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寧波 新聞詳情 A- A+
新規落地一週 寧波快遞業有啥變化?
發佈時間:2024-03-07 13:16:34    

   “你的快遞送到府了嗎?”

  3月1日,《快遞市場管理辦法》新規正式施行。在過去的近一週,這個已經“預熱”了三個月的政策還是掀起了軒然大波。

  圍繞“快遞是否應該送到府”這個話題,消費者、快遞品牌、快遞網點、驛站等相關方似乎都有話要説,相關話題也連續數日登上熱搜。

  那麼,新政實行一週,快遞業究竟有啥改變?

  有人雨夜送到府 有人驛站找快遞

  3月5日晚,大雨。

  在江北區的一個小區裏,一位快遞小哥冒雨送著快遞。“這些都是昨日來不及送的,今天能送多少算多少,站裏還有一堆。”快遞小哥看上去挺疲憊。

  為了不被投訴,這兩天他都延長了工作時間,一般要送到晚上八九點。“以前只有‘雙11’才會忙到這麼晚。多數快件還是送到了驛站,大件給人送到家裏。”

  幾乎同一時間,在距離小區不遠的快遞驛站裏涌進不少取快遞的消費者,多數人都是下班回家順道來取件的。

  記者看到小小驛站裏依舊堆滿了快件,取件人都熟練地找件、掃碼,偶爾有幾個找不到的,會向管理員求助。

  兩極分化,是近期很多人對於快遞收件的感受。

  新政推行第三天,市民張女士向記者展示了一條短信——告知她快件已放在了家門口,收信時間是晚上8:19。“以前也有快遞到府送件的,但很少有這麼晚。”

  而黃小姐近日則依舊在快遞驛站裏翻找著網購的新衣服。“沒有電話,消息都是延遲一天發的,而快遞已經在驛站放了一天了。”

  近一週,記者與10多位不同品牌的小哥聊起新政,明顯感受到單量已成為新規落地的“分水嶺”,這個臨界數為200單左右。

  日均派件量200單以下的小哥,明顯要比200單以上的遊刃有餘,而那些單人日均派件量達四五百單甚至更多的網點,有不少已陷入麻煩中。

  據記者了解,以行業標桿順豐為例,目前,單件派件費用是1.5元至2元不等。順豐、京東、德邦等品牌派件均是按致電、到府的流程進行,新政對於它們幾乎沒有影響。

  而通達係的派件費平均每單0.3元至0.5元,有些批量單(即大批量轉送到驛站就算結束工作的做法)甚至底至每單0.1元。

  可見,鋻於行業之前已形成的梯隊以及規模,新政産生的很多問題,既落不到丹鳥、極兔等單量不大的品牌上,也沒對順豐、德邦、京東等自營品牌産生多大影響,而是更多集中在“三通一達”的網點上。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由於早年間通達係依靠低價拼搶市場,因此單量是其優勢。但這也一把“雙刃劍”。“因為單量太大,小哥們不可能像順豐、德邦等一件件送到府,所以就導致大量快遞進入快遞櫃、驛站。這樣的派件方式也降低了他們的派件收入。”

  當前擺在這些小哥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按新規到府派件,但以他們目前手上每人平均單量來説,這已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要麼只能是撂挑子不幹走人。

  不過,在採訪中,儘管有通達係小哥表示已經在考慮轉行或者跳槽,不過,部分小哥也坦言,情況也沒網上説的那麼糟糕。

  “好好跟收件人溝通,大家都能理解。看到大件就主動幫人送一下。工作還是看自己怎麼幹。”一位韻達小哥説,這兩天,他還是分流一部分快遞進驛站,發短信、打電話給收件人,對方基本也都同意。

  每單只賺幾角 送還是不送?

  新一輪“洗牌”或已開始

  事實上,在過去一週,除了快遞小哥們,不少快遞品牌網點、快遞驛站同樣處於風口浪尖上,行業新一輪“洗牌”或已開始。

  3月6日,在市區一個“通達係”一級網點裏,負責人周先生早早到站開始處理派件問題。新政之後,網點正常運作被打破——儘管目前網點還沒有執行過處罰,但一些快遞員因為擔心紛紛離職。原本100多人的派送團隊,一下子少了15%的運力。

  因為人手不足,再加上配送要求提高,站裏的運力一下子緊張起來,這兩天出現部分積壓的情況。這也就意味著,除了消費者的投訴,站裏還要面臨被公司罰款的風險。

  面對每天7萬票左右的入站快遞,周先生一邊要解決派件問題,一邊還要找各種渠道繼續招人。“不好招,現在很多人一聽做快遞就頭大,不願意做。”據他判斷,這樣的情況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記者從多家快遞驛站了解到,這兩天到站的快件確實有所下降,根據驛站的規模,數量從一兩百件到近千件不等。按平均每票0.4元左右的存放價計算,損失幾百元左右。

  一位驛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些工作流程已經被打亂,那些沒有明確反對派件員不到府的件,會先被送到驛站裏,照常等待收件人自取。但部分被要求送到府的件則被留在網點,等待快遞員有時間才能派送,這個過程至少長達幾天。

  在甬派上發起的關於“你的快遞到府了嗎?”話題中,200多位讀者進行了反饋。有超67%的網友並沒有因為有法規支援而要求快遞一定要送到府,願意接受“小哥在告知的情況下將快遞放驛站或快遞櫃”或者“接受小件放驛站或快遞櫃”。

  網友“聆聽小包子”表示,驛站的出現,就是尊重“快遞員忙不過來”的事實,而消費者也不可能全天候等著快遞到府,存放驛站對於雙方來説都是比較好的選擇。

  也有不少網友表示,大件物品還是希望送到府,建議快遞APP上能有一個明顯位置可供消費者選擇希望派件的方式,減少溝通成本。

  在“你認為該如何兼顧快遞派送效率和服務”這一問題上,更多人傾向於“增加快遞櫃、驛站等終端網點,方便自行取件”這種方式;也有人提議“招聘更多派件員加強運力”“在合理範圍內上調派費,保障快遞員收入”。

  快遞快了,還是慢了?

  在小調查中,還有一個關於收件速度的提問:新規後,你覺得快遞的速度是快了還是慢了?

  獲得回復最多的是“沒感覺,感覺和以前差不多”,佔比66.83%。結合近日採訪,想必這其中快件依舊被送到驛站的原因“貢獻”不小;其次是“慢了”,佔比23.41%。

  從目前情況看,行業還沒有在新政引發的軒然大波中找到切實有效解決問題的可行之路。

  不過,新政更像一面“鏡子”,折射這個近些年高速發展的行業,在演進過程中積累下來的問題和矛盾——不夠科學的薪酬制度,不夠精細的操作流程,搶單大戰後忽略的服務品質……要糾正這些問題,肯定不是一紙法規在一朝一夕間就能完成的。

  目前,順豐、京東、圓通、菜鳥速遞、申通等都發文表態,在遵守新規的同時,也將通過數智化、語音客服等手段提升履約能力。

來源: 寧波晚報    | 撰稿:黎莉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