稱的夏陽村,因絕美的露營地走紅,村裏鼓勵農戶通過土地等資源資産入股,涉及的農戶每年可以收入1000元/畝的租金和1000元/畝的分紅;全村60歲以上的老人,統一購買600元的大病統籌保險,70歲以上的老人,統一組織腫瘤體檢;戶籍在本村的村民,每年能領到300元的生態保護獎勵金。
“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聯到了老百姓心坎上,村裏人心齊了、信心足了,發展的勁頭也就更強了。”楊衛東説。
富了口袋,更要“富腦袋”
2021年,中央提出支援浙江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同年,諸暨市入選為打造精神文明高地領域首批試點。在紹興市委常委、諸暨市委書記沈志江看來,共同富裕除了“富口袋”,更要“富腦袋”。
近年來,諸暨以精神文明高地首批試點為引領,開展了“浙江有禮·‘楓’尚諸暨”文明新實踐,全面提升“關愛基金、愛心食堂、全城志願、移風易俗”四大場景運作質效,常態化辦好“村BA”等文體賽事,讓文明成為諸暨最鮮明的城市標誌。
2023年6月18日晚,諸暨暨陽體育中心座無虛席,人人翹首等待一場巔峰對決——諸暨市大唐街道杭金七村隊和陶朱街道城山社區隊兩支“草根球隊”,將爭奪諸暨“村BA”總決賽冠軍。
熱愛籃球的沈志江對這場比賽也格外關注。“決賽之前,村裏説比賽太火爆,場地承受不了,我説那就到CBA(中國職業籃球聯賽)總決賽舉辦的地方——暨陽體育館去。”沈志江回憶,體育館大家都搶著要去,怎麼辦?賣票——18元、28元,最貴的88元,短短兩天,門票就被一搶而空。而源自“村BA”的門票收入,又全數捐給了“關愛基金”,為村社服務老人居家養老就餐的“愛心食堂”提供支援,反哺農村。
“‘村BA’也好,‘愛心食堂’也好,我們組織群眾、發動群眾、依靠群眾、關心群眾,讓群眾了解這個事情的好處,讓群眾明白,共同富裕光‘富口袋’是不夠的,還要‘富腦袋’。”沈志江説。
在“地嘉人善”的嘉善縣,精神富有、文化先行同樣是推動共同富裕與高品質發展的密碼。
11月10日,第七屆中國嘉善·善文化節開幕式暨嘉善縣第十屆道德模範頒獎典禮舉行。開幕式上,2023年度“善文化”指數發佈。經測算,2023年度嘉善“善文化”指數得分920.18分,處於優秀水準。自2021年嘉善縣首次發佈“善文化”指數以來,這個涵蓋了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文化指數已連續三年保持增長。
善文化,是嘉善縣特有的地方人文精神和縣域文化核心品牌,已經成為嘉善人民共同的文化基因和價值認同,還被中央文明辦列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點工程。
嘉興市委常委、嘉善縣委書記江海洋介紹,這些年,嘉善不斷挖掘善文化內涵,加大正能量宣傳,將“善文化”建設與提升城市發展能級、建設宜居宜業環境、提供高水準公共文化服務等融會貫通,深挖文化標識發展內生動力,做好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興業三篇文章,推動共同富裕與高品質發展先行示範。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薛昊悅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