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以“賡續臨平文化,尋味超山非遺”為主題的“浙派盆景非遺·臨平制茶技藝保護體驗活動”在臨平區超山風景區舉行。
現場,精品盆景蒼勁嶙峋、綻放異彩。這些多年培育而成的浙派盆景佳作,無論是樹樁盆景、山水盆景還是組合盆景,都展現出盆景文化傳承發展與創新的脈絡。
作為這些盆栽的“締造者”,超山盆景藝術博物館館長王斌表示,浙派盆景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藝術之一,是園林藝術的珍品。“挖樁、澆水、蟠扎、修剪都蘊含著許多‘講究’,要求以傳統寫意手法進行造型,力求擺脫匠意和程式化,著重表現內涵的意志和個性。”王斌透露,光是給盆景澆水這件入門“小事”,她就學了整整三年,之後才被允許獨立上手。
制茶技藝
另一邊,現場正在展示的制茶技藝同樣也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自唐宋起,臨平超山地區就已有種植、製作茶葉的歷史。超山周邊村民自小家中祖輩、父輩每年都有採摘製作茶的習慣。”臨平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臨平將秉承共建開發、文旅共富的理念,通過超山村委、超山風景區、塘棲眾創空間所組成的超山農文旅黨建聯盟,保護和恢復臨平傳統制茶技藝。目前,臨平已籌建臨平茶保護生産試驗園,並邀請綠茶製作領域的高級制茶師徐俊老師入駐超山,幫助超山地區發掘保護傳統制茶技藝。
對於臨平而言,活化非遺不僅是傳承、弘揚與創新,也是活化消費、致力共富。眼下,臨平正積極開展文化基因解碼工作以及非遺項目存續和代表性傳承人傳承活動評估工作,持續完善非遺數據庫建設。同時,臨平還聚焦開拓非遺主題精品旅遊線、策劃非遺集市、培育非遺夜間演藝活動、開發非遺文創等,為非遺的保護傳承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以産品帶動産業、産業帶動就業、就業帶動共富。(圖片由臨平微融圈提供)
來源: 中國網 | 撰稿:通訊員 張書遠 | 責編:韓辰霄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