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考社工證了嗎?
記者日前獲悉,今年的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考試,浙江報考人數達30.4萬,再創歷史新高,保持全國第一。
一個“再”字,折射的是幾年來不斷升溫的報考熱。
如何看待這樣的熱度?在我們身邊,社工發揮著怎樣的作用?
社工證為何越來越火
眼下考社工證究竟有多熱?
188.9萬,是今年全國報考總人數,較去年增長26%。而就在兩年前,這一數字還不到百萬。
把視線拉回浙江,報考熱情更甚。
今年浙江社工報考人數比去年增加6.4萬,直接突破30萬,佔全國的近六分之一。
“5年前,浙江報考人數首次破10萬時,大家都還覺得有些不可思議。”浙江省社會工作師協會秘書長管咪虹説,但隨著越來越多人覺得“真香”,今年報考人數超30萬,她一點不意外。
為什麼越來越火?
需求是最直接的原因。管咪虹表示,社區、養老、醫療、司法、教育等領域不斷增長的服務需求催生出一系列社會工作相關崗位,與此同時,隨著社會治理更加精細化,很多崗位也提出更專業化、職業化、規範化的要求,“社工證,是對個人能力的認證,不一定是崗位必需,但有一定比沒有更具競爭力。”
在一些地方的社區工作者招聘公告中,就直接明確點出“具備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證書者優先錄用”,或是“持有社工證書的考生,筆試、面試會有相應的額外加分”。
“黨委、政府對社會工作的日益重視,也增強了社工職業的吸引力。”管咪虹説,尤其是隨著中央社會工作部成立,各省市黨委社會工作部門陸續組建,“黨建引領下,社工成為黨管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才是發展基石。今年初,浙江在全省“新春第一會”上提出全力打造“三支隊伍”,以“大人才觀”全力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者大軍。3月底,浙江所有市、縣(市、區)均已組建黨委社會工作部並全面履職。
事實上,歷來重視人才的浙江,在社工人才培養上早有動作。僅獎勵來看,多個設區市對個人提升專業化水準、取得社會工作師資格證書出臺不少政策。如寧波對取得社會工作師資格證的,按初級1500元/人、中級3000元/人、高級5000元/人標準一次性發放補貼。在金華,考取高級社會工作師,獎勵高達1萬元。縉雲等縣(市、區)對取得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證書並被聘為專職社工的,每月給予200元到600元不等的職業津貼。
真金白銀的激勵,加之充滿前景的發展未來,考社工證越來越“熱”也就不足為奇了。據悉,目前浙江已取得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總數達21.59萬人,居全國首位。
社工效能不斷釋放
“懂不懂社會工作、會不會科學方法,確實不一樣。”杭州祥符橋社區專職社工朱鈴雲,今年剛參加助理社會工作師考試。
25歲的朱鈴雲,大學專業是産品設計。“入職前,我一直覺得社區工作就是些‘居委會大媽’幹的活。”真正進了社區,她發現,門道可不少。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社區治理看似瑣碎微小,卻是對綜合能力的重要考驗。尤其在當下,建設一支業務能力強的專業化隊伍,滿足群眾多樣訴求,走出治理新路徑對基層治理而言更為重要。
在祥符橋社區,社區工作者大多考取了社工證。耳濡目染中朱鈴雲對社會工作有了新認識。讓她印象特別深的是,社區去年有一名高三學生突然出現厭學,家長焦慮無措下,社區幹部通過親子公益讀書會項目幫孩子成功走出了困境。“最後那名學生考試成績也很不錯。”她對社會工作的力量第一次有了真切感受。
“以人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義”是社會工作的價值理念。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考試的普及,進一步將社會工作的知識體系和方式方法帶到基層社會治理工作中去。這次考試,朱鈴雲從理論層面對社會工作又有了更全面系統的認知。
近日,朱鈴雲為社區文藝活動忙碌。“剛開始接到任務時,我在想如何‘花小錢辦大事’。我們連結了很多資源,讓社區搭臺、居民唱戲,問題很快解決了。”如今,她在社區工作越來越嫺熟,也愈發自信。
社工被譽為“社會工程師”,觸及的領域與社會政策、公共事務息息相關,只有經過專業訓練,才能更好地設計方案、投遞服務、解決問題。在醫院、校園等地,社工的能效也在不斷釋放。
2020年,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在原有志願者辦公室基礎上,成立了醫務社工部。社會工作介入醫院日常事務,讓整個醫療體系變得更完善。
“我們提倡所有的工作都應預防在前,在了解患者和家屬的需求後,充分做好解釋和保障工作。”浙大兒院醫務社工部副主任、高級社工沈美萍説,醫務社工可以通過連結社會資源,解決患者在診療之外遇到的、醫院不方便也不好介入的問題,如治療期間的住處困難、異地醫保如何受理、大額治療費的籌集等,切實改善群眾就醫體驗同時,也有效降低了醫患糾紛發生的可能性。
仍需時間和專業的沉澱
“考證熱”現象,讓義烏市同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總幹事陳鋒頗為振奮。在他看來,這正是對專業社會工作者的價值肯定。
10年前,陳鋒母校義烏工商學院的幾名老師創辦了非營利性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同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中心創辦初衷是讓學社會工作專業的學生能有個實習的地方,也想利用我們的專業真正發揮一定的作用。”陳鋒説。
幸運的是,中心承接到了國際性融合社區——義烏江東街道雞鳴山社區項目。這是義烏市政府當時為深入推進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為境外客商營造宜商宜居的社區環境購買的社區治理試點項目。
有著“聯合國社區”之稱的雞鳴山社區,近一半常住居民是外國人。該中心社工介入後,參與開辦“家門口的孔子學院”、組織建立“中外居民之家自治委員會”等,積極整合社會資源,以“個案+小組”的社會工作方式,成功促進社區形成了中國人與外籍人員“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良好環境。
從這個項目開始,該中心逐漸打響了名氣,服務項目越來越多,範圍也從義烏延展到金華市區。今年以來服務項目就有20多個,涵蓋慈善公益、城市社區基層治理、新時代文明實踐、社區矯正、公益創投督導等領域。
“中心社工人數從最開始的3人增加到現在的70多人,其中還有不少00後。”這些年,陳鋒感受最深的是,大家對社工的認識從最初沒有概念,到現在逐漸熟悉,“越來越多志同道合的人加入進來,政府部門對社工不斷認可,社工成長空間也不斷優化。”
不過,社工仍是一個需要時間和專業沉澱的職業,社會對社工職業的認可度仍有待提升。
從今年全國考試數據來看,助理社會工作師報考人數最多,達131.8萬,佔比近70%,其中,基層社區工作者仍是報考的主力軍。
如何讓“考證熱”變成可持續的“社工熱”?
“對浙江而言,中高端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的建設和培養是核心之要。”管咪虹表示,這幾年,浙江社工“基本盤”不斷充實,但後續培養不足、行業整體薪資不高,加之高級社工考評結合難度較高,出現人才流失和斷層現象。
她認為,一方面,要加快推進社會工作立法,構建社會工作相關的政策支援體系,設置社工的就業準入制度和繼續培訓相關法律法規;另一方面,要暢通完善職業生涯規劃,打通事業單位、國企私企與社工機構職業資格和職稱評定的壁壘,落實薪酬待遇保障,吸引和留住更多的社會工作人才。
“目前仍在發展初期的社工行業,有短板是正常,但我相信未來一定春光明媚。”管咪虹説。
來源:浙江線上 | 撰稿:王璐怡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