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榆林古城更新×CBC集群設計 | 孔宇航談城市更新時代的建築更新改造
發佈時間 | 2024-03-28 09:55:18    

榆林古城更新×CBC集群設計 | 孔宇航談城市更新時代的建築更新改造

編者按:

榆林,一座擁有六百年曆史的古城,九邊重鎮,塞上名城,黃土記憶,非遺之鄉。面對榆林古城人口老齡化、空間品質亟待提升、文旅配套産業存在短板等諸多問題,CBC以集群設計的方式,選取古城內可改造的院落,邀請多位國內知名建築師進行首批榆林古城院落更新;以針灸式改造的方式進行空間改造,植入創新業態,實現閒置院落功能和産業的置換,為古城的提質升級提供持續發展的動能;採取策劃先行、運營前置、設計定制的操盤方針,根據古城需求進行動態更新,保證項目的可持續運營。

此次古城針灸式改造與集群設計項目中,CBC邀請到天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孔宇航擔任榆林新華書店改造項目主創設計師,並圍繞“城市更新時代的建築設計改造”的熱點議題對孔宇航教授展開了訪談。

01 項目背景與CBC創新操盤理念

2022年3月,榆陽區區委區政府聯合CBC建築中心(都市更新(北京)控股集團)共同發起的“相約榆林·對話古城”更新計劃。面對榆林古城現狀錯綜複雜的問題和未來城市轉型發展的挑戰,CBC採用“大師工作營”的工作模式,遵循策劃先行、運營前置、規劃引領、設計定制和持續熬製二十字工作方針,匯聚多專業領域大師團隊,共同勾勒榆林古城更新發展藍圖。

CBC採用集群設計的創新方式,邀請多位國內明星建築師對榆林古城的可收儲公産建築進行針灸式改造,從少量重要節點切入施加影響,以創新的空間設計賦能老舊建築,結合當地發展需求注入新的功能和業態,帶動榆林古城整體區域提升。

CBC建築中心主任彭禮孝作為集群設計總召集人,邀請到朱小地、劉克成、張海翱、戚山山、孔宇航、白岩、劉奎等國內著名建築師,重塑老舊院落的空間價值,以空間價值引領空間經濟,賦予榆林古城新的競爭力。

不同於傳統的“大拆大建”式舊城改造,CBC以針灸式改造的方式進行漸進式更新,並植入創新業態,實現閒置公産功能和産業的置換,為古城的提質升級賦予持續的動能。

02 受訪嘉賓與訪談內容

孔宇航

天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國家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

教育部建築學專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全國建築學專業評估委員

亞洲建協建築教育委員會委員

CBC:與新區開發項目相比,對城市存量空間的老舊建築進行設計改造,在設計生成和流程操作上有哪些異同?遇到的困難和挑戰有哪些?請結合本次古城集群設計改造經歷,談一談您的心得體會。

孔宇航:實際上,建築存量更新是中國城市化發展的趨勢。針對老舊建築的設計改造不僅是國內眾多建築設計院與事務所面臨的挑戰,也正成為建築學教學領域的新課題。總體而言,與新建項目相比,存量更新在設計生成和形式操作上更具挑戰性。更新意味著在一個操作層面上同時呈現繼承保留和改造創新。如何在保留城市肌理與地域性空間的同時改善城市居民的工作和生活條件,這對於當下建築學學科的發展和工程項目的實踐都提出了新的課題,而這一挑戰將持續數十年。

CBC:城市更新設計大多需要保留特有的歷史記憶感,再疊加符合現代及未來的城市功能需求。請您談一談,本次古城集群設計是如何通過設計傳承古城歷史文化,並面向引領未來居民生活方式和古城文旅産業發展的?如何通過設計讓城市重新接納這些廢棄的老舊建築?

孔宇航:歷史記憶涵蓋了這座城市土地上承載的所有人、場所與事件。對於歷史記憶的保留需要進行一定的取捨,我們應該專注于保留和重塑古城歷史中具有代表性的空間和場所,並用建築師的設計手法來實現。城市中的一些地區應該保持當代性,以便適應現代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

▲榆林新華書店室內效果圖

©孔宇航老師設計團隊

我認為“榆林古城更新集群設計”項目的舉辦模式非常聰明。這個項目吸引了全國甚至國際上最優秀的建築師參與,而這些建築師無需外部壓力也能在內部形成一個良好的“攀比”氛圍,因為每位建築師都追求將自己的項目做到最好。因而在這種良性競爭機制下,建築師間碰撞出許多創新性概念與針對歷史建築的保護方法。

重新讓城市接納廢棄的老舊建築,其實關鍵並非在於建築本身,而是在於改造其周邊環境以及優化內部空間,以滿足現代居民的工作和生活需求。例如,很多老舊建築內部缺乏現代生活所必需的設施,比如衛生間和空調等。因而,改造的並不僅限于建築本身,還需補充缺失的生活設施,這包括對周邊環境和內部空間的改善和補充。

CBC:“以人為本”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價值觀,在本次榆林古城集群設計改造中,您是如何通過設計引導人的活動、體驗,營造吸引人的城市空間的?

孔宇航:對於建築師而言,“以人為本”不僅在城市更新中,而且在所有工程實踐中都應成為首要原則。我們最擔心的是建築師把某個事物抽象化,實際上應真正將“人”置於設計的核心,考慮人的尺度與行為。正如“空間-場所-建築”,這一理念所傳達的便是:建築師的設計並非為自身,而是為了服務於一個特定的群體,無論是公共還是私密的。

CBC:請談一談您在老舊建築更新設計中所堅持的原則和理念,您為什麼認為這些理念是重要的?

孔宇航:過去,我們在老舊建築更新設計中所秉持的原則是“經濟-實用-美觀”,但這對於當下的建築學發展而言略顯陳舊。在我看來,構建城市特色與彰顯城市文化應該被視為是最重要的原則之一。在實踐過程中,我們也必須符合當地的規範條例,確保工程的安全性。

▲榆林新華書店改造策略

在理念上,我們應該重點關注項目的可持續性,應考慮當下設計或改造的建築是否能適應未來的發展,並且在一定的年限內保持適應性和可持續性。

(推廣)

來源:信陽日報    | 撰稿:李毅    | 責編:谷晟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