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寧波 新聞詳情 A- A+
15歲化身“田徑紀錄收割機”,“最強初中生”的賽場內外
發佈時間:2024-07-17 14:56:02    

  “冠軍的高光,照不到現在的我身上。賽場之外我就是個普通學生,這個暑假,會預習高中的功課,還要一次不落地跟著教練訓練。”從國家短跑集訓隊回到家鄉浙江寧波,陳妤頡恢復了日常訓練節奏。潮新聞記者在寧波體育運動學校見到陳妤頡時,她正在熱身。

  6月29日,在2024年全國田徑冠軍賽暨全國田徑大獎賽總決賽中,陳妤頡力壓葛曼棋、梁小靜等名將,以11秒29的成績奪得女子100米決賽冠軍。該成績打破她自己保持的全國少年紀錄的同時,也刷新了該項目亞洲少年紀錄,同時成為今年亞洲首位打開11秒30大關的選手。由此,這個15歲少女的名字被更多人熟知,被譽為賽場上的“小飛人”“最強初中生”“田徑圈天才少女”。

  陳妤頡兩種生活模式涇渭分明:運動員模式,享受賽場上的競技體驗和來自四面八方的掌聲;當回到家鄉回歸學生模式,讀書和體校走訓又架構起她的生活。這個夏天,陳妤頡可謂是“文體兩開花”。打破自己的紀錄,和偶像葛曼棋在國家集訓隊一同訓練;在初中畢業典禮上喜提母校寧波七中史無前例的“大中英才學子卓越獎”,又順利拿到心儀高中寧波效實中學的入場券,她直言“驚喜一個接一個”。

  15歲“跑”進國家隊“追星”

  闖蕩田徑賽場,化身“紀錄收割機”

  不少抖音網友留言稱呼陳妤頡“小孩姐”。“小孩”指的是年齡,“姐”則是一種“地位”。“小孩姐”這個稱呼,通常用來指代一些非常厲害的小孩子,他們擁有的過人才能讓成年人也自愧不如。

  這聲“姐”不白叫,儘管只有15歲,但陳妤頡早已憑藉驚艷的表現引發了外界關注。

1813348949024120834_720px.jpg

  受訪者供圖

  2022年11月,浙江寧波鄞州區中小學田徑運動會上,陳妤頡在100米決賽中以11秒88的成績奪冠。2023年4月,在浙江省青少年田徑錦標賽14-15歲組女子100米比賽中,陳妤頡以11.63秒的成績奪冠,打破浙江省青少年田徑錦標賽紀錄。彼時,外界用一句話生動地形容她的速度:直播鏡頭快要跟不上了。

  真正讓她以“小飛人”形象出圈,是當屬在巴西的亮相。2023年8月,在巴西裏約熱內盧舉行的U15世界中學生夏季運動會比賽中,陳妤頡獲得了100米、200米兩項冠軍,其中100米比賽以11秒56的成績追平自1982年以來國際中學生體育聯合會(ISF)18歲以下賽會紀錄。

  從那時開始,一年來,這位浙江女孩化身“紀錄收割機”:

  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上,奪得中學組女子100米和女子200米兩枚金牌;全國室內田徑大獎賽西安站女子60米決賽,以7秒29刷新全國少年紀錄;以23秒92奪得南京站女子200米冠軍,打破U18亞洲少年紀錄;2024年全國室內田徑錦標賽女子60米決賽中,以7秒27奪冠,再度刷新全國少年紀錄。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在迪拜進行的第二十一屆亞洲U20田徑錦標賽女子100米決賽中,陳妤頡以11秒32奪得冠軍。這個成績“一次性”打破U20亞青賽女子百米11秒42的賽會紀錄,以及她自己保持的11秒43的全國少年紀錄。而後者,在6月的2024年全國田徑冠軍賽暨全國田徑大獎賽總決賽上被陳妤頡再次打破。

