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嘉興 > 要聞 新聞詳情
看嘉興如何破題“亂設攤”現象
發佈時間 | 2022-11-28 09:18:48    

   昨天下午6點,記者來到嘉興經開區城南街道豐華路幸福家園小區,與以往的“絡繹不絕”不同,此時小區周邊未見一個小攤販,只有一輛綜合執法車停在路邊。執法人員告訴記者,他和幾位同事每天都要執法巡查,一發現亂設攤現象,會立即作出處置。“經過一段時間的整治,目前已基本杜絕亂設攤現象,今後將繼續落實長效管理。”

  影響交通、污染環境……亂設攤現象是城市市容市貌管理中反覆出現的問題,近年來,嘉興綜合執法部門通過疏堵結合和工作創新,標本兼治、立足長遠,不斷提升常態化管理水準,既扮靚了城市“顏值”,又塑造了城市“氣質”。

  日常管控“不鬆勁”

  以前,幸福家園小區周邊的亂設攤讓周圍的市民苦不堪言,各式各樣的流動攤販佔據道路兩側,不僅影響來往車輛通行,發出的噪音也干擾居民的日常生活。

  為此,綜合執法部門組織人員對小區周邊開展不間斷巡查管控,採取專人定點巡查與執法車輛流動巡查相結合的模式,加大巡查頻次,實施錯峰執法,嚴格管控重點路段。

  經過整治,曾經佔道經營的攤點都消失了,路面變得整潔,道路也變得非常通暢。“過去那些攤販會在小區門口大排長龍,在攤位多的時候,不僅車子不太好開,連走路也不太好走。”小區居民胡先生笑著説,而現在,路面乾淨整潔,車子不堵了,整體環境看上去也清爽多了。

  為打擊亂佔道、亂設攤等行為,全面提升市容秩序,今年,綜合執法部門組織開展專項整治行動,依託“城企聯動”“城警聯動”“大兵團作戰”等機制,強化各部門橫向力量、各主體縱向力量的整合,持續開展市容秩序的“拔釘清障”。今年以來,全市累計開展各類專項整治行動1500余次,勸導糾查佔道經營、無照經營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1.3萬餘起。

  同時,積極探索長效化管理模式,堅持做好日常監管工作,對零星的流動攤販做到隨時發現、及時處置;落實包街、包片的“五定”工作責任制,確保監管到位,不留空隙;利用數字城管,鼓勵市民群眾通過“啄木鳥——請您來找茬”平臺,發現上報亂設攤等問題,全面推動市容整治行動常態化、常規化。

  亂設攤整治非一日之功。“接下來,我們將繼續開展整治行動,以集中整治和長效管控緊密結合的措施和機制,治理市容環境突出問題,不斷提升城市品質。”市綜合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便民利民“使巧勁”

  走進人頭攢動的海寧卡森國際廣場夜宵市場,除了攤位上的各色美食,不少市民還被一輛輛藍白相間的封閉式餐車所吸引,紛紛拿出手機拍照“打卡”。正在一旁吃夜宵的王女士看到這些“小藍車”表示很欣喜,“不僅樣子很美觀,而且油煙少,噪音小,看起來乾淨衛生,很喜歡。”

  該夜宵市場在2012年設立,熱鬧的時候一天的人流量有1萬多人次。雖然海寧市綜合行政執法局一直在加強管理和提升,但佔道經營、垃圾亂丟等問題一直反反覆復,沒能徹底解決。

  “經過前期多次現場考察和借鑒經驗,我們嘗試將封閉式移動餐車試用於夜宵市場,在廣場現有條件框架內通過有限空間操作,不僅滿足市民群眾的飲食需求,更改善了夜宵市場之前存在的問題。”海寧市綜合行政執法隊硤石中隊隊長徐志明認為,它的出現,意味著亂設攤得到了有效治理,本市的地攤經濟更加規範、更加便民。

  在亂設攤整治中,綜合執法部門除了在日常管控中“不鬆勁”,還在便民利民上“使巧勁”,鼓勵各地結合建設和管理工作實際,積極開闢便民設攤場所,在嚴格街面管理,提升管理成效的同時,也滿足群眾設攤需求和緩解沿街設攤管理壓力。2022年,市區共規劃設置各類便民攤位238個。

  由於臨近工業園區,秀洲區高照街道的新義村附近集聚著大量務工人員,因此這裡也得到了眾多流動攤販的青睞,形成了小有名氣的美食街。雖然生意火爆,但這裡的環境曾令不少人搖頭嘆息。

  針對這一現象,秀洲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聯合區市場監管局、生態環境分局等部門制定《安置小區小餐飲整治專項行動整治標準》,採取“關停一批、提升一批、規範一批”的“三個一批”整治方案,把舊有的簡易地攤改造升級成了由木屋組成的便民設攤場所。

  這一“舊貌換新顏”讓周邊的居民讚不絕口,“不僅乾淨整潔很多,而且出門買東西也很方便。”

  (原文標題:疏堵結合,讓城市有容顏、居民有笑顏 看嘉興如何破題“亂設攤”現象)

來源:南湖晚報    | 撰稿:記者 唐瀟倫 見習記者 范宇 通訊員 金如丹    | 責編:陸姍姍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