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杭州 新聞詳情 A- A+
“野草莓”打開大市場 “致富果”鋪就振興路
發佈時間:2024-05-24 14:27:34    

  初夏五月,漫山遍野的覆盆子迎來了收穫的季節,在淳安縣臨岐鎮的各個村落,隨處可見農戶採摘、晾曬的身影。小小覆盆子,從山間的“野草莓”搖身一變成為了百姓的“致富果”。

圖片8.jpg

  走進臨岐鎮夏中村的覆盆子種植基地,地裏的覆盆子已進入採摘期,青果翠綠飽滿,紅果鮮甜多汁。種植戶魯日平熟練地砍落帶刺的枝條,摘下一枚枚鮮果:“今年已經採了鮮果7000多斤,烘乾後有近2000斤乾果,價格在每斤65元左右。”同為村內覆盆子種植大戶的魯露貴,今年則收穫了5000余斤鮮果,1000余斤乾果,另有紅果(鮮果)1000斤已售出。

  據了解,品質上乘的臨岐覆盆子,紅果可直接食用,美容養顏,而青果經晾曬烘乾等加工工序後成為乾果,具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目前,臨岐鎮覆盆子種植總面積達2.18萬畝,今年新增規劃面積1200畝,預計産量可達350噸,基本與去年持平,産值約4700余萬元,佔全縣70%以上。

圖片9.jpg

  “以前只有零零散散幾家種,現在是家家戶戶都種起了覆盆子。原先是磐安、亳州的外地藥商過來收購,價格高高低低不穩定,現在有了千島湖中藥材交易市場,價格穩定下來,家家戶戶都得到了實惠。”魯露貴笑著説,老百姓收成一年比一年好,大家種植的積極性也一年比一年高。

  在臨岐鎮的千島湖中藥材交易市場,本地商戶魯建明也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刻。“我們臨岐的‘覆盆子季’每年從4月下旬就開始了,先是鮮果採摘,乾果一般在5月初上市,目前已經收了50噸,村民隨時來我們隨時收。”魯建明邊一袋袋仔細驗貨邊告訴記者,收購價在每斤66元左右,由於乾果的品質不統一,根據毛頭乾淨程度、果實乾燥度等情況,價格上下略有波動。

  為推動覆盆子産業健康發展,在收購價隨行就市的同時,政府還進行兜底保障。“目前我們與覆盆子種植基地在50畝以上的16個行政村簽訂了初步協議,保障覆盆子乾果價格不低於120元/公斤,在為種植戶‘兜底’的同時,也能夠帶動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助力村集體增收。”淳安縣紅岐實業有限公司職業經理人章建飛説。

圖片12.jpg

  每年5月下旬,千島湖中藥材交易市場就被覆盆子佔據了“半壁江山”,來自全國各地的“買藥人”和全縣各村的“賣藥人”齊聚一堂,呈現一派供銷兩旺的繁忙景象。安徽亳州的藥商張軍就是這裡的“常客”:“這邊的覆盆子品質很好,我每年都會來收購,今年目前已經收購了10余噸。”

  近年來,隨著覆盆子産業的經濟效益逐年顯現,身為浙江覆盆子之鄉的臨岐鎮也進行了全産業鏈的規劃升級與創新探索。“我們在覆盆子品種選育、標準化種植、機械採摘和新品研發等方面不斷探索,深入做好覆盆子種源研究和保護工作,進一步保障覆盆子的品質。”臨岐鎮黨委委員方興表示,同時,臨岐鎮還以打造中藥材産業特色小鎮為抓手,不斷延伸“青果藥用、鮮果採摘、紅果開發”産業鏈,力爭在一産種植、二産加工、三産旅遊等産業發展上實現融合共富現代化新突破。

圖片10.jpg

  以“養你的覆盆子”品牌為例,臨岐鎮以覆盆子紅果為原型,結合中藥材養生功效,進行了創意化表達,並融入時下流行的網紅元素,打造出了具有鮮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地標性網紅産品,全面拉伸覆盆子産業鏈,提升綜合效益,開啟紅果産業化新篇章。

  如今,臨岐的覆盆子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打出了知名度,這不僅讓本地農戶和商戶“生財有道”,也為屏門、瑤山、王阜等周邊鄉鎮開闢了一條增收致富之路。

圖片11.jpg

  “掌葉覆盆子作為‘淳六味’之一的淳安道地中藥材,近年來為整個淳北片區的百姓都帶來可觀的收入,開拓穩定的增收途徑,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富盆子’。”淳北聯合黨委常務副書記胡奕鋒表示,下一步,淳北聯合黨委將全面落實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錨定“三業促三增”目標,打造道地藥材品牌,培育覆盆子、黃精、山茱萸等拳頭産品,構建淳北片區的“中藥材+”一二三産融合發展體系,持續拓寬共同富裕新路徑。

來源: 中國網    | 撰稿:通訊員 王浩航    | 責編:張逸彬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