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杭州 新聞詳情 A- A+
杭州小學生期末成績單“變臉”的背後
發佈時間:2024-02-01 08:50:38    

   有城區嘗試全面取消“良好”等級 引發對學生評價的新思考

  “懸著的心還放不下,期末成績單還沒拿到呢!”

  這幾天,中小學生家長一邊陪孩子放鬆,一邊翹首以待學期末總評。記者了解到,今年杭州有城區嘗試在等級評價中取消“良好”,只留下“優秀、合格、尚需努力”三個等級。

  為什麼要取消“良好”?優秀率是否會大幅上升?等第變化了,評價學生的“尺子”是否也會隨之變化?對家長們來説,又該如何看明白這件事?

  評價等級從4個減少到3個 “良好”在成績報告單中消失

  “根據區裏最新安排,今年1到6年級所有學生、所有學科評定都只採用三個等級,分別是優秀、合格、尚需努力。”西湖區一所小學班主任在查看學科評價指導意見時有了新發現。

  一些有敏感性的班主任,早在2023年12月市教育局印發的《杭州市教育局進一步推進小學生綜合評價改革實施方案》中就察覺到了等級評定的變化。方案中提到,學業水準評價可分A、B、C、D(優秀、良好、合格、尚需努力)四個等級,過程表現、成果作品等其他評價指標可分A、B、C(優秀、合格、尚需努力)三個等級。

  記者注意到,前段時間教育部公佈義務教育教學改革實驗區,杭州市西湖區在列。從本學期期末開始,西湖區將全區中小學生綜合素質等級評定劃為三個等級。

  區教育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全面取消“良好”等級,也是納入實驗區後全區推行的評價改革嘗試。“目的是淡化對身心還處在持續成長中的兒童的橫向比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內卷’和過早標簽化,為孩子的未來留足發展空間和可能。”區教育督導評估中心相關負責人補充説,全區對學校的考核也逐步轉向合格率考核,關注學生更全面的發展,關注更多學生是否達到合格。

  這個等級評定變化也引起了業內人士關注。一位教育行業資深從業者表示,取消傳統的百分制,實行“等級加評語”評價,本質是淡化學校之間和個體之間的橫向比較,等級是學業評價改革的重點,也是破除唯分數的重要改革標識。

  記者聯繫了負責中小學生評價改革的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評價部教研員馬海燕。她表示,杭州推行等級評價制度已經多年,西湖區在此基礎上根據區域教育實際進一步實現了完善突破,“省裏對評價等級的要求是3至5個,但5級很少用,一般都是4級。此次西湖區明確3個等級,對等級進行重新界定,符合當下課改方向,意義很大。”

  只要達標就能獲評相應等級 不再橫向比較定義“優秀”

  記者採訪中發現,不少校長認為,評價改革是社會普遍關注甚至略顯敏感的事,但目前也是必須做的一件事。在“雙減”背景下,教育環境發生變化,教育生態也越來越好,取消“良好”減少等級,讓更多之前沒獲得“優秀”的學生得到了更大鼓勵和成長空間,更能全方位地認識自己,也給更多家庭減輕了孩子成長焦慮,讓家長們不會只盯成績。

  此次“良好”等級被取消後,有人猜測:優秀率會大幅提升。西湖區一所小學就目前本學期的統計顯示:一二年級優秀率為95%,三年級優秀率為85%,優秀率與往年比確實提高了。對此,一所小學校長説:“一次考試的結果、等第影響因素有很多,既與學生學習掌握水準有關,也與試卷難易度有關,以前卷子難,分數就低。卷子簡單,分數就高了。期末考試評價,給學校能否提供更科學有效的測評試卷帶來了很大挑戰。”

  根據西湖區最新的等級評定指導意見,強調小學階段要面向全體學生,落實全面教育,強調全面合格,鼓勵特長優秀。這樣的理念改變了原來要求學生“全面優秀”的思維,進一步尊重人的主體獨立性。“小學階段評價的意義更多在於鼓勵和激勵學生,我們發現這也是大部分學生家長願意看到的結果。”西湖區一所小學校長告訴記者,把等級劃分減少,更符合小學生這個年齡階段的特點和需要。

  與此同時,“優秀”與“合格”的定義也正在發生變化。西湖區教育督導評估中心介紹,依照各學科的課程標準,“優秀”是較好地掌握了課標,“合格”是達到課標要求的水準。新課標當中對各年級段的學科素養都有清晰指向,如一張桌子最多可以圍坐6人,15人至少需要多少張桌子?小學二年級學生面對這個數學問題時,沒有想到可以用操作或畫畫方式來解決問題,説明他不具備數學符號意識素養;如果學生採用實際操作或用方形和圓形紙片來操作的,説明他初步具備數學符號意識素養;如果能用畫圖形式解決問題,那麼他基本具備數學符號意識素養。

  所以,只要達到課標要求就可以獲得相應等級,一個班的優秀率可能會在60%,也可能是70%。實際上,這在西湖區早有先例,如區內的“五好學生”評選,有學校每個學期獲評學生多達一兩百人,有的班甚至佔比90%,“優秀標準變成了一個絕對評價,達到標準的學生都可以獲得認可”。

  也有校長指出,“評價主動權還給學校後,學生的評價會更全面、更個性化,所以校與校之間的標準由於學校特色不同也有差異。”其中的關鍵是引導家長淡化分數,小學階段的評價基本沒有選拔功能,更多是診斷和激勵,等級簡化後,診斷和激勵工作需要家校攜手做得更細。

  好玩的無紙化測評“不簡單” 學生表現直接記入期末評價

  弱化了等級,並不是弱化了評價。這是很多被採訪學校普遍想要表達的一點。今年,杭州不少中小學已經把無紙化測評與期末評價真正挂起鉤來,從而轉向了更多元考查學生的各方面能力。

  在期末無紙化測評中,西湖區翠苑一小二年級班主任王老師還扮演著一個觀察員角色——記錄學生在測評中的文明守紀情況。當天,測評主題是迎新年集齊“五福”,每個班的學生在班主任帶領下有序參與活動。在熱熱鬧鬧中,常有學生在互動時過於“激動”,因提醒多次不見效,班上有四五個學生的遊園卡上“文明守紀”一項未能打上滿星。這些學生的期末綜合素質報告單上“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的“實踐能力”一欄評價,就因此受到影響。

  去年期末因師生學做腌肉而受關注的拱墅區永正實驗學校,這學期又因腌制醬鴨火了一把。在開始腌制前,學生們須一一通過與學科素養相關的闖關測試。

  語文老師讓學生利用部首查字法查一查不認識的字,並讀通順醬鴨製作的步驟。2分鐘內查完6個字即可獲得優秀。記者現場看到,測試中不乏“箅”這樣的生僻字。此外,與語文學科相關的還有抽背課文、修改留言條等環節。

  數學題目更有趣,“選擇合適工具測一測鴨子的長度”,能正確快速回答的學生則是“優秀”,表達不流利的學生只能得“良好”。一位數學老師邊記邊説:“這很考驗學生對數字的敏感性,比傳統紙筆測試要靈活得多。”

  “小鴨子長大需要什麼條件?”“用科學詞彙描述醬油的特點。”“醬鴨模型需要放在展臺上展示,你能用這張紙將模型支撐起來嗎?”學校科學老師在測評現場提問。答對1題得1顆星,3題全部答對才能拿到“優秀”。

  這場無紙化測評下來,學生整體優秀率為95%。這個成績也被直接記錄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單“期末表現”一欄中。

  在結束無紙化測評後,江南實驗教育集團北塘河小學的學生們扛著新鮮的蘿蔔、甘蔗,開心地奔向在放學點等候的父母。學校的測評主題是“建設北塘河 致敬挖河人”,依照語數英科體美勞等學科課程標準創設和挖河、護河相關的情境,通過觀察學生在運動、誦讀、唱歌、計算等活動中的表現,檢測學生在本學期知識能力的掌握情況。北塘河小學戚丹丹老師告訴記者:“測評過程中,老師仔細觀察和記錄學生的行為習慣,並記錄在期末評價裏。”

  淡化分數、等級是大勢所趨

  家長怎樣看懂這份評價單

  取消“良好”、弱化等級,讓不少杭州家長叫好。一位小學三年級家長説:“真希望我們區也這麼做,孩子到了高段不需要為了幾分或跟同學競爭鉚足了勁。”也有初中生家長感慨:一路走過來發現,小學段成績沒那麼重要,“學習能力、動手能力、思考能力,這些分數之外的因素是初中生、高中生拉開差距的真正原因。”

  記者發現,目前杭州中小學的成績單越來越厚,也越來越有看點。如行知小學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手冊有20多頁,除了學科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外,還有展現學生體育、藝術等的照片、文字等記錄。一本冊子貫穿學生六年,許多家長會將它珍藏。

  再如上城區的學生綜合素質報告單,近年來在學生評價中加入了“進步情況”描述。上城區教育評估與監測中心主任繆華良介紹,今年報告單還增加了兩個述評板塊:一個是學生自述,一個是教師述評。學生自述要求結合關鍵事説説自己的品德表現。比如有學生寫的是自己坐地鐵時,盡可能給身邊人讓座,有一次還得到了陌生奶奶的誇獎。還有四年級學生寫自己通過努力加入校籃球隊,被大家稱為“籃球小子”。教師述評板塊,由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老師來寫。“之前有位體育老師深受學生喜歡,被153個學生邀請寫述評,數量大大超過其他老師。沒被學生邀請到的老師,可能就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方式了。”繆華良説。

  那麼,對家長來説,這份沒有了直觀分數、沒有了“良好”等第的綜合素質評價報告,究竟如何看懂?記者將專家們的建議進行了梳理:

  首先,請家長保持理性,了解報告單背後的價值取向,認清評價單是對學生過去一學期的總結和反思,比如可以看看孩子生活和學習中有哪些收穫、進步。

  其次,發揮好評價單的作用,及時調整孩子的狀態,結合孩子的個性做好未來規劃,給孩子更多的信心和期待。比如,拿到“尚需努力”的評價時,可以翻開孩子這方面的記錄,找到孩子的下一個努力點,也可以求助老師一起幫孩子找到適合他的學習路徑;拿到“優秀”時,家長也要陪孩子梳理做得好的地方,繼續保持。

  一位教育業內人士表示,淡化分數、等級等可量化元素的成績報告是一種趨勢,未來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單,會更突出評價的診斷激勵功能,對學生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精準診斷,引導學生改進學習。同時,這也讓學校建立起學生全面發展的辦學品質評價體系,讓學校回歸健康有序的辦學狀態。

  “弱化”背後的深意

  陳 浩

  學期結束,作為家長的你收到一份沒有了直觀分數、沒有了“良好”等第的綜合素質評價報告單時,你感受如何?不知道孩子的成績,不了解孩子的排名,會不會不踏實?

  其實,採用等級制取代分數制、並逐步弱化等級差,是為了響應雙減政策的號召,減輕孩子的學習負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小學階段,很多家長可能有著望子成龍般的焦慮,急著想看到孩子在學習上的分數表現,以此展望他以後在社會上是否具有競爭力。但這些家長不明白,小學的測試目的並不是選拔,而是發現與診斷——發現孩子的興趣與成長空間,診斷孩子在學習方面的問題。

  無紙化測評對學校提高教育品質和教學效率,專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怎樣才能更好地展現出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遊園闖關、製作醬鴨等創新方式應運而生,學生們覺得新鮮有趣,老師們卻不輕鬆,每一個環節都有嚴格的考核方式。這説明,學校對學生並沒有放鬆要求,弱化分數和等級制度並不等於“放任自流”,反而由於考核的方式更多,評價的領域更廣,對學生素質的考核更均衡了。

  評測規則的改變是一種導向,提醒著學校和家長,教育要尊重規律,回歸本源。須知,小學要培養的不是所謂“優秀的人”,而是“合格的人”。就像一棵剛栽下的樹苗,不應要求枝繁葉茂,而是要它長得正、長得直。只有給小學階段的學習與成長定好位,方能從“內卷”怪圈中走出來。

來源: 杭州網    | 撰稿:記者 胡鴻    | 責編:周宣印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