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杭州 新聞詳情 A- A+
從傳統文化中汲取力量 黨員研學探尋非遺匠心
發佈時間:2024-05-22 14:12:58    

  為發掘社區文化潛力,增強社區文化氛圍,用文化力量助推社區發展,近期,西溪街道文天社區組織轄區黨員參觀了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館,探尋千余項非物質文化遺産中蘊含的中華匠心,體會非遺傳承對增強國家軟實力的重要價值。

圖片1.jpg

  在參觀過程中,一名支部書記表示:“原本覺得非遺雖然是民間藝術,可離我還是很遠,生活中哪碰得到這些東西,但是今天發現小時候的連環畫,喜歡聽的戲劇,都是非遺文化,感覺一下子親近了。”另一名黨員曹阿姨則説:“這個展覽館還有很多互動的東西,自己上手體驗,還是很有意思的。”這些琳瑯滿目的非遺項目,尤其是浙江非遺項目,不是高高在上以供觀瞻,而是反映著獨特的地域環境、貼近人們的生産生活場景、展現著一地特有的文化精神面貌,讓所有黨員都心生親切。

  樹高千尺有根,水流萬里有源。文化建設對於經濟社會發展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文化的力量就像經濟發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導航燈”,社會和諧的“黏合劑”。文天社區一直以來也將“地域文化的活態繼承”作為社區文化工作的重點。

圖片2.jpg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其實離我們並不遠,作為普通黨員,我們可以通過參觀學習了解非遺內容,傳播好非遺的故事和價值,作為社區,我們可以當好傳播橋梁,將非遺文化活動多多引入社區,給居民提供更多了解非遺項目的機會。”文天社區黨委書記王爍翌説。

  參觀結束後,黨員們還一同去往銅鑒湖欣賞花海美景。黨員們漫步花叢中,討論著剛剛看到的精美立體竹編、壯觀的“綠眉毛”三桅木帆船、千錘萬打終成器的銅雕技藝……言語中儘是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的自豪與驕傲。

  接下來,文天社區將繼續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力量,將非物質文化遺産中蘊含的匠心精神“潤物細無聲”地融入社區發展力量中,開拓一條文化共富助推社區提升的“新路子”。 

來源: 中國網    | 撰稿:丁薩 通訊員 董維靜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