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寧波 新聞詳情 A- A+
打造人才“強磁場”,寧波出什麼招
發佈時間:2023-11-01 09:09:36    

   人才引育已成為城市發展難以繞開的話題。

  去年7月,國家提出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落戶限制,全國約百座城市帶著落戶、購房、創業等優惠,爭相吸引人才前來創業就業。

  時至今日,哪些做法真正有效?

  10月31日,在2023年中國浙江·寧波科技人才週期間,寧波市發佈《關於支援甬江科創區打造人才新高地的若干舉措(2023版)》,融入今年以來向全國多地“取經”的成果,為寧波打造科創“引擎”蓄力。

  真金白銀送到人才心坎上

  城市間拿出真金白銀上演實力比拼,怎樣讓人才更有獲得感?

  面向個人,寧波將為博士後、全職博士後研究人員等,給予最高60萬元在站生活補貼,同時給予最高60萬元出站留甬補貼。在甬江科創區內創辦企業、企業年度實際貢獻超過10萬元的碩博士青年人才,還能獲得一次性5萬元創業獎勵。

  面向平臺,寧波對入選國家傑青、優青的項目,按照國家支援經費給予最高1:1比例的配套支援,經費可由人才自主支配使用。對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基地,給予每年500萬元、最長5年的穩定支援,破解寧波當前基礎研究能力薄弱的問題。

  住房是人才到甬後首要解決的問題。對於暫時租房的人才,科創區正加快建設專項租賃房。

  《舉措》提出,對專項租賃房給予最高1000元/平方米的獎補,對規模化住房租賃企業,給予最高1200元/套(間)運營管理獎補;而在高級及以上層次人才中,正在試行優先搖號購房等政策,多渠道解決人才安居難題。

  在招才引智的比拼中,人才在培育孵化期就被各大城市提前鎖定。

  借鑒各地做法,寧波搭建起獎學金這座“橋梁”。

  《舉措》中提出,設立1億元“寧波未來之星”獎學金,計劃與10所知名院校合作,每年獎勵1000名以上優秀大學生。

  “希望更多優秀學子了解甬江科創區,選擇來寧波創業就業。”寧波市委人才辦相關負責人説。

  “走出去”之餘,也要“引進來”。

  寧波鼓勵國內外高水準大學在甬建設研究生培養基地、聯合培養碩博士,根據最終留甬數量給予基地補貼,以此填補本地高校培養能力不足的短板。

  在職深造同樣是人才培育的重要渠道,不少企業反映,以往沒有政策支援,技術人才在深造中遺憾流失。

  對此,《舉措》提出支援企業在職人才攻讀工程類專業碩士、專業博士,對於畢業後繼續留在寧波工作的,分別給予5萬元、10萬元獎勵。

  要在一眾城市間脫穎而出,寧波找準人才核心需求、跟進獎補機制,把真金白銀送到人才心坎上。

  創新生態讓人才“留下來”

  人才跨域流動已經不是難事,來了如何不走?寧波創新體制機制,力圖營建一流的創新生態。

  眼下,不少城市制定分類政策來評定人才,給予落戶、購房購車、稅收獎補等優惠。那麼,哪些人能成為“人才”?“誰使用誰評價”是寧波的全新準則。

  前些年,寧波已嘗試對重點科研平臺賦予人才舉薦和認定權。比如甬江實驗室自主認定的人才可直接享受市級人才政策,擇優舉薦的人才項目直接入選市級重點人才工程,還可實行職稱自主評聘、項目自主管理、薪酬自主確定。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旗艦人才”研究員陳新民表示,一些起到關鍵作用的優秀科研人員不一定完全符合人才認定條件,“有了自主權,對我們穩定團隊、吸引人才有非常大的利好。”

  這次,甬江科創區的總部型企業也將獲得人才認定自主權,符合相關條件的員工可直接認定為寧波市高級人才。該機制旨在打破學歷、職稱等限制,用市場化方式來評定企業迫切需要的實用型人才。

  科創不是閉門造車,從實驗室到生産線不能靠單兵作戰,科技服務業的重要性更加凸顯。

  在甬江實驗室,就有一群“不做科研的科學家”。

  科技發展部負責人王春主要負責項目篩選,比如科研團隊對國內形勢不熟,實際需投入數十億元的項目只申報了2億元,遠超可行範圍;一項實驗樣品,儘管尺寸在廠商規定的偏差範圍內,但仍屬於不合格産品……只有引入豐富的實踐經驗,産學研轉化才能更順暢。

  為此,《舉措》提出支援高校、科研機構培養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專職人才,對促成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的,可以在凈收益中提取不低於5%的額度作為獎勵,激勵專業的人才來做精一件事,打造産業化快速通道。

  此外,提高市級科研經費間接費用列支比例10個百分點,將人才從經費預算編制、經費報銷等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建設一站式人才和企業綜合服務基地,經費支援學術交流和創新活動……

  隨著科研服務不斷優化、學術氛圍日益濃厚,人才“引進來”,更能“留下來”。

  築什麼巢?引哪些鳳?

  與以往全市通用的人才招引政策不同,這次寧波針對一個科創功能區來“築巢引鳳”,為何要集中力量打造一處人才高地?

  事實上,國內一線大城市早已先行一步,比如廣州科學城、上海張江科學城等。多年來,這些科創功能區集聚國際前沿的科研機構、高校院所,孵化一批科創企業、形成新興産業集群,成為城市發展不竭的動力。

  新一輪産業科技革命的浪潮已至,面對蘇州、杭州、合肥等城市的科創佈局,寧波不能坐吃工業經濟老本。醞釀已久的甬江科創區于去年底啟動建設,規劃甬江兩岸區塊,著力打造立足寧波、服務區域、面向未來的世界一流科創策源中心。

  如今,區域內既有早前成立的甬江實驗室、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寧波大學等,也有與科創區同步開工的寧波東方理工大學(暫名)。計劃到2025年,甬江科創區研究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佔地區生産總值(GDP)比重達8%以上。

  “巢”有了,要招引哪些“鳳”?根據規劃,甬江科創區聚焦國際前沿新材料、國家高端裝備、長三角數字科技和科技服務、文化創意産業、創投産業、未來産業打造“3+X”産業體系,正大力引入相應人才。

  《舉措》提到,要加快集聚高水準創新人才,包括海內外高層次人才,突出“高精尖缺、海外、全職、年輕”導向;青年科技人才,在甬江人才工程中40周歲以下人才領銜項目比例逐步提升到60%以上;還有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以及知名高校院所的優秀大學生。

  試想一位重點人才入駐在甬機構,如果是國家“一流學科”帶頭人,他將被就高認定為市特優人才,享受相應購住房優惠;符合一定條件的,還能加入寧波人才院,參加市本級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並建立職業年金……

  各地深知,投資人才就是投資未來。寧波正聚力在甬江科創區打造出人才“強磁場”,全力競速邁入一流城市行列。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胡靜漪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