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以“百貨大佬的救贖”來形容沈國軍。作為銀泰集團董事長,他帶領銀泰深耕零售百貨業的同時不斷創新,加速與網際網路融合,“電子商務和傳統行業的結合是必然的。”他沒有那麼悲情,但“傳統百貨如果不改變,很難生存。”常與引人注目的馬雲同行,但這個浙江商人本質上仍是一個內斂務實的“行動派”。當人們開始談論經濟新常態時,沈國軍早已經用行動來融入新常態了。
升級零售業務
1997年,34歲的銀行幹部沈國軍辭職下海,在北京首都大酒店的一個夾層小空間裏創辦了中國銀泰投資有限公司。18年過去,銀泰已成長為一家多元化産業投資集團,下轄銀泰商業集團、銀泰置地集團、銀泰資源集團、銀泰農業集團、銀泰産城集團、菜鳥網路、銀泰投資、銀泰公益等多板塊業務,擁有多家境內外上市公司和100多家控股和參股公司。而當年那個意氣風發要闖出一片天地的年輕人,已然成為國內頗具影響力的企業家和産業推動者。
“十三五”規劃中,消費升級和它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再度被提到很高的層面,並被視為國家未來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之一。在沈國軍看來,消費要升級,需要從事服務業的企業深耕産品與服務,加速産品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只有這樣,才可能贏得客戶和市場。
銀泰集團的零售業務及地産業務遍及浙江省,近年來銀泰的創新模式不僅賦予企業自身很強的生命力,同時也使得銀泰在浙江省整體的經濟發展與産業升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服務經濟一定會超過工業經濟,這是個趨勢。”對未來,沈國軍的判斷是,服務業的黃金時代就在未來的5至10年,面向中高端階層服務會有領先的商業優勢,這也意味著更多的勞動力、資金會轉向服務業。他也十分看好中國內需的潛力。13億人口未來會有一半成為有消費能力的中産階層。這6至7億人的中産階層消費市場相當於現在美國人口兩倍,這對傳統的高端品質製造業和傳統行業來説,都是非常大的機會。
實際上,銀泰的商業零售業務已經是國內的標桿,其線下的實體店多達70余家,包括百貨商場和購物中心,僅在浙江就有45家。但銀泰並未裹足於此。深耕零售,開發深受市場喜歡的産品與服務,並且加速與網際網路的融合,是銀泰在2015年交出的頗具亮點的答卷。此外,銀泰商業還和阿里巴巴合作,開發了喵貨、喵街、喵客網際網路化産品,將線下商品、購物中心場景、客戶數字化,著力提升顧客體驗及顧客與商家的互動。
瞄準供給改革
消費者在變,市場在變,産業應該怎樣轉變?
根據沈國軍的觀察,中國未來會誕生許多新的産業、新的行業、新的製造,為新實業帶來很大空間。80後、90後已經成為新興消費人群的主體,他們以追求個性、追求與眾不同為標簽,這也意味著他們不要標準化的産品,而是更喜歡享受、更關注流行時尚,“因此我覺得小而美、定制化的産品將會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沈國軍説,這種面向消費者的品牌創新和創新製造會有非常大的前景。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提出的“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沈國軍反覆讀了很多遍。他敏銳地感覺到,這將是未來一段時間的重點,也是做實業的企業家共同的機會。
“中國有巨大的消費市場,有高端消費需求的人卻都跑到國外去買東西,中央提出供給側結構性的調整,對製造業來説是非常大的商機。”投身實業,寧波人沈國軍已經在家鄉做出佈局。截至2015年底,銀泰集團在浙江的資産總額合計約650億元。
佈局綠色經濟
隨著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實現經濟與綠色可持續發展融合愈發必要。沈國軍認為,傳統企業可以從綠色生態、綠色低碳等領域尋找機會。
銀泰已經開始嘗試把這種商業思維融入公益實踐,以共用價值的思維佈局各業務板塊,在高端公益人才培養、近現代史研究、農村扶貧、環境保護方面,無一不力求推動公益的進步,並探索行之有效的創新公益模式。2015年9月,銀泰集團、銀泰公益基金會與北大、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合作設立的全球首家社會公益管理碩士項目正式開學,開啟了公益教育的新模式,融入大量的企業家資源、公益組織及學者的實踐資源,力求培養具有商業思維的公益管理人才。沈國軍聯合馬雲等企業家創立的桃花源生態保護基金會更是著力於借鑒國外優秀的環境保護管理經驗,探索適合中國的環保模式。
農村市場也蘊藏著無限潛力。沈國軍留意到,“十三五”規劃中,有四大目標和農業、農村息息相關,如何能夠探索一條對人、對環境、對企業都有益的道路?銀泰集團近日宣佈進軍農業領域,旨在探索創新的農業經濟發展道路。
這並不是一個貿然的決定。在沈國軍的規劃中,銀泰農業將幫助政府進行山區生態改造,建設生態、高效、可持續發展的現代農業園區,並且搭建農業網際網路綜合平臺,發展出具有創新模式的現代農業。在地方農業經濟發展的同時,加強生態保護,實現生態經濟雙贏,助力中國的美麗鄉村建設,幫助廣大的農民脫貧。
“銀泰農業的意義在於,打破傳統農業發展模式,並將創新農業與公益扶貧結合,整合一、二、三産業,實現可持續發展,走出一條有實踐意義的綠色發展之路。”沈國軍透露。
來源: 浙江日報 | 作者: | 責編:李斌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