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南昌強對流天氣已致4人死亡 這樣的天氣春季高發!專家提醒來了
發佈時間 | 2024-04-02 09:06:35    

   據央視新聞消息,3月31日淩晨,江西省南昌市出現大風雷電和強降雨天氣,此次強對流天氣已造成南昌市4人死亡,10余人受傷。

  南昌市氣象臺4月1日13時26分變更雷電橙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2小時內,南昌市大部分地區有雷電活動,局地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強對流天氣的破壞力能有多大?我們又該如何防範?4月1日,潮新聞記者採訪了浙江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毛燕軍。

  南昌淩晨突遇強對流天氣

  3人睡夢中被大風卷走墜亡

  4月1日,網傳江西南昌市南昌縣某小區發生兩起被大風吹落墜樓事件,造成3人身亡。相關視頻顯示,一房間中窗戶已完全被破壞、碎落一地。

  網傳聊天記錄顯示,在某小區業主群聊中,有人發佈資訊——通過市應急聯動指揮平臺收到市政府辦“今晨因雷電突發大風的幾起事故”:南昌縣芳湖路偉夢清水灣小區發生2起共3人被大風吹落墜樓事件。經120現場搶救,3每人平均無生命體徵。

  南昌縣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證實,3月31日淩晨2時58分左右、3時20分左右,該市南昌縣八月湖路一小區有三人不幸墜樓,當場身亡。

  南昌某小區住戶的陽臺窗戶已完全被破壞、碎落一地 網傳視頻截圖

  潮新聞記者了解到,家住南昌偉夢清水灣小區林峰香閣3幢20層的徐先生反映,3月31日淩晨三點左右,大風把家中客廳和臥室的窗戶都吹走了,自己正在睡覺的64歲的母親和11歲的兒子被吹下樓,不幸身亡。

  徐先生説,當時他與妻子帶著自己的小女兒睡在主臥,父親單獨睡,母親則帶著大兒子睡,事發時巨大的異響將他驚醒,他不顧客廳的狼藉第一時間查看家人的安全,但是母親和兒子已不在房中。

  不僅是徐先生有這樣的遭遇,家住11層的萬先生由於和愛人分房而睡躲過一劫,但他的愛人卻不幸遇難。

  “聽説20樓出事時,祖孫倆被大風連人帶窗戶、床墊一起被卷到了外面。”同幢一位業主介紹,出事的幾人後來在一樓電動車棚附近被找到,但均不幸遇難。

  4月1日,記者從當地警方獲悉,此次事故還在處理當中,“暫時沒有嫌疑人。”目前,警方正在就是否涉及建築品質問題進行調查,結果尚未查明,“如果有這個情況,會依法處理的。”

  另據媒體報道,針對網傳小區三人墜樓身亡事件,江西鑫勤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該小區的工作人員稱,此次意外是天災,“(公司)已經陸陸續續在做排查,清理掉落的瓦片等,具體資訊可以諮詢官方工作人員。”該小區所屬社區工作人員則介紹,經初步排查,三人係意外墜樓身亡,目前社區正在處理災後安全隱患排查等工作。

  強對流天氣春季高發!

  專家提醒:發生時要遠離陽臺

  據南昌市氣象臺3月31日1時45分發佈的暴雨黃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6小時內,該市部分地區降水可達50毫米以上,局部可伴有短時強降水、強雷電、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事實上,淩晨大多數人已進入休息時間,即使有提前預警推送,也很難讓每個人都及時知悉情況並做好準備。此外,視頻資料顯示,涉事小區樓層較高、間距較窄,且四面多為落地窗、陽臺。

  南昌某小區住戶的陽臺窗戶被大風吹毀 網傳視頻截圖

  浙江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毛燕軍告訴潮新聞記者,一方面,淩晨時分雲量大、空氣相對濕度高,容易加強對流作用;另一方面,在強對流天氣下,如果風從兩個距離較近的建築物中間穿過,很可能因為“狹管效應”而使得風速變得極快,“也是我們俗稱的‘弄堂風’,這會造成室內外巨大的氣壓差,極易引發玻璃爆裂,傷及人員。”

  4月1日10時,中央氣象臺繼續發佈暴雨藍色預警:預計,4月1日14時至2日14時,江淮、江漢、江南中北部、重慶東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其中,安徽西南部、湖北東南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100——120毫米)。上述部分地區伴有短時強降水(最大小時降雨量30——50毫米,局地可超過7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風或冰雹等強對流天氣。

  毛燕軍向潮新聞記者介紹,強對流天氣和浙江每年都會碰到的颱風不一樣。“颱風有一個生成過程,可以提前預知它的動向規律並做好應對措施,但強對流天氣卻很難應對,因為它來得快、範圍小、變化迅速、破壞性極強,預報時效短,預報精度低。”

  儘管如此,強對流天氣仍然具備一定的自然規律。“每年3-4月是浙江的強對流天氣高發期,因為春天氣溫變化大、暖濕氣流慢慢強勢,而冷空氣仍有殘留,兩股氣流交匯激烈形成鋒面氣旋,容易出現大風、降雨、甚至冰雹等惡劣天氣。”

  “大家平時要經常看新聞關注氣象預警資訊,提前做好準備;可以問問裝修公司或者相關機構了解自家玻璃,是否需要換玻璃以加強氣壓承受能力;遇到惡劣天氣時,應當遠離陽臺窗戶和其他易碎品,防止高空墜物傷人;此外,要避免走在兩棟高層建築之間容易形成‘狹管效應’的地方、避免靠近大樹或電線桿等等。”毛燕軍説。

來源:潮新聞    | 撰稿:王晶 實習生 李桐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