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麗水 新聞詳情 A- A+
麗水農民收入增速全省15連冠
發佈時間:2024-03-04 09:49:06    

   這兩天,正是茶葉採摘的黃金期。在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麥垵村的茶山上,茶農穿梭在一壟壟青綠間,有説有笑地採摘著今年的第一批春茶。古堰畫鄉茶葉專業合作社社長楊祖沛介紹,全區3萬多畝烏牛早茶已在一個月前就被金華、福建等地的客商預定完了,今年的茶葉市場前景大好。

  不只是春茶,最近麗水的食用菌、春筍等應季農産品也都受到市場歡迎。近年來,通過夯實産業鏈、做大集體經濟、提升農民致富技能等手段,麗水不斷增強農業綜合生産能力,促進農民增收致富。2023年,麗水首次實現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經營性收入和農民收入、低收入農戶收入“四項收入”增速均位居全省第一,農民收入增速實現全省15連冠,低收入農戶收入增速實現全省8連冠。

  蟬聯桂冠離不開産業基礎。去年以來,麗水打破部門界限和行政區劃,印發品質農業全産業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選擇茶葉、食用菌、畜牧、中藥材、筍竹、油料六大産業先行推進全産業鏈建設,由市長任總鏈長,市有關領導擔任鏈長。

  “以前各産業一、二、三産各自發展,涉及到文旅、銷售等問題時,沒有統一牽頭單位,協調起來時間長、效率低。”麗水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如今通過鏈長,可以直接打通部門溝通壁壘,第一時間解決各縣(市、區)農業産業共性問題。

  麗水作為中國茶葉一類適生區,有近2000年的産茶歷史,但長久以來,制茶技藝落後、産業形態單一。在鏈長牽頭協調下,遂昌先試先行,建成“一畝茶園”數字化示範基地,讓“參數制茶”成為現實。此外,當地還建起茶文旅休閒觀光綜合體,發展茶民宿、農家樂,打造了一條長30公里的茶園越野騎行賽道,將茶元素與體育休閒結合,吸引越來越多遊客來品茶、看茶、玩茶。

  截至2023年底,麗水全市茶全産業鏈産值已突破170億元。其他農業産業全産業鏈産值超440億元,比上年增長9.1%。

  在發展農業産業的同時,麗水還注重農村其他産業生態的培育,壯大農村集體經濟。麗水于2018年在全省首創強村公司模式,按照“産權清晰、收益歸村”原則,以全資、控股、參股和多村抱團等多種形式組建了9家縣級強村公司、173家鄉鎮強村公司,實現村(社)全覆蓋,多元化方式盤活村社資源資産。截至2023年底,麗水全市“強村公司”總資産超49億元,年利潤達5.96億元。

  在麗水,讓農民學技術,幫農民成才,從而助力農民走上致富路,也是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的路徑之一。麗水的基層幹部除了要學習本職崗位技能外,還需立足鄉鎮發展需要,學習與本地産業、重點項目等有關的特色技能。

  對於想“深造”技能的農民,麗水也提供了廣闊的平臺。麗水“農三師”(即農作師、農匠師、農商師)就是全市為提高農民素質和就業創業技能,精心打造的鄉土人才品牌體系,新入選的高級、金牌“農三師”列入市人才目錄。截至2023年,麗水已完成“農三師”等共富能力提升4.8萬餘人次,培育中級“農三師”1247人、高級“農三師”210人、金牌“農三師”3人。

  此外,麗水還開展“百萬農民大培訓促共富”五年行動計劃,推進惠及全體農民的“不落一戶、不漏一人”教育培訓服務,提高有效就業比例。目前,“百萬農民培訓”已達25.4萬人次,為農民增收打通多種路徑。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暴妮妮 通訊員 張靚 黃曉俊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