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張海翱老師專題訪談 | “保護更新修舊如舊,再生共生微小介入”
發佈時間 | 2024-03-28 09:53:22    

編者按:

榆林,一座擁有六百年曆史的古城,九邊重鎮,塞上名城,黃土記憶,非遺之鄉。面對榆林古城人口老齡化、空間品質亟待提升、文旅配套産業存在短板等諸多問題,CBC以集群設計的方式,選取古城內可改造的院落,邀請多位國內知名建築師進行首批榆林古城院落更新;以針灸式改造的方式進行空間改造,植入創新業態,實現閒置院落功能和産業的置換,為古城的提質升級提供持續發展的動能;採取策劃先行、運營前置、設計定制的操盤方針,根據古城需求進行動態更新,保證項目的可持續運營。

CBC邀請到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實踐院院長張海翱主持榆林古城重要空間節點榆林老街工行大院改造設計,將舊建築改造成具備不同功能和屬性的辦公空間。張海翱老師在城市更新領域深耕多年,其國際化的視野和年輕化的設計語言為城市更新增添了更多活力。在本文中,張海翱老師圍繞“城市更新時代的建築改造”分享了他的最新觀點。

張海翱

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實踐院院長、設計學院院長助理、建築系副教授、同濟大學博士、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奧默默工作室主持設計師

中國建築學會主動式節能委員會委員、中國建築學會幕墻設計委員會委員、上海建築學會建築創作分會委員、上海交通大學未來空間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專家庫委員、上海市江川路街道社區規劃師、上海市愚園路街道社區規劃師

全國優秀設計管理英才、上海市優秀青年勘察設計師、AD100最具影響力設計師、2019年上海市空間藝術季執行策展人、第十八屆威尼斯建築國際雙年展中國館執行策展人

連續參加北京衛視“暖暖的新家”建築改造節目,並獲得節目最高收視率。其中在網路引起熱議的“北京機械車庫之家”、“上海集裝箱之家”、“上海垂園”,被“一條”及其他各媒體爭相轉載,成為了現象級改造項目。項目先後獲得了德國 IF 獎,義大利THE PLAN獎,紅點最佳設計獎以及上海建築學會創作獎最高獎。2017年帶領吳彥祖等明星參加了浙江衛視“漂亮的房子”建築類節目並主持設計了木蘭圍場草原之家,入圍 RIBA 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獎,獲得2018紅點最佳設計獎,代表中國建築師參加威尼斯建築節主題演講。

CBC:與新區開發的項目相比,對城市存量空間的老舊建築進行設計改造,在設計生成和流程操作上有哪些異同?遇到的困難和挑戰有哪些?請結合本次古城集群設計改造經歷,談一談您的心得體會。

張海翱:在榆林老城創作建築既是對現代生活品質的追求,也是對古城風貌的尊重。在設計過程中,必須深入了解老城的歷史和文化,巧妙融合現代建築技術,以實現現代與傳統的巧妙平衡。克服老建築結構的挑戰,同時注重保溫和構造的優化,是確保新建築在各個方面都能夠順應時代潮流的重要一環。而在遵循現行規範的同時,也需保留傳統建築的獨特韻味,找到二者的契合點,使新建築在榆林老城中既是現代的注腳,又是歷史傳承的一部分。

CBC:城市更新設計大多需要保留特有的歷史記憶感,再疊加符合現代及未來的城市功能需求。請您談一談,本次古城集群設計是如何通過設計傳承古城歷史文化,並面向引領未來居民生活方式和古城文旅産業發展的?如何通過設計讓城市重新接納這些廢棄的老舊建築?

張海翱:在中國全面推進城鎮老舊街區改造的背景之下,項目以“榆林古城、塞上綠洲、絲綢之路、塞外明珠”為核心靈感,致力於保護歷史建築,為人們創造一個既有文化又能滿足現代需求的場所,將舊建築改造成具備不同功能和屬性的辦公空間。整個改造過程中,我們堅持“保護更新修舊如舊,再生共生微小介入”的理念,保留歷史文化價值,注入現代元素,讓建築煥發新生命力。

在建築外觀設計上,我們保留原有歷史特點,採用現代化的建築材料和技術進行修繕和更新,重現歷史風貌,同時具備現代化的舒適度和安全性。我們在其中融入榆林古城的建築風格,採用傳統的磚木結構和灰瓦屋頂,同時搭配現代化的玻璃幕墻和金屬材料,營造出一個古今相融的建築風格,讓人們在這裡感受到歷史和現代的融合,體驗到城市和自然的和諧。並對兩側的傳統的建築進行修繕,保護街巷歷史風貌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留住歷史資訊和時代發展印記;謹慎考慮選擇建築的立面材質、色彩、構件,使之與街巷歷史風貌相協調。

CBC:“以人為本”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價值觀,在本次榆林古城集群設計改造中,您是如何通過設計引導人的活動、體驗,營造吸引人的城市空間的?

張海翱:在設計空間佈局上,我們將根據不同部門的需求和功能,設計出合理的公寓區域、酒吧、健身區等區域。除了平面上細緻推敲平面尺寸,在豎向上採用挑空、夾層等手法,將空間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使得建築各項功能完備,流線清晰。

CBC:請談一談您在老舊建築更新設計中所堅持的原則和理念,您為什麼認為這些理念是重要的?

張海翱:榆林古城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古城。我印象最深的是,古城內保存著許多古老的建築和文物,如淩霄塔、香雲寺、六樓等等。我站在這片土地上,感受到邊塞文化、官式建築文化、北方合院文化甚至西方建築文化在此交融激蕩,這種印象與感受在我腦中盤旋,工行大院就是這樣一點點一步步從一團色塊到一個形體再到具體細節得以形成。

我們從一開始便堅持要“修舊如舊”與“共生介入”但也並非是單純的簡單復刻,不是對歷史的忽視與干涉,而是在保留與更新,修復與再生之間尋找一種平衡,以當代的建築手段介入歷史,保護遺産,將其喚醒。我們在此得以看到榆林古城的未來,當下以及未來。總體來説,我們認為未來榆林古城的發展需要在保護和傳承文化遺産的基礎上,注重旅遊産業和城市更新的發展,同時加強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視,才能實現古城和現代城市的融合。

(推廣)

來源:信陽日報    | 撰稿:李毅    | 責編:谷晟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