  一次次刷新自己的成績、打破記錄,陳妤頡成就感滿滿,她直言最喜歡奔跑時的感覺,“腎上腺素拉滿,大家也可以看到我這個‘I人’變成開朗甜妹的樣子。”

  比賽的過程,也是陳妤頡圓夢的過程。陳妤頡曾經在數個場合“示愛”自己的偶像、田徑名將葛曼棋。葛曼棋也曾對陳妤頡隔空喊話“我們在國家隊等著你”。今年5月,陳妤頡入選國家短跑集訓隊,也“追星”成功,和葛曼棋、韋永麗等大姐姐一同訓練。

  “在新的環境裏進一步體會到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頂尖運動員遍佈的國家隊,優秀的人會激勵我更加努力。”陳妤頡向潮新聞記者回憶起和“偶像”朝夕相處的日子,在國家集訓隊訓練的過程中,葛曼棋、韋永麗等大姐姐都給了自己很大的幫助和鼓勵。

  一聲槍響清空“跳級”比賽的緊張

  選擇田徑,因為自認是個“懶小孩”

  “我是在五年級參加寧波市第18屆運動會的時候發現自己跑得挺快。之後遇到了吳亞存老師,開始了田徑生涯,現在是‘國際健將’。”陳妤頡一臉驕傲地向記者介紹,自己的父母曾是浙江大學高水準運動員,一家三口都是渾身的“運動細胞”。

  一場比賽,讓陳妤頡和父母都發現了新的技能點,三個人開了場家庭會議。父母原本有顧慮,認為雖然陳妤頡小時候也曾接觸過舞蹈、跆拳道、網球等運動,但也只是作為業餘愛好,如果真要往專業方向發展,作為“過來人”的父母十分清楚,受傷、辛苦都是在所難免。

  “爸媽能吃的苦我一定也可以。”陳妤頡想要試試,“我告訴他們,田徑比賽的賽程很短,適合我這種比較‘懶’也比較‘傻’的小孩,這個理由成功説服了他們。”

  確定了方向,陳妤頡的父母開始尋覓專業的教練引路。他們想到了老同學----在寧波體育運動學校從事田徑教學多年的吳亞存。雙方互相“面試”之後,吳亞存正式接過了“教練”這一棒,陳妤頡利用平日的下午和週末去寧波體校走訓。

  吳亞存告訴潮新聞記者,收下這個徒弟的理由有兩個:一是天賦夠高,爆發力讓自己眼前一亮,是個短跑的好苗子;二是性格要強,心理素質過硬。

  “別看她看起來靦腆,實際上相處起來是個話癆。訓練的時候非常有規則意識。”吳亞存告訴潮新聞記者,“對運動員來説,天賦的確重要,但努力訓練才能發揮出自己的極限水準,她這麼多年從來沒遲到過,也是驗證了我看人的眼光。”

  五年訓練,沒有人比吳亞存更了解田徑場上的陳妤頡。在讚賞之外,他有點心疼這個小孩。由於陳妤頡是從網球轉到短跑項目,最初她在跑步時擺臂總會外翻,無法提升速度。於是,陳妤頡開始一點點糾正肌肉記憶——前擺臂到鼻子高度,後擺臂超過身體軀幹,左右擺動幅度不超過身體中軸線。

  “網上都傳她一天需要練習擺臂幾百次,實際上那只是基礎練習罷了。”吳亞存向潮新聞記者介紹,為了提升速度和耐力,陳妤頡選擇給自己加壓,40秒的高抬腿她堅持1分鐘,4組200米全速跑她加到6組,“大腦的缺氧和身體的負荷會達到極限,甚至會導致嘔吐。”

1813348949024120838_720px.jpg

  參加集訓的陳妤頡在國家隊訓練基地綜合館內訓練。圖源:新華社

  “不過吐著吐著就習慣了,吐完繼續跑。真正練習短跑之後,我發現突破每一個0.1秒都是特別難、特別艱苦的。”陳妤頡説,自己也有過想要放棄的時候,但又會告訴自己,“陳妤頡,你是個笨小孩,這是你自己選的路,你應該走完。”

  陳妤頡記得,今年3月,自己開始“跳級”參加成年組專業賽事,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緊張,直到站到跑道上仍然惴惴不安。但聽到“預備”兩字,腦子裏其他的想法全部清空,只專注于聽發令槍響,接下來就是本能地全力以赴。

  “我爸媽都是短跑運動員,他們告訴我,在發令槍響之前,想什麼都不要緊,但槍聲一響,就得使出100%的力氣。這是體育精神,比賽不能消極對待。”陳妤頡説,這就是一次又一次訓練為自己帶來的本能,“慣性和意志力會帶你殺出重圍”。

  “219”是她四處比賽的“秘密夥伴”

  賽場之外,喜歡社交平臺分享生活

  雖然坐擁令人望塵莫及的成績,但生活裏的陳妤頡像普通的15歲女孩一樣,愛交朋友、喜歡娃娃、愛在社交平臺互動,把四處比賽看作跟著賽事去旅行。

1813348949024120840_720px.jpg

  今年4月,陳妤頡在北京體育大學集訓,“219”是她的“秘密夥伴”。圖源:新華社

  “我最近最期待的就是媽媽能信守承諾,帶我去買好多娃娃。”訓練休息時間,陳妤頡打開背包,拿出一隻米色的兔子玩偶,名叫“219”,因為價格是219元而得名,也是她四處比賽時必帶的“秘密夥伴”。比賽時,其他玩偶可能擠在行李箱裏,但這一隻,永遠放在手邊、背包裏,在隨時可以拿到的地方。

  去過那麼多地方比賽,陳妤頡最喜歡廣西和南京,因為“好吃”。鴨血粉絲、老友粉......當地的風味小吃,成為賽事記憶裏鮮活的一部分。“希望下次比賽的間隙多給我放一點假吧,我想出去玩!”陳妤頡向著吳亞存喊話。

  “第一次認識的時候,她跟我聊到自己的跑步成績,我當時在想,能跑這麼快?在吹牛吧?”陳妤頡的好友、初中同學應甘谷告訴潮新聞記者,後來再要得知陳妤頡的動態,不需要看新聞,看她的抖音和朋友圈就夠了。

  這是陳妤頡的小習慣,每場比賽,她都有師姐或者好友幫忙蒐集比賽的視頻、初步剪輯,等陳妤頡下了賽場拿到手機,簡單加一點視頻特效,就可以分享在社交平臺,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心情。

1813348949024120842_720px.jpg

  生活中的陳妤頡。圖源受訪者。

  作為“網速很快”的05後,陳妤頡自然也知道網友對她的評價和期待。她有時候會“本領恐慌”,怕會讓喜歡自己的人失望,怕之後的狀態不如人意,但又儘量快速調整好心態,這正是作為運動員要過的“心理關”。

  “説實話,運動員的狀態就連運動員自己都無法去決定的,不可能有‘常勝將軍’,也不是所有人都看好你。但別人怎麼説都沒關係,我要過好自己的人生。在我的世界裏,以我狹隘的眼光,我覺得能和曼棋姐、靜姐、大姐韋永麗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就已經是非常光榮了。”陳妤頡認為,努力不會説謊,只要自己付出了百分百的努力,所有的結果都可以平靜接受,至少給了自己一個交代。

  陳妤頡才15歲,未來要走的路其實並不確定,“也許會做職業運動員,也許會出省讀大學,也許會當教練、當老師,甚至去做個普通上班族,都不一定。”當下,自己熱愛田徑是唯一確定的事情,比好每一場比賽,一步步通往下一屆奧運會,比暢想5年、10年後的未來要來得更有意義,陳妤頡説。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執筆 陶韜 王波    | 責編:金雨馨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