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除上廁所不能隨意活動?部分中小學生課間10分鐘被約束現象調查
發佈時間 | 2023-11-01 09:00:33    

   課間10分鐘對學生來説十分寶貴。自由奔跑的身影和時時傳來的歡聲笑語,是校園充滿活力的風景。但“新華視點”記者近期在一些地方調查發現,部分中小學生課間10分鐘被約束,除喝水和上廁所外,不能走出教室活動,甚至不能隨意離開座位。

  教育部制定的《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明確要求,不得對學生在課間及其他非教學時間的正當交流、遊戲、出教室活動等言行自由設置不必要的約束。那麼,為什麼一些學校要嚴管學生的10分鐘課間活動?

  小課間校園變得靜悄悄

  課間10分鐘俗稱小課間,是中小學生調節學習狀態、緩解疲勞和相互交流的重要時段。記者日前在多所中小學走訪看到,由於小課間學生被要求不能隨意離開教室,校園裏變得靜悄悄。

  據了解,這一現象由來已久。2019年的一項針對1900余名家長的調查顯示,75.2%的家長認為身邊中小學“安靜的小課間”現象普遍,且在小學最為突出。

  長春市多所小學的學生家長反映,學校要求孩子小課間不能去操場玩耍,只能上廁所或在走廊內安靜地活動。一位家長説,孩子的班主任規定,課間除上廁所外,都要待在座位上。“有學生曾因課間在教室打鬧被懲罰。從那以後,他們下課後再也不敢跑來跑去了。”

  海口市多所小學安排值日老師在每層樓巡查,嚴禁學生在走廊追逐玩耍。有的學校還抽選少先隊員組建值日團隊,對各班學生課間的行為進行計分考核,一旦發現追逐打鬧現象,就給班級扣分,考核與文明班級評選直接掛鉤。

  河北、貴州等地一些中小學也存在類似現象。記者在河北省廊坊市一所小學看到,除了一些學生上廁所,大部分孩子在下課後都坐在教室聊天。貴州遵義某小學教師張栩(化名)説,有部分班主任不讓學生小課間到操場玩,“這樣做太壓抑孩子的天性了”。

  海口市多名小學生家長介紹,只有少數教師重視學生小課間的體育鍛鍊,大部分教師會以強調紀律為名,想方設法讓好動的小學生安靜下來,美其名曰“文明休息”。

  過度約束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為何小課間學生被過度約束的現象頻發?

  有受訪教師表示,主要是因為場地有限、人員密集,學生在操場上玩耍時常常出現磕碰等意外情況。

  河北某縣一所小學的教師説,一旦學生課間活動時出現磕碰等意外情況,校方不僅需要向家長道歉,還可能涉及經濟賠償。為此,學校乾脆強調課間紀律,減少孩子外出活動,“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此外,場地的客觀條件限制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多名受訪教師反映,不少城區學校教學樓建得比較高,小課間只有10分鐘,學生跑上跑下電梯不夠用,樓道狹窄容易産生擁擠踩踏風險。而且,市區學校的操場規模小、孩子多,常常也跑動不開。

  不少家長認為,約束孩子課間活動,主要是學校和教師為了方便管理、減少麻煩。

  一些受訪的基層教育工作者也認為,小課間被過分約束的做法違反教育部的規定,也是學校管理粗放、懶政的表現。嚴格限制中小學生課間活動範圍、活動強度,雖可減少意外發生的幾率,但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這種做法會壓抑孩子天性、不利於身體發育。心理專家認為,小課間走出教室適當運動,可以舒緩學習壓力、促進人際交往。吉林大學第三醫院脊柱外科副主任醫師尹若峰説,較重的課業負擔和日益減少的身體活動等,是影響中小學生身體姿態、脊柱健康的重要因素。小課間走出教室活動四肢,有利於學生的身體健康。

  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受訪眼科專家介紹,參加戶外運動是防控近視的重要手段,小課間被“擠佔”會導致中小學生戶外運動時間減少,近視概率增加。

  此外,這種做法也容易令學生産生厭學情緒。長春市外國語實驗學校小學部副校長沈微指出,長時間待在教室可能會導致學生精神倦怠;學生利用課間調節、放鬆身體和頭腦,有助於集中精力上好下節課。

  堅決落實國家保護未成年人相關規定

  2021年9月1日正式施行的《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要求,學校不得設置侵犯學生人身自由的管理措施,不得對學生在課間及其他非教學時間的正當交流、遊戲、出教室活動等言行自由設置不必要的約束;學校應當完善管理制度,保障學生在課間、課後使用學校的體育運動場地、設施開展體育鍛鍊。

  記者採訪了解到,有些學校利用小課間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活動。比如,長春市外國語實驗學校小學部開闢了籃球、排球等活動區域,學生可根據個人興趣選擇。同時,在學校的支援下,班主任也鼓勵學生儘量外出活動。河北省邯鄲市叢臺區連城小學不僅配有籃球、足球和羽毛球等運動設備,還在教室裏配備了圖書、象棋和五子棋等物品,便於學生課間取用。

  受訪教師和家長認為,把小課間還給孩子,需要綜合施策。

  作為校園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一環,學校要常態化開展校園安全隱患排查,將校園安全工作做細緻、做紮實。沈微介紹,長春市外國語實驗學校小學部一至六年級共有學生1980人,為保障學生課間活動的安全和秩序,學校派出6名體育教師、6名各年級教師和學生幹部在走廊、樓梯、操場進行巡查、值周,大多數學生能做到秩序井然地上下樓。

  專家建議,教育主管部門要出臺指導意見,通過督導加強對學校的監督管理,把課間時間盡可能還給學生。學校還要加強對學生進行運動、遊戲的技能指導和安全教育,降低意外發生的概率。

  受訪對象認為,在校園管理規範、校內設施安全到位的情況下,出現校園安全問題時,社會和家長不能一味將責任推給學校和教師。可以建立由政府部門或第三方機構規範處理校園安全事件的工作機制,降低學校與家長産生直接矛盾的概率。

來源:新華社    | 撰稿:鄭明鴻、趙丹丹、趙葉蘋、高晗、趙鴻宇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