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面、拌餡、搟皮、包餃子……近日,余杭區余杭街道大禹社區居民們在樓長帶領下開展了一場“樓群大融合,爭做餃餃者”比賽活動,忙的不亦樂乎。參與者分工合作,參與到緊張的賽事中,憑藉樓長的協助,活動在歡聲笑語中落下帷幕,營造了鄰里互助的和諧氛圍。
以項目化培訓增能,打通樓群融合最後一微米,是大禹社區現代社區建設上邁出的關鍵一步。此前社區管理“黨員力量+居民組長代表”的模式與社區居民仍顯脫節,二者鬆散的聯繫,一直是影響“微自治”有效展開的負面因子。
讓樓長參與到交流類項目中有效地攻克了這一難題。今年來,大禹社區“正向關愛·團隊賦能樓長茶話會”、“善治融合·和諧鄰里議事協商”等項目打通樓長與居民、居民與社區之間的交流渠道。由於樓長有微信群這一得天獨厚的優勢,且與居民的密切往來,讓他們參與協商議事流程,能使決策“打開門,敞開窗”,讓網格化的現代社區治理更透明、高效。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樓長支點式增能的新路徑,大禹社區還積極發揮引領、帶動、監督的作用,鼓勵轄區內增能項目展開的多樣化,爭取打造“一小區一品味”、“一樓道一品類”的特色項目。對外來人口占比大的西城時代小區,大禹社區聯動多方籌備“年貨節”,以各省特産加強外鄉人的歸屬感;而對鄉土文化濃、高齡業主多達40%的通怡花苑,“百家宴”則成為首選,以美食拉近鄰里距離,提升樓群融合度。
“通過增能項目,不僅可以讓樓長與居民建立更深的紐帶關係,發揮好樓長的橋梁作用,讓居民有訴求願意先找樓長解決,還能助力現代社區建設,動員居民參與社區事務,打破生人社會的堅冰,推進樓群融合,增強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大禹社區書記王志榮表示。
通過拓寬樓長支點式增能新路徑,使社區治理上發生質的改變,也是余杭街道開展現代社區建設的一項具體實踐。近年來,余杭街道通過“三方協同”多元共治,攻克老舊小區改造的各種疑難雜症。堅持黨建引領,深化“民主協商領創”,不斷吸引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熱情。提升公共空間,建設平安社區,給予特殊人群關懷,以殘障特殊人群和“一老一小”工作為抓手,發展成果普惠共用,在現代社區的建設中有效提升居民獲得感、滿足感、安全感。
來源: 中國網 | 撰稿:通訊員 吳姍姍 陳章敘